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9日,離新年只剩兩天。清晨,一串滷味的香氣從門口飄了出來,兩米多寬的華高菜場門口,已經被堵住一半,大家都在滷味的攤位前排隊。

16歲的華高菜場變樣了,時尚光鮮的盒馬mini剛在這掛牌開張,以前的傳統菜場也騰出一大塊地方,新零售的熙來攘往,老菜場的家長裏短,生活裏的煙火氣,在這個總計1300平方米的相映成輝、共榮共生。

附近居民從四面八方趕來,人們聽從味蕾的召喚,鑽進琳琅滿目的菜場裏,也鑽進對更好生活的嚮往。

逛完盒馬去菜市

網兜伸進池底,波士頓龍蝦豎起鬚子,兩隻大蟹鉗伸展開來,像抻了個懶腰。基圍蝦也想來蹭身價,從隔壁的玻璃缸躍出水面,直接蹦到網兜裏。

一位上海阿姨把選中的龍蝦遞給服務員,轉身抽了個塑料袋,直奔旁邊的基圍蝦魚缸,一網只撈一隻,專挑“淘氣”的,轉眼間,塑料袋裏活蹦亂跳。

推着嬰兒車年輕母親喊着“讓下路”,但聲音已經淹沒在盒馬mini店的肉攤前,當天,冰鮮豬棒骨19.9元一斤,吸引了大批顧客。

在周邊居民的印象中,華高菜場很久沒有這麼熱鬧了。

新變化帶來了客流量——1300平方米的華高菜場,原有的老菜場騰出約800平方米的空間,請來了新鄰居盒馬mini進駐。

新鄰居進駐之後,也帶來了龐大的客流量,華高菜場呈現出節日般的火爆。盒馬mini數據顯示,開業頭三天,進店顧客達8856人。日均近3000人。

“逛完盒馬轉身就去老菜市,多方便!”60歲的胡阿姨高興壞了,她在盒馬的冬筍攤前挑揀着,自言自語道:“就得選這種根部不大的,煲湯划算。”買了三袋新鮮的冬筍,胡阿姨轉身又去了隔壁的傳統菜場,在肉攤前買了三個豬蹄膀,278元。

“呀,錢沒帶夠。”付錢時胡阿姨才發現,早上出門,口袋裏揣了不到200塊錢。

“沒關係,下次來再給。”肉攤的方大姐怕胡阿姨拎不動,還囑咐老公給她送到家門口。

這是方大姐肉攤16年裏給顧客帶來的信任感。每位顧客到來,她總能寒暄幾句,“你家兒子研究生考上了嗎?”“大爺,您的腿腳好點了沒?”“您喜歡喫紅燒肉,這塊適合。”

錯位經營 煙火氣更盛

上海浦東新區華高菜場,地處上海東部,此前動遷戶較多。在華高一村、二村,華高苑南區、北區,東源名都、春江花悅園等衆多的社區包圍之中。

華高菜場也是附近最大的一家集貿市場,有16年的歷史。最多時菜場裏曾有近百戶商販。

盒馬mini的進駐,也是第一次將新零售與老菜場融合的嘗試。

盒馬mini究竟給老菜場帶來了什麼?

市場業主方上海悅聖商業經營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吳建美介紹:“盒馬mini和傳統菜場的客戶羣體不一樣,也帶來了更豐富的商品。比如水產區,絕大部分海鮮是傳統菜場裏沒有的。”

“爲了讓新零售和老菜場和諧共生,我們主打錯位經營,傳統菜場裏賣的菜,有些儘管很暢銷,但我們也儘量不賣,這樣,不但給傳統菜場拉客流,也能讓他們擁有從商品到價格的核心競爭力。” 盒馬mini店店長孫敏說。

2020年12月29日,記者在盒馬mini店看到,蔬菜專櫃的菜品種類明顯比其他盒馬店要少,且以“日日鮮”爲主。

孫敏介紹,mini店和老菜場僅一牆之隔,爲了讓煙火氣和客流量能夠更好地流動,近期,就準備將這道牆的大門打開。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