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不僅是女性美麗的象徵,從青春期開始到更年期以後,它還牽動着女性一生的健康。

近日,世衛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發佈的2020年數據顯示,乳腺癌首次超越肺癌,成爲全球新診斷人數最多的癌症。

邀請專家,告訴你乳癌發病越來越高的原因,並解讀乳腺增生、結節和癌變的關係。

世衛:乳癌全球新診斷人數最高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佈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負擔數據,2020年全球新增癌症病例約1930萬、癌症導致的死亡人數約1000萬。

新增病例60%來自於最常見的10種腫瘤,其中女性乳腺癌佔11.7%,在數量上已經首次超越了肺癌(11.4%),成爲全球新診斷人數最多的癌症。

從患病率來看,最常見的5個腫瘤排序是乳腺癌、肺癌、結直腸癌、前列腺癌和胃癌;從致死率來看,佔比最高的5個腫瘤排序是肺癌、結直腸癌、肝癌、胃癌和乳腺癌。這意味着,發病率最高的乳腺癌致死率稍低一些,提示乳腺癌的治療和預後可能比其他腫瘤更好一點。儘管如此,2020年全球新增乳腺癌患者230萬,導致的死亡多達68.5萬人。

進一步分析相關原因,發現那些發展程度較低或中等的國家,由於其生活方式、社會文化背景以及生存環境的顯著變化,對乳腺癌的發生產生重要影響。這些危險因素包括:

1、推遲生育

生育是乳癌的保護因素,有資料表明,從未生育的婦女患乳腺癌的危險性比已生育的婦女高30%,35歲以上妊娠初產者患乳腺癌的相對危險是30歲以下者的3~4倍。

2、生育人數減少

挪威的一項研究發現,多胎生育可降低患乳癌風險,每多生一次就降低10%~13%。

3、體重增加

乳腺癌高發國家的肥胖率大多超過了15%,體重指數越高,患乳癌的風險就越大,尤其是絕經後女性,肥胖者其患癌風險增加近30%。

乳腺增生、結節會不會癌變

每年體檢都有不少女性檢出乳腺增生、結節等問題,不少人擔心可能患上乳腺癌。爲了釐清這些病症和癌症的關係,先要清楚它們的概念。

乳腺增生

增生是細胞通過分裂繁殖而數目增多的一種現象,發生在乳腺組織的增生就叫做乳腺增生,分爲生理性增生和病理性增生兩種。

生理性增生:正常情況下進入青春期時,女性的乳房腺泡、腺管和纖維組織,在每個月經週期裏,都要經歷增生和復原的組織改變過程。病理性增生:需要乳腺專科的醫生給出診斷,並要通過活組織檢查,弄清楚增生到何種程度,是一般的增生還是不典型增生。

乳腺結節

乳腺結節本質上是一種乳腺囊性增生病,屬於非腫瘤疾病。從性質上講,結節大體可分爲炎症、增生病變、腫瘤三類。

小的乳腺結節會隨着月經週期發生一些微小的變化,大小變化一般在幾毫米左右,月經過後結節就會自行消失,這種不必過於在意。

如果是長期存在,又沒有太大變化,良性可能性大。

一般來說,如果結節多發、邊緣清晰、形狀規整、周圍沒有血液供應,結節就長得比較慢,這種大多是良性。既可以長期觀察,也可以根據個人情況做手術取出做病理檢查,判斷其性質。如果腫塊的邊緣不太規則,歪歪斜斜的,說明腫瘤細胞在裏面生長不平衡,再加上週圍如果有豐富的血液供應,惡性可能性大。此外,單髮結節相對來說惡性的可能性更高。事實上,乳腺增生、乳腺纖維瘤、乳腺癌這三者之間並沒有必然的因果聯繫。單純的乳腺纖維瘤與乳腺癌的發生關係不大,惡變率也很低,尤其是未婚女性,不用過度擔心。

