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A股的表現,上午盤弱勢,但尾盤拉昇卻很強勢,三大股指有所疲軟但尾盤的拉昇還是確定了強勢的一面,收盤上證指數上漲0.71%、深證成指上漲1.11%、創業板指上漲1.52%,滬指延續上漲之態拿下K線“六連陽”。兩市個股漲跌方面,較指數要疲軟很多,上漲的有784只、下跌的有3296只,雖說三大股指尾盤拉昇很強勢,但下跌數量還是明顯超過了上漲個股數量,說明當前整體A股市場仍舊比較弱勢,短線存在一定的恐慌性拋售盤。

兩市成交額方面倒還不錯,仍舊保持在萬億以上,滬市成交5457億、深市成交6708億,雖然A股個股下跌數量更多,短線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恐慌性拋售盤,但成交額仍舊維持在萬億以上,說明場外資金“撐腰”的局面仍舊存在,尾盤的拉昇舉動,也能佐證這一點的存在。北向資金方面,流入額度也並未減少,尾盤還呈現着加速流入,全天淨流入64.26億、滬股通流入31.15億、深股通流入33.11億。

行業板塊方面,上漲的有9個、下跌的有57個,其中,汽車整車、有色冶煉加工、養殖業、鋼鐵、煤炭開採加工等行業漲幅居前;計算機設備、公交、農業服務、計算機應用、傳媒等行業跌幅居前。概念板塊方面,上漲的有17個、下跌的有242個,其中,鈷、環氧丙烷、電池、特鋼、稀缺資源等概念漲幅居前;無人零售、高送轉預期、次新股、雲遊戲、網絡安全、操作系統、國產軟件等概念跌幅居前。從行業概念板塊漲跌情況,也就能感受到今天的弱勢了。關於今天的行情,我們還是一點一點來看:

A股“六連陽”,意味着什麼,科技股大跌,原因又是什麼?

①、A股“六連陽”,意味着多頭做多的意圖明顯。2020全年僅僅在春節交易日期間出現過一次“六連陽”的情況,至於7月初的那一次如果從K線的角度講,並不算。而“六連陽”的情況,在A股市場中並不常見,甚至一些年份中一次都沒有出現過。往往出現“六連陽”之後,短線中繼上漲的概率比較大。從市場的角度分析,當前上證指數拿下“六連陽”再加上滬市兩市的放量,足以說明多頭做多的意圖很明確,場外資金流入市場的趨勢明顯。

②、科技股大跌,原因又是什麼?今天A股科技板塊大跌,雖然存在利空影響,但更多的還是氛圍面偏空所造成的。隔夜美股三大股指漲跌不一,道瓊斯工業指數上漲1.44%、標普500指數上漲0.57%,但代表科技、創新的納斯達克指數卻下跌0.61%,蘋果、微軟、亞馬遜、臉書等科技巨頭公司紛紛大跌。在此背景下,A股科技板塊整體呈現大跌之態。

關於科技板塊,2020下半年以來陰跌不止,雖說進入2021年後有所回升,但仍舊是“杯水車薪”,如今再次大跌拖累指數,成爲今天下跌的“主力軍”,相信很多朋友也是倍感無力。如果客觀分析科技板塊,氛圍面的影響確實更大一些,畢竟已知的業績確定性還是不錯的,特別是在國產替代、發展科技的背景下。所以,在此背景下,更多的還是要理性看待下跌,保持一些耐心以及執行正確的策略爲好。

③、分化漲跌的局面,是好還是壞?指數呈現上漲,但個股卻是以下跌爲主,這樣的局面,相信很多散戶都很無奈,而這種情況也讓很多散戶感覺到無力改變。這種呈現,說不上好,當然也說不上壞,或許未來A股市場就是呈現這般,以分化漲跌爲主,有些股票能漲,但有些股票卻一直“原地踏步走”,甚至說一些股票價格在指數不斷走高的情況下還會不斷走低。

前二年,“去散戶化”、“A股專業化”等觀點很突出,在A股市場機構資金越來越多、上市公司數量越來越多、外資資金越來越多的基礎上,得到越來越多的專業人士的認可。現在看來,這種趨勢或已經形成“氣候”。對於散戶投資者來說,如果未來不能更爲專業、不會選股與擇股,或者不能制定正確合理的執行策略,可能會被市場逐漸的淘汰。

好了,關於今天的分析點評就到這裏了,本文不存在任何推薦,所聊到的股票不構成任何推薦,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看完點贊,股票長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