这才是真正的春秋之秦穆公篇(16)

主笔:闲乐生

崤之战,秦晋之好的两国姻亲间爆发残酷战争,三万秦军在崤山山谷中全军覆没,晋军大胜。第二天,晋襄公同诸将带着俘虏的秦军三帅奏凯而归,他准备将秦三帅献俘于曲沃太庙,然后施刑,以祭祀还在殡宫的晋文公。

这件事很快传遍了大街小巷,晋国上下都欢欣鼓舞,只有一个人,心中异常伤痛,这个人,就是晋文公的夫人,秦穆公的女儿——文嬴。

文嬴虽然不是晋襄公的生母,但她身为先君晋文公的正夫人、晋襄公的嫡母,她在晋国后宫的影响力非常强大,因此,她听说了此事后,就对襄公说:“秦晋世代交好,一向彼此帮助。这次完全是因为这三个卑鄙小人挑拨我们两国的关系,妄动干戈,秦君恨不得吃了他们肉泄愤,君上你何不放了他们,让秦君亲手将他们烹杀呢?这样大家就都开心了,秦晋两国也就此和好如初,化戾气于祥和,岂不是美事一件!”

襄公心里当然不会指望秦晋两国会将此事当作没发生,和好如初,但是他心里明白,根据秦国的军法“兵败者死”,孟明等三帅回到秦国是一定会被秦君处死的,从前的成得臣不也是被父亲晋文公放回楚国,然后被楚王给逼死了吗?那么,反正秦国三帅都是死路一条,自己也就不必做这个坏人了,不如就卖个面子给自己这个后妈吧!

于是襄公稀里糊涂的竟答应了文嬴,命人把孟明视等三人给放生了。孟明三人生怕晋襄公反悔,不敢入朝称谢,当下连夜出城,催动真气,舍生忘死,往西一路狂奔。

消息传出,这下可惹恼了晋国主帅中军将先轸,当时,先轸正在吃饭,听说此事,把嘴里的肉往碗里一吐,怒气冲冲直入朝堂,责问襄公道:“主公,我听说你把秦国的俘虏给放了,这是不是真的!”

襄公道:“是的,母夫人请求寡人放了他们,寡人磨不开这个面子,已经答应了,就让秦国人去惩罚他们吧!”

先轸气急败坏的当着襄公的面朝地上吐了一口唾沫,跺脚怒道:“兄弟们拼死拼活才抓住三帅,你小子竟然因为秦女一句花言巧语就放了他们,纵虎归山,前功尽弃,我们晋国总有一天要毁在你的手里!”

先轸的这个举动真的是失礼了,不但责骂国君,还不讲卫生吐口水,嘶吼诅咒毫无君臣之礼,简直没把大老板放在眼里。要知道,先轸虽然是功高盖世,但另一面也是功高盖主,这其中的利害可不是说得玩儿的,如果是个成熟精明的政治家,这时候应该韬光养晦,至少也不应该勃然犯上,台面上大家当然会说先轸是忠君爱国,一时冲动才会如此失礼,可是在襄公的内心深处,一定已经对先轸起了戒心。其实强主和强臣之间的罅隙总有一天会冒出来,不过冲动耿介的先轸让它提前浮出了水面而已。所以事后晋襄公虽对先轸的失礼行为并没有追究,可先轸自己心中却十分不安,于是他主动辞去了元帅的职务,将自己贬为将军。

四个月后,白狄人入侵晋国,一直攻到箕的地方(在今山西太谷县,一说在蒲县)。晋襄公亲征,把狄兵在箕地打败,新任下军佐郤缺还一举斩获白狄的君主,立下大功。在这个大局已定的时候,先轸突然独自一人单骑驰入狄军,杀掉数十名狄军士兵后,脱去重铠,以身受箭,最后被狄军乱箭射死,以这种壮烈的自杀式攻击执行了对自己的刑罚。先轸一生戎马,他最后死也要选择战死疆场这个最有尊严的死法。

