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正值我們在改革開放最初的探索期,人們都在以開放的態度接受新鮮事物。這些新鮮事物,並不一定都是好的。

劉效禮導演通過記錄真實吸毒者的狀態,展現了我國當時毒品犯罪方面的現狀,也表明了中國政府禁毒的決心。

《中華之劍》於1995年6月26國際禁毒日播出,至今豆瓣評分仍高達9.3,而且影響深遠。

它被稱爲是世界上記錄時間最長(超過300分鐘)的一部講述有關毒品的記錄片。

片子由中央電視臺、公安部、國家禁毒委聯合拍攝,一共八集。

整部紀錄片,影人只有一位,那就是導演--劉效禮,因爲它不需要流量演員,不需要所謂的演技,它所呈現的就是現實。它雖然沒有特效,沒有高超的剪輯,卻直擊人心,時間過去了,但是它的價值卻越發的厚重。

伴着一段緊張的背景音樂,一片罌粟花出現在鏡頭前,隨之而來的是一個女人毒癮發作時痛苦的哀嚎聲。

這個女人才28歲,叫張福娟,開着一家餐館,存款十幾萬,當年曾是長春電影製片廠的演員候選人之一。在一次和丈夫爭吵後,心情鬱悶接過了陌生人遞來的一根菸,從此染上毒癮。

吸毒5年來,曾經貌美如花風光無限的她,身體出現了各種併發疾病,血管堵死,免疫系統全線崩潰,癱瘓在牀。

由於吸毒時間太長,以至於骨頭都已經被毒素侵蝕變黑,在她極度痛苦時,醫生連想給她注射藥物以減輕痛苦的地方都沒有。

她是這部紀錄片中唯一一位主動配合的吸毒者,爲了讓更多人遠離毒品,她讓攝製組拍下了自己毒癮發作時的慘狀。雖然她的身邊擺着一支可以爲她緩解痛苦的針劑,但她再三叮囑家人,一定要等拍攝完成才能幫她注射。她在昏暗的房間裏撕心裂肺的叫喊,卻拒絕接受緩解疼痛的藥物,昏黃的燈光下,她痛苦的翻滾、蜷縮、面部扭曲,最終,拍攝人員看不下去,無法繼續拍攝。

在第三集出現的一位警察夏少雄曾是緝毒大隊長,還立過一次三等功,是禁毒行業的勇士。幾年後,他卻淪爲了一個等待死刑的毒販。他曾經的緝毒上級,也變成了一條“惡龍”。

那些緝毒警察在犧牲後,甚至都不能有自己的墓碑,就怕毒販會殘害其親友。

前兩天犧牲的張子權民警,正是紀錄片中第六集犧牲的張從順所長之子,兩代人都爲了同一個責任而獻出生命。

正如看過的網友所言,它更像是一部恐怖片,甚至堪稱一部分人的童年陰影。

二十幾年過去,《中華之劍》所展現的的真實和殘酷依然存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