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清風是雲臺三大神劍之一,他的兩位師兄無形劍客万俟羽修與雲臺劍客燕普都是武林中首屈一指的人物,尤其是万俟羽修其武功造詣絲毫不遜色於四大名劍之首的董乾。論劍術杜清風超羣算得上是一位準劍客,只不過其品性太差又愛爭名奪利,故此他混跡江湖數十年不僅沒能成爲一個劍客,武功遠超江湖一般俠客的他在武林中也無有俠名,一直走背運的杜清風甚至還敗在董乾的徒孫輩傳人童林手中,給人的感覺是杜清風這位“雲臺神劍”有點名不副實。

雲臺三大神劍的師父是雲光真人伍雲修,其自創的雲臺劍法曾一度無敵於天下,單論劍法而言即便是董乾的師父袁大化也比不了伍雲修,奈何伍雲修教的三個徒弟万俟羽修、燕普、杜清風(燕普代師傳藝)都走上了歧途保了劍山蓬萊島的英王富昌,如果是万俟羽修與燕普保英王富昌是爲了知遇之恩與一展抱負,那麼杜清風保英王單純都就是爲了貪戀榮華富貴,因爲杜清風這類心術不正的人,他一直夢想着一步登天成爲新朝元勳,從而獲得莫大的富貴與權勢。

一、雲霞道士棄道爲僧之迷

杜清風剛出場時就可以看出他此人心術不正,他肯收鐵羅漢吳成爲徒純粹是因爲看上對方的財產與身份,吳成是皇糧莊的當家人,其家產可以說是富甲一方,十年間杜清風愣是隻傳給吳成一手靠山背的功夫來蒙喫蒙喝不說,他還以各種名義向吳成索要動輒萬兩的白銀,杜清風把這不計其數的白銀帶回劍山蓬萊島充作餉銀,這是典型的矇騙人在前,又用不義之財向主子邀功在後。

無形劍客万俟羽修和雲臺劍客燕普爲了英王富昌可以說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雖然他們都是走上歧途的反面角色,但是排除立場來看,相比以書膽童林爲首的劍俠爲了四貝勒胤禛效力,万俟羽修與燕普保的英王富昌也是大清朝的上一代皇子,這也算是一種各爲其主。當然如果從英王富昌爲了自己奪權輕起兵禍作亂來看,這就註定了他們是反賊。

可是杜清風卻與他的兩位師兄大相徑庭,因爲當杜清風看到劍山蓬萊島徹底失敗後,他卻開始重新爲自己未來的富貴夢而謀劃了,當童林等劍俠又破了萬龍藏風島後,杜清風已經看出四貝勒胤禛的佈局與手段的高明之處(年羹堯掌握重兵在外威懾百官,童林聚攏江湖劍俠天團司機待命),故此杜清風尋了一個機會便“棄惡從善”了,爲了徹底拆掉“心術不正”的標籤,杜清風還颳了頭髮棄道爲僧。

杜清風爲了讓衆人相信他已經棄惡從善,他尋得良機劍斬了智玄長老的徒弟,這也算是在四貝勒胤禛面前立下了一個投名狀,果然杜清風的“投誠”得到了胤禛的認可。杜清風以前在江湖中號稱雲霞道士,此後身穿袈裟的他把江湖諢號改成了雲霞長老,胤禛後來在北京給杜清風修了一座長生院,杜清風成了長生院的住持。

在三魚看來,杜清風屬於喜歡投機的心術不正之人,他的大師兄万俟羽修因爲行刺欽差年羹堯而丟了命,並且死得還非常慘,而年羹堯又是胤禛身邊的紅人,杜清風真的能忍下這口氣而與胤禛以及童林等人冰釋前嫌嗎?我個人是持猶疑的態度,杜清風的武功基本上都是師兄燕普所教,燕普雖然名爲杜清風的師兄,可實際上在杜清風的心中燕普儼然就是他的師父,儘管燕普是死在苗吉慶的手上,但是說到底燕普的死與童林等羣雄有着直接的干係,而杜清風卻能忍下兩位師兄的大仇而頓時“開悟”?如果沒有一個合理的事件轉折點,這一點看上去很難讓人信服。