先轸在遗书中写道:“一个普通人在国君面前放肆而没有受惩罚,怎么敢不自己惩罚自己?所以我借狄人之手自裁,代替君讨。”白狄人敬重于先轸的忠勇,于是将他的头颅恭恭敬敬的送回了军营,只见他的头颅面色红润,就如未死一般。

其实,先轸在用计谋打赢城濮之战,又残酷的在崤山杀死三万秦军后,天下都他颇有非议,毕竟当时还是礼乐时代的末期,哪怕礼崩乐坏,先轸的极端军事手段在当时仍可算是一种惊世骇俗的悖逆行为。再加上他唾骂晋文公,违背君臣之礼,更让他的政敌蠢蠢欲动。所以,先轸才决定用自己的肉体生命,去换全家的富贵平安与儿子先且居的政治生命。果然,先轸一死就获得了忠勇之名,为天下称赞,不久,晋襄公也为了嘉奖先轸,让其子上军将先且居继任先轸的职位,成为晋国元帅中军将。先氏保住了自己晋国头号家族的地位。

扯远了,咱们回过头来说秦国三帅,当时晋襄公虽被先轸唾骂了一番,心中很不爽,但也立刻醒悟过来,于是立刻派自己的老师,太傅阳处父率领一队人马,去追孟明三人。

与此同时,孟明视三人已逃到了黄河边上,过了黄河,就是秦界了。

可是待三人来到河边,极目远望,但见大河滔滔,哪里有半条船的影子。前有大河,后有追兵,孟明视不由绝望的仰天长叹道:“天哪,为什么每次到了这种情节的时候都要搞这么一套:有追兵就必然有河,而且一定没船,搞什么嘛!”叹声未绝,芦苇丛中突然驶出一叶扁舟,舟上一个渔翁,一面荡舟,一面唱道:“囚猿离槛兮,困鸟出笼。有人遇我兮,反败为功。”

孟明视听这歌声并不简单,连忙呼道:“渔翁渡我!”

渔翁道:“我渡秦人,不渡晋人!”

孟明视大喜:“我们就是秦人啊,快点过来接我们!”

渔翁问道:“你们几个莫不是崤山失事之人?”

“正是我们几个,先生您怎么会知道我们的?”

渔翁笑道:“吾与秦大夫百里奚有旧,知尔等有难,故来此搭救,尔等不要愣着了,快上船吧!”

孟明视等人大喜,连忙跳到船中,称谢道:“原来是吾父旧交,多谢多谢。”

渔翁刚要答话,突然听到一阵马蹄之声,东岸上一行车队已至,正是追来的阳处父等人。阳处父见小船就要开走,忙大叫道:“将军慢走,且听我一言!”

孟明视可不想留下来听什么一言,忙催促渔翁道:“不要管他,快快开船!”

渔翁笑道:“放心,他追不着我们的。”说着竹篙轻轻一撑,小船已经来到了河中央,阳处父追之不及,心生一计,解开自己战车左边的马匹,高声叫道:“喂,我们主公忘了给你们准备车马,特地叫我赶来送几匹好马,请你们一定要笑纳啊!喂,喂,你们别走啊,快回来吧——你快回来,我一个人承受不来,你快回来,生命因你而精彩!”

孟明视心中暗道:这等主意,哄小儿也不信,亏你说得出来。

于是孟明视立在船头之上,遥望阳处父,稽首拜谢道:“承蒙贵主不杀之恩,我等已万分感激,哪里还敢再接受礼物。我等甘愿回国接受惩罚,倘若国君处死我等,那么我们死也死的光荣;如若侥幸不死,那么,三年之后,我们当亲至上国,拜谢你们君主的恩赐,将所有的这些大恩大德加倍奉还!”

这几句话,不卑不亢,有礼有节,平淡之中透出几分杀机,果然是秦人本色,厉害啊!

阳处父听了这话,不由打了个冷战,还想说什么,那只小船哗啦哗啦地,已经越划越远了,只听到那渔翁远远地传来一句清澈的歌声:“江湖一扁舟,闲乐笑忘愁,逍遥从此去,天地任遨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