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生命的价值,原来是可以衡量的

作者 | 创造一下

编辑 | Momo

拼多多22岁女员工在下班途中猝死引发争论,其实近年来有不少互联网员工加班导致猝死的事件,你有没有想过,假如某天你猝死了,能拿到多少赔偿?

加班猝死可以发生在多种场合,理想状况下,是发生在公司。按照工伤保险的条例第十五条: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为工伤。

被认定工伤后,公司会分配给你家人3笔钱。最大的一笔赔款叫「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它的标准是浮动的,是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2019年,这个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万元,乘以20,接近85万

第二笔叫「丧葬补助金」,和字面意思一样,就是用来处理后事的。这部分的补助标准比较拗口: “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以北上广为例,大约能拿到5万元左右,当然如果想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找到一块下脚的地儿,依然需要再添钱。

第三笔叫「供养亲属抚恤金」,这笔钱需要一定的条件,比如父母到了退休年龄,或者子女未满18岁。标准按职工生前的月工资乘以一定比例分配给家人。假如职工月入1万,那么配偶分4000,孩子和父母各分3000。

假设一个小社畜月入1万,父母退休,孩子刚生,那么一次性可以拿到约90万,而后父母和孩子每月领3000元,(孩子领15年,父母领10年),总计90万。

总体来看,猝死的赔偿还算是不错的,特别是对于收入一般的年轻人来说,可以让家人获得算是较好的保障,但对于高收入人群,由于第一笔和第二笔赔偿的普适性以及第三笔赔偿的限制,会导致较大的“经济损失”,需要商业保险才能弥补。

第一种情况比较理想,但就像拼多多案例中的女生,很多过劳死并非发生在公司。

按照工伤保险的条例,你必须在工作时间,在工作岗位猝死才算工伤,如果是在家加班,理论上得不到赔偿的。如果你加班到深夜,老板看你不太对劲,让你回家休息,结果你回家一躺下没醒来,这就不算工伤。

也许你的公司会给你一些道义上的补偿,但按照商业和资本的逻辑,这类公司还是少的,包括很多互联网大公司在内,在裁员时都会考虑成本问题,给员工降薪、调岗、外派到偏远分部、制定一系列不人道的规则等等,无非就是逼迫员工自己离职,减少公司单方面解约造成的经济支出。

面对非公司猝死,家属通常会因为不满意赔偿进行上诉,大公司面对类似的事情,往往为了不影响公众形象和家属进行庭外和解,而小公司出于资本的管控,可能会在法庭上做出强硬的回应。

在2016年北京某司员工在家猝死的案例中,家属方表示员工是因为加班过劳导致的猝死,代表公司的律师则称,公司不提供加班费,因此员工自己是自愿加班。

被告方律师还举了另外一些例子,比如员工体检多项指标超标,上班经常迟到暗示“平常在家也休息不好”等等。因此,非公司猝死的情况下,拿多少赔偿要看缘分。

拼多多猝死事情被曝光后,拼多多在知乎上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回答,秒删后又声称没有进行官方回应,知乎官方则表示「拼多多」系知乎注册用户,其身份真实无误。拼多多再表态称,该内容为公司营销合作供应商员工用个人手机发布,为官方账号管控不严道歉。

拼多多充斥着资本冷血的回应引发了公众的怒火,背后则是大众对于「社会」和「资本」孰该赎罪的争议。

从这一点上看,拼多多的“官方”辩解或许并不为过:被困在系统的里的外卖小哥在拼命,困住大厂里不想被末尾淘汰的员工也在拼命,造成这种局面的,更多是社会性的问题。

我们社会福利不比发达国家,人口压力也加强了就业竞争,想要出人头地就需要拿时间去积累更多的资本。另一方面,社会舆论和各类娱乐媒体也在向世俗化的成功进行导向,这最后都导致我们对“成功”的定义变得狭隘,导致更多人更拼命地去工作生活。

而资本所追逐的,是绝对的经济性,它计算的是劳动价值,哪怕有员工猝死,从资本来看也变成了一道数学题:如何用最少的成本去降低损失。公司只是资本的一种展现形式,它所呈现的关怀是后期被人为添加的,依然无法突破“价值”这个核心。

资本还是那个资本,社会短期也不会改变,类似猝死这类的事件不会停止,或许拼多多说的没错,最后的选择都是自己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