但是以下3種情況就要警惕:

在懷孕期間,纖維瘤可能會突然長大,發生肉瘤變(惡變的一種)的幾率增加;40歲以上的女性,特別是絕經期及絕經後發生纖維瘤的患者,惡變危險性會有所提升;患有乳腺囊性增生的患者,如果同時患有乳腺纖維瘤,也可能會增加患癌的危險性。11類人最該早查乳腺

根據《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範》的建議:一般風險人羣乳腺癌篩查的起始年齡爲40歲,但對於乳腺癌高危人羣可將篩查起始年齡提前到40歲以前。

以下人羣患乳癌風險可能相對更高,因此要提早、定期查乳腺:

有乳腺癌前期病變病史。容易產生緊張焦慮、孤獨壓抑、悲哀憂傷、苦悶失望、急躁惱怒等抑鬱情緒的女性。月經初潮越早,絕經越晚,乳腺癌患病風險越大。一側乳腺癌經治療後,對側乳腺癌變的風險比一般女性首次罹患乳腺癌的風險增加5倍以上。18歲前首次生育者,患乳腺癌的風險比將近30歲才生育者減少4倍。女孩肥胖易導致性早熟,也爲日後患乳腺癌埋下禍根,肥胖者患乳腺癌等癌症的風險比非肥胖者高出3.45倍。長期、大量服用含有雌激素的保健品,尤其是絕經後長期使用雌激素替代產品或人工合成雌激素藥物的女性,發生乳腺癌的風險會明顯增加。長期接受X線照射,乳腺癌的發病率增高,因此要避免不必要的、過度的放射暴露,尤其是年輕未婚的婦女。自然流產不增加患乳腺癌的幾率,而反覆人工流產,或18歲以前多次做人工流產者,會增加罹患乳腺癌的風險。喜歡抽菸、喝酒,飲食不規律,喜歡喫油炸食品的人,乳腺癌患病幾率比較大。有乳腺癌家族史,特別是母親或姐妹曾患乳腺癌(在絕經前發病或患雙側乳腺癌者),發生乳腺癌的風險也會增加。需要提醒的是,有一個或多個危險因素,並不代表一定會患乳腺癌,但在統計學上比一般人羣存在更多的風險,建議有以上風險因素的女性及早進行乳腺檢查。

保養乳腺從4件事做起

防治乳腺癌是女性一生的必修課,每位女性都該提高防治意識。護好乳房,最好從以下幾件事做起。

1、學會自檢方法

女性最好在每個月經後的10~14天做一次乳房自檢,此時乳房中的腺體回縮,乳房最小、最軟,而腫瘤一般不會回縮,所以會被明顯地“揪出來”。

方法:平躺或坐下來,用左手查右側乳房,右手查左側,把手指肚放在乳房上,平行地進行按壓,不要用捏和掐的方式,以免把正常的乳房腺體也當成增生。如果摸到散在的顆粒狀物體,就應儘快就醫進一步檢查。

2、定期體檢

建議40歲前的女性每年做一次乳腺B超檢查,如果發現問題,可以進一步做鉬靶檢查;40歲後的女性,每年做一次乳腺B超檢查,每兩年做一次鉬靶篩查。

如果在檢查中發現結節,一般需要每3~4個月複查一次,連續觀察一年,如果沒有發生明顯改變,可以按照正常人羣常規篩查。

3、及時排解壞情緒

乳房是情緒的靶向器官,要想乳腺健康,就要保持平穩的情緒,不要壓抑情感。工作生活壓力大、總是焦慮、有情緒問題的女性,更容易發生乳腺問題。

4、保持規律作息和運動

不愛運動、總熬夜是很多年輕人的真實寫照,這種不良的生活方式可能把你推向疾病邊緣。日本乳腺癌學會發表薈萃分析指出,久坐時間與乳腺癌發病風險成正比,每天久坐每增加1小時,乳腺癌發病風險升高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