如果看出了杜清風的是精緻利己主義的秉性後,他的前期心術不正地爲虎作倀與後期投機倒把的“改邪歸正”,這一切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釋。諸如杜清風這類人往往會把自己的“出爾反爾”看成自己的“左右逢源”,也會把“麻木不仁”看成自己的“寵辱不驚”,精緻利己主義的人眼中除了自己之外都是外人,有了“不管外人如何洪水滔天,只顧自己平安富貴萬年”的扭曲心理,杜清風這種拋去一切“恩怨”去擁抱更有潛力的主子的做法也就不難理解了,其自私的秉性註定了他難成名俠或名劍。

二、亦正亦邪的大和尚惠斌

大和尚惠斌號稱是金雞好鬥雙鋼掌,他先後跟隨兩位一流的劍客學過武功,第一位便是三清教主歐陽修,第二位就是大清首劍董乾,惠斌跟隨歐陽修學成一身絕頂的硬功,尤其是他僅憑一對雙鋼掌就打敗過很多江湖上成了名的俠客,後來董乾又教會了惠斌軟功上的高超武學和兵器上的能耐,惠斌手中一條墨骨鞭所向披靡,僅次於智玄長老的盤龍鞭和王十古的人骨鞭。

雖然惠斌是出家的僧人,但是他生性好鬥又極其愛護犢子,這令他很容易陷入偏聽偏信的執念之中,也正因爲惠斌有着偏激的性格特點,所以惠斌在待人接物的處事風格上有着亦正亦邪的特點。在單田芳版的《童林傳》中,惠斌儼然就是一個走上極端的大惡人,九罪證兇僧時惠斌更是被張芳代勞削首伏誅,雖然這與《雍正劍俠圖》原作裏有所出入,但是單老的書中人物一貫是愛憎分明,所以對於惠斌這樣爲非作歹的惡人給出一個罪有應得的結果也比較合理。

在《雍正劍俠圖》的原文中,九罪證兇僧時衆位俠劍客用“削樁代首”的方式給了惠斌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惠斌受了針刺破功之法,其兵器墨骨鞭也被沒收交由馬奎保管,惠斌經過這次慘痛的教訓閉門思過。後來這位大和尚徹底悔悟了,在師兄的靈丹妙藥和精心調理之下,惠斌的功力基本上恢復如初,馬奎眼見二次出世的惠斌身上已無往日的戾氣,所以馬奎也就把墨骨鞭還給了惠斌,這纔有了惠斌爲正道羣俠力敵泥小鬼陸恆的一幕。

在三魚看來,惠斌這類人屬於亦正亦邪的順毛驢,如果把他放在壞人堆裏,他很可能就會成爲一個逞勇鬥狠的惡人,如果把惠斌放到好人隊伍裏待着,他就會成爲一個除惡務盡的俠客,說到底惠斌是一個是非觀淡薄之人,他行事風格純粹靠隨性而爲或脾氣發作,這類人最大的弱點便是很容易受人蠱惑,所以表現出來的人物特點就是亦正亦邪,《雍正劍俠圖》給了惠斌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其實也暗含着對這類可教化之人的態度。

三、欺軟怕硬的惡人金斗

劍俠圖中的金斗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惡人,他在江湖中號稱是醉仙桃獨角狴。從金斗的諢號可以看出“醉仙桃”的雅與“獨角狴”的惡是一個矛盾體的結合,他的這種惡往往還帶有一絲僞君子的心態,也就是說金斗的內心無時無刻都有一顆奪財越貨、欺凌他人之心,可是他又非常豔羨“名俠”、“義士”這樣的名望。

用金庸武俠裏的兩個人物可以概述出金斗的人物特點,他有着《連城訣》中血刀老祖的邪惡心思,但是他還一直在表面上儘量保持着嶽不羣那樣僞善的“風度”。金斗曾在二劍客姜達面前逞強作惡,結果一個照面就被姜達用鹿角棒穿透了腳面,眼見自己有性命之憂,金斗立刻就示弱求饒,可是當他後來眼見今古俠關鬥不在家時,金斗帶着徒弟堵着關斗的家門連日挑釁發狠,可是當關鬥回來時,他卻見勢不妙就逃之夭夭了,足見金斗就是一個欺弱怕硬的小人。

