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夸张,


周冬雨成就了这一届金鸡奖。


当最佳女主角奖项公布,立马炸秃了热搜。


为啥?


花落,周冬雨。


观众都没想到,一部《少年的你》能载着周冬雨捧回两座影后奖杯(金像奖、金鸡奖)。


或许周冬雨自己也没想到,这部作品带来的是质的飞升。



她成为了国内第三位三金奖满贯的女演员,前两位可是周迅、章子怡啊。


任谁看了不得为周冬雨大喊一声:牛逼!


从小黄鸭变成了金鸡,碾压了一众小花。


当周冬雨站在年轻演员的顶端,当真全是《少年的你》辅佐之力?



01


周冬雨的起点就与幸运挂钩。


入行即碰上了张艺谋,《山楂树之恋》在几千人的海选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谋女郎,改变命运轨迹。



“谋女郎”的光环与关注度,周冬雨自然也是感受过的。


从新人到第一部作品就去了柏林电影节,以及瞬间的人人皆知,纷沓而来的个人专访。



然而,头衔给她带来了光环,却没有给她带来口碑。


甚至,在谋女郎之后的几年,周冬雨的演艺之路走的一塌糊涂。


以清纯形象出道,就被贴上了这样的标签,以致于接下来收到的本子逐渐同质化。


(《山楂树之恋》↑)


《宫锁沉香》、《暴走神探》、《魔都风云》,作品评价可以暂且不提,标签却是贴的死死的。


在标签面前,演员只有两条路可走。


一是顺从,二是改变。


前者简单但总会浪费观众的期待,后者艰难,且前路茫茫。


周冬雨选择了后者,她不想被标签绑架。



《心花路放》中烟熏妆的杀马特造型。



《奇门遁甲》里的小圆,丑成了搞笑艺人。



作品质量未达标,作为艺人也有了新的争议。


在《极限挑战》上,因为对王迅态度不友善,被观众评价为没礼貌的小太妹。



工作和个人形象,随时崩塌,这一位谋女郎似乎废了。


但危急时刻她又遇到了《七月与安生》,且抓住了机会。


必须承认,在观众视角来看《七月与安生》有赌的成分。


原著小说并不出彩,甚至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掌控者,电影版也会变成一盘散沙。



周冬雨把安生的古灵精怪演绎的非常可爱。



演技最高光的片段还是知道七月去世后的哭戏。


会哭不代表会演戏,但有层次感,有情绪感的哭戏必然会打动观众。



然后,她翻身了。


90后第一位金马奖影后。


只是,争议好像一直伴随她。


与《七月与安生》同期,她曾经主演的电视剧逐部播出,带来的又是一波演技新尴尬。


不适合小荧幕,只适合大银幕。



她知道自己要什么,也明白自己适合什么角色。


古装美人演不了,是肯定演不了的。



那鬼灵精怪的少女,完全是信手拈来的。


《喜欢你》之后,被评价为是小妞电影的接班人。



只是懂得自己的风格与戏路,也要懂观众的审美疲劳。


又一次作品同质化之前,她选择了《少年的你》,让人看到她演技进步。


隐忍的,愤怒的,



心灰意冷的绝望



和小北隔窗的泪眼,都带着让人感同身受的魔力。


坦白讲,看完片子,观众对于这两位主演未来可以拿奖的画面一点也不意外。


题材够现实的震人心。


演技够精湛的戳人心。


只是,最终没想到,它给周冬雨带来的荣耀不是一,而是二。



02


周冬雨再封影后,被讨论最多的话题:这究竟是不是运气还是实至名归?


毋庸置疑,实力是有的。


但,一下拿回两座影后奖杯更趋近于——时势造英雄


啥意思?


