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歷史上最強盛的帝國,莫過於是蒙古人建立的蒙古帝國,而蒙古帝國的締造者,就是成吉思汗——孛兒只斤·鐵木真。在成吉思汗的一生中,曾有過無數次的戰鬥,但給後世人的印象,便是成吉思汗的攻無不勝,戰無不克。在蒙古人的心中,成吉思汗是他們民族永遠的信仰和神話。

鐵木真從微末中成長,然後在短時間內完成了蒙古人前所未有的統一大業,之後,他帶着統一的蒙古征戰四方,所向披靡,開創了空前強大的蒙古帝國。那麼,作爲蒙古人神話的成吉思汗,他有沒有戰敗過呢?答案是肯定的。但他一生中只戰敗過一次,那就是十三翼之戰。

1184年前後,鐵木真被推舉爲蒙古乞顏部的可汗。隨後,突然崛起的鐵木真便吸引了周邊部落的警惕和敵視。於是,鐵木真的死對頭札木合當起了這個帶頭人,併成功糾集了塔塔兒部落和泰赤兀部落等13個部落,向鐵木真宣戰,想要趁鐵木真的勢力沒有真正鞏固前將他扼殺。

那麼札木合跟鐵木真有什麼深仇大恨?原來,扎木合的弟弟塔合察兒在一次潛入到鐵木真牧場偷馬的時候,被鐵木真的手下發現並殺了。所以說起來,扎木合和鐵木真是殺弟之仇。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扎木合當時是蒙古草原上的霸主,兀魯兀惕部和忙忽惕部都是他的屬下,如果放任跟他有殺弟之仇的鐵木真勢力壯大,那將是對自己草原霸主地位的潛在威脅。再加上當時鐵木真勢單力孤,而扎木合自己兵強馬壯,屬於有絕對優勢的一方,此刻對付鐵木真,損失也是最小的。所以扎木合毫不猶豫地糾集了所有能集結的勢力,對鐵木真開戰,要消滅已經有崛起勢頭的鐵木真及其麾下部落。

戰鬥一開始,勢大的札木合軍隊就對鐵木真軍隊全面壓制。而鐵木真只能用十三個古列延來佈陣進行防禦。所謂“古列延”,就是古代蒙古牧民集體遊牧需要駐屯時,將稱爲“阿寅勒”的各個家庭列氈帳置車爲環形,首領居中,進行管理,稱爲“古列延”,後來“古列延”就漸變成爲蒙古人軍事經濟合一的軍事組織。當敵軍臨近或出征時,蒙古人就結圓營防禦或俟機進攻。而蒙古語的古列延,用元代漢譯的說法就叫“翼”。所以歷史上就把鐵木真以十三個古列延列陣防禦而得名的這次戰役命名爲“十三翼之戰”。

由於當時札木合聯軍的軍力戰力都太強,所以即便鐵木真屢次身先士卒,試圖力挽狂瀾,但都無濟於事,只能被迫做戰略性撤退。但札木合聯軍窮追猛打,緊追不捨,將鐵木真軍隊逼進了哲列山谷中。鐵木真憑險死守了三天,終於沒有讓札木合聯軍衝進山谷。札木合久攻不下,便命令部下生起篝火,埋下了七十口大鍋,將戰俘扒光衣服扔進大鍋中活活烹殺,然後公開擺宴食用。又將在陣前被俘的捏兀歹部首領察合安兀阿綁到陣前斬首,然後將人頭綁在自己的馬尾上來回奔馳拖帶,直到變得稀爛,看不出原來的模樣才罷休。

但這種做法不但沒有讓鐵木真這邊嚇破膽,反而激起了鐵木真這邊全體守軍的憤怒,因此抵抗得更加賣力。同時,被扎木合的這種殘暴行徑,扎木合聯盟這邊的部落也都心懷不滿,於是聯軍內部也出現了分歧。最後,衆叛親離的札木合只能放棄了這次消滅鐵木真的良機,草草收兵。而原本作爲扎木合盟友的兀魯兀部、忙兀部也對札木合的做法十分痛恨,轉而投奔了鐵木真。

可以說,雖然鐵木真雖然在戰術上失敗了,但是在政治上勝利了,可謂“鐵木真不勝而勝,札木合不敗而敗”。而這次戰敗,也是成吉思汗鐵木真一生所經歷的六十餘場戰爭中唯一的一次戰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