最能暴露金斗心術不正的一幕發生在宋宅,金斗眼在窗外聽到翻天九轉雲燕子與季秋孃的談話,這兩人的風流韻事被金斗撞破,金斗以俠義道老前輩的身份現身,他看到宋宅的錢財與秋娘的美貌之後便動了劫財奪美的念頭,可是當雲燕子和秋娘一口一個老俠客地稱呼金斗時,金斗頓時有點飄飄然打消了心底湧起的殺心,最終金斗沒有對這兩人痛下殺手。

到了後文書,金斗帶人去貝勒府去行刺,結果金斗金斗卻敗在胤禛的手上,胤禛這些年跟隨東俠侯庭、南俠司馬空、北俠秋田、地行俠婁瑞等人學了不少精妙的劍招,童林也把自己在蜜蜂嶺學的陽招八仙劍傳給了胤禛,結果胤禛與金斗的這番比鬥先後用出了鍾馗五式劍、天罡劍、陽招八仙劍、青龍劍,眼見這些精妙的劍招層出不窮,金斗越打越心寒,他最終被胤禛用地行劍削折了左腿。

金斗重傷落敗心知自己有死無生,他便對胤禛說道:“金斗無知,冒犯爺的尊駕,現在我已身帶重傷,不能行動,再想改過自新,已然晚了”,金斗這番話打動了貝勒胤禛。胤禛想到自己非俠非劍卻能渡化一個惡人,他心中不免洋洋得意,最終胤禛不僅放了金斗一條生路,他還寫了一封書信把金斗推薦到今古俠關鬥面前去二次學藝,金斗有了貝勒的這份書信,即便關鬥不收自己爲徒,那麼他與關鬥以前的恩怨也就一筆勾銷,不得不說金斗是一個懂得對強者示弱又對弱者強硬的惡人,這類惡人往往比直來直去的壞人更加可怕。

四、不可救藥的金眼貔貅泥小鬼

泥小鬼陸恆就是一個直來直去的壞人,他的這種惡寫在臉上掛在嘴上,陸恆的這種脾氣秉性與處事風格與他的出身有關,陸恆以前是“抓街的”出身,這“抓街的”往小了說就是強拿強要東西的潑皮無賴,往大了說就是在街上向店家逐戶索要保護費的惡徒,陸恆這樣出身註定了他很難成爲一個好人。

陸恆的運氣比較好,他有幸偶遇江湖上的兩位武聖級的人物張明志和趙明真,這兩位武聖人誤以爲陸恆與當地的漁行惡霸羅閻王動手是俠義之舉,所以就大開善門收了陸恆爲徒,陸恆學成一身絕藝後便四處挑戰武林名宿,按說比武切磋應該點到爲止,可是陸恆與人比武每次都下重手法殺招頻出,故此與陸恆比武的俠劍客非死即傷,而陸恆因此也得了一個“金眼貔貅泥小鬼”的惡名。

雖然張明志和趙明真保過萬龍藏風島,但是這兩人不過是爲自己順勢找一個清修的棲身之地而已,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張明志和趙明真並非是壞人,因爲他倆與大師兄袁大化的矛盾只是因爲一場誤會,袁大化澄清了誤會後,這兩人也心生悔意決計歸隱武林,但是他倆教出來的徒弟陸恆卻再三想要以武逞強興風作浪,張明志與趙明真這兩位武聖人在收徒上的確存在問題,因爲陸恆這樣的人能耐越大對武林的危害就越大,屬於一離開師父的眼簾就出去胡作非爲之人,所以說陸恆這樣的人屬於不可救藥的惡人,單田芳在《童林傳》中直接給陸恆發了便當也正是這個原因。

綜合來看,雲霞道士杜清風屬於八面玲瓏且利己主義的惡人,這樣的人即便是改頭換面也很難成爲一個俠客,因爲其內心本就是自私的;大和尚惠斌屬於亦正亦邪的惡人,這類人是善是惡受到環境的影響極大,所以這類惡人還有教化爲善的可能;金斗基本上做了一輩子的壞人,三魚認爲他最後的幡然悔悟是存疑的,很難說他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消失後,他還能否繼續做一個好人;陸恆這樣的惡人把做壞事當成讓別人害怕自己的手段,有兩位師父管教着他做事還能有所收斂,一段離開了師父的目光,他便能闖下彌天大禍,所以在三魚看開,在劍俠圖的這四大惡人之中,金斗是僞君子,陸恆是真小人,這兩類惡人很難改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