它很好,不是最好,但已经是现在环境中最稀缺的存在了。


周冬雨那届金马奖就能看出,时势与运气。


她和马思纯共同获奖,一个双黄蛋成了很多人心中的意难平。



意难平周迅与李冰冰。


2009年,周迅、李冰冰主演电影《风声》,两人在作品中的表现实在堪称一绝。



在角逐金马奖时双双提名,难分胜负,但最终还是李冰冰胜出。


无论谁遗憾败落都会让人觉得惋惜,奈何那年没有双黄蛋。


实力重要,运气与时代也很重要。


这一次,周冬雨连夺两金也颇有这个味道。


电影市场造就了现在的场面。


《少年的你》上映之初,口碑爆棚,现实题材是口碑爆掉的原因之一。



另外一个是终于看到了正儿八经的电影了。


在被圈钱的流量大电影充斥的环境中,沉下心认真搞创作的作品都透露点难得可贵。


周冬雨的大放异彩和现在逐渐垮掉的市场有很大关系。


周迅夺得三金的作品是《如果·爱》、《李米的猜想》。


章子怡凭借的更是《2046》与《一代宗师》。


无论是作品质感还是角色丰满程度,《少年的你》都与它们有着可以感知的距离。


然而,这已经是我们近年可以拿的出手的作品。


甚至,还送选了奥斯卡。


曾经我们选送奥斯卡的作品,无不透露着让人信服。


《大红灯楼高高挂》、《霸王别姬》、《十面埋伏》、《卧虎藏龙》、《英雄》……



时至今日,在电影小年面前,谁也无可奈何。


大导新作寥寥无几。


张艺谋的《一秒钟》是他在《归来》6年后,再次拍摄文艺片。



新生代导演中,认真拔尖的少。


大多数都是拍摄商业片,逗观众一笑,然后随着影院里那桶爆米花一笑而过。


坦白讲,每年上映的作品能做到口碑爆棚的有几部?


甚至,大多数都是在及格线上下徘徊,且很多都是不及格的作品。


今年加之疫情影响,上映作品更是少之又少。


周冬雨是实力碰上了运气,就算角色有局限性,就算角色并没有丰满到让人可以匹敌曾经的获奖作品。


可同时期的作品与演员,除了她还有谁呢?


当周冬雨站在90后的顶端时,我们又一次真实感受到85小花们真的出路渺茫。



03


作为90后小花的周冬雨能拿奖,85后小花必定会成为讨论的焦点。


周冬雨在28岁的年纪完成了三金满贯,成为了最年轻的三金影后。(周迅和章子怡满贯时皆是34岁)


85后小花上热搜不意外,杨幂还很耿直的把85后穿在身上。



坦荡承认是好事,只是接下来就是一波营销。


把85花们从演技到作品,再到原声台词都拿出来尬吹。



称赞盛况,让人恍惚当初看剧气到骂人的,是不是同一拨人?


这“营销”盛况,看的人怪尴尬的。


毕竟,一天演技热搜没少上,粉丝架没少掐,



但,一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年过三十至今在电影奖项上颗粒无收。


别说奖项了,高口碑的电影也几乎都是统一答案:无。


她们不是没有焦虑过,杨幂出演文艺片,企图用素颜转型,结果栽到了实力有限上。



刘亦菲碰上《花木兰》也并没有帮助她口碑好转。



每次看到85花们粉丝做出的实绩表,都能切切实实感受到什么叫菜鸡互啄。



毕竟,章子怡那批大花们才是神仙打架。



悲哀么?


是她们的悲哀,也是时代的。


在流量时代来临时,正是她们迅猛发展的几年。


究竟是选择流量还是选择实力,无意外,大部分都是流量。


杨颖、杨幂、唐嫣拍摄着小说翻拍的作品,贡献着流水线一样的演技。


她们的演技好么?


对于粉丝来说,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是好的。


可对于观众来说为什么不行?


谭松韵参加《演员请就位》时说的话,大概就能证明了。


“很多人都在告诉我,你演的很好”



自己知道,可以选择逃出虚假的范围继续进步,也可以选择相信。


看她们后来的采访,不难发现她们几乎都相信了后者。


在耗尽自己原先的灵气之后,碰上了流量时代的退潮。商业价值有了,却再也没有艺术价值。


后辈开始拿奖,周冬雨24岁拿了金马奖。


(《七月与安生》剧照↑)


春夏24岁拿了金像奖。


(《踏血寻梅》剧照↑)


文淇14岁拿了金马奖最佳女配角。


(《血观音》剧照↑)


而且实力演员更是辈出。


《一秒钟》的刘浩存,影片最后两个麻花辫的一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章子怡。



《隐秘的角落》里的普普王圣迪,眼神散发着灵气,眉眼间全部都是戏。



还有已经长大的张子枫妹妹,对于她们来说都是非常强劲的对手。



比起灵气,比不过新人。


比实力,比不过新人。


对于作品,或许她们早已经放弃,唯一还对她们充满希望的是那些粉丝。


只是粉丝的意愿,又能怎样?


对于她们来说,早就做了选择,不可能现在放弃商业价值。


85后小花们的悲哀,是时代的选择,是流量时代的造就的现状。


只是,流量已经退潮,虚虚假假再也无法糊弄。


未来的路她们怎么走,无人知道。


但观众仍在怀念很多年前那个星光璀璨的影视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