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首,距離1988年漢城奧運會已過去快33年了,那屆奧運會的女子單打銅牌得主焦志敏,再一次進入大衆視野並接受媒體採訪,回首往事,再次談及那枚本該屬於她的金牌,卻因爲自己妥協讓球而與之失之交臂的事情,焦志敏談笑風生間,表示不再有遺憾,也不後悔,因爲世事難料,若沒有那次讓球讓自己當時委屈退役,也就沒有自己現在幸福的生活。

1988年漢城奧運會,乒乓球項目首次納入奧運大家庭,以焦志敏爲首的國乒女單,有三人打進了奧運女單四強,形成了三人圍剿外協選手赫拉霍娃的局面。

當時第一場半決賽是年僅20歲的陳靜對陣赫拉霍娃,當時教練組擔心年輕的陳靜擋不住赫拉霍娃的火力,若赫拉霍娃進入奧運女單決賽,與陳靜打法相似的焦志敏,肯定不佔優勢,當時爲了保險起見,教練組連夜跟焦志敏談話,選擇讓焦志敏讓球給隊友李惠芬,若可能,讓李惠芬去對付赫拉霍娃。

當時焦志敏是很委屈的,當時國乒隊選拔奧運參賽選手採取無記名投票,焦志敏是全票當選的,這說明大家都是一致看好她的,焦志敏渴望奧運單打冠軍,但聽話的她,還是委屈的接受了讓球給李惠芬的決定。

只是讓人沒想到的是,陳靜擊敗了赫拉霍娃,換言之,焦志敏白讓球了,本就委屈的焦志敏,心裏更難受了,在與赫拉霍娃的季軍爭奪戰中,焦志敏是哭着打完的,心裏憋着一股氣,直接摧拉枯朽橫掃了赫拉霍娃。

國乒隊包攬奧運單打冠亞季軍,當三面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時,陳靜和李惠芬帶着笑意,焦志敏卻哭了,不是激動得哭了,而是委屈的哭了。

那年,焦志敏26歲,回到國內後,焦志敏便負氣的選擇了退役,退役時她說了這樣一句話:八年國際比賽,我讓了五次球,不想再繼續打下去了。

焦志敏巔峯退役後,出國留學,後又與韓國教練安宰亨結婚,成爲韓國媳婦,嫁到韓國去後,韓國乒協數次想要邀請焦志敏復出打比賽,但焦志敏都選擇了拒絕。

用焦志敏自己的話來說,自己在中國長大,培養自己的教練、自己的國家隊隊友都是中國人,自己哪怕不打球了,也可以選擇從事其他的行業,沒必要爲了謀生而去別的國家打球。

回首過往,於焦志敏而言,或許她也很慶幸自己沒有選擇重拾球拍回到賽場吧,畢竟在她巔峯退役後,她選擇了一條經商的道路,如今已是一家通信公司的董事長,自己的兒子如今也已成家,奪得了高爾夫球世界冠軍,用她的話說,現在很幸福,沒有昔日的種種因,也就沒有現在美好的種種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