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航通(600677)今日公告,公司擬以股東大會決議方式主動撤回股票在上交所的交易,並申請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轉讓。

主動退市第一例發生在2015年,那一年 *ST二重(601268)決定主動退市,引起市場震動。其政策依據是,證監會2014年發佈的《關於改革完善並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

對形勢危急的*ST航通來講,這是一個不得已的策略,主動退市,以退爲進。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已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截至目前, 中國證監會的調查工作仍在進程中。目前公司2019年度扣非前後淨利潤均爲負, 且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如中國證監會作出行政處罰,根據其認定事實,導致公司出現2016-2018年度連續三年淨利潤爲負,公司將觸及原《上市公司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實施辦法》規定的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將被終止上市。

公司選擇主動退市,並提供現金選擇權,行權價格每股4.18元,比公司停牌前的二級市場價格溢價40%。對於停牌前最後關頭買入的投資者,也算有了一筆比較豐厚的回報。

主動退市

*ST航通2016-2018年度進行了會計差錯更正追溯調整,經審計的2016-2018年度淨利潤連續爲負值,2019年虧損公司,股票於2020年5月29日起暫停上市。

若*ST航通披露的2020年財務會計報告存在淨利潤和扣非淨利潤孰低者爲負值、期末淨資產爲負值、營業收入低於1000 萬元或者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保留意見、無法表示意見、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等四種情形之一,不符合恢復上市條件的,上交所將決定是否終止公司股票上市。

*ST航通表示,近幾年來,受子公司智慧海派科技有限公司影響,公司經營嚴重困難,經營業績持續惡化。危機爆發後,公司管理層着力解決財務危機問題,努力保持公司產業的基本運行,通過處置資產、優化人員結構等方式自救,未來將明確產業發展方向,落實革方案,優化公司資源配置,提升經營質量、加大低效無效資產處置工作力度,改善資產質量。同時,積極尋求控股股東航天科工及其他重要利益相關方的支持,調整產業結構,拓展發展空間,深化業務協同。

1月6日,*ST航通收到控股股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關於同意航天通信主動退市和提供現金選擇權有關事項的函 》,航天科工同意公司以股東大會決議方式主動終止上市及提供現金選擇權。

扣除航天科工持有的股份及所持公司股份爲限售股的股東持有的股份,在現金選擇權申報時間內,航天科工需爲不超過3.54億股股份提供現金選擇權。理論上最多需要提供14.8億元現金。

目前智慧海派科技原主要責任人鄒永杭已被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合同詐騙罪批准逮捕,公安機關有關偵查工作尚在進行之 中。*ST航通表示爭取儘快啓動相關司法程序,採取財產保全等措施,追究智慧海派業績承諾方的違法責任,盡最大可能追回公司損失。

公告顯示,作爲公司控股股東,航天科工在業務協同、企業改革、人才幫扶等方面給予了公司大力支持和幫助。後續,結合航天通信改革脫困進程,在條件具備時,航天科工將適時推進與航天通信主業相關的資源重組與整合,以進一步提升公司持續經營能力,目前沒有籌劃重大資產重組。

主動退市可以避免退市整理期股價波動給中小股東造成影響,另一方面可迴避一系列繁瑣的退市流程,將來恢復上市又有政策可循。

按照現行政策規定,主板重新上市必須具備“最近3個會計年度淨利潤均爲 正數且累計超過人民幣3000萬元,淨利潤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較低者爲計算依據”的條件。

證監會《關於改革完善並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2018年7月27日修正)》規定,“存在強制退市可能的上市公司在觸及強制退市指標前,實施主動退市,在消除可能導致強制退市的情形後,可以重新申請上市”。

作爲軍工央企,陷入強制退市風險境地,直接誘因是2015年底收購的智慧海派,這家公司業務和富士康類似,做手機代工。

看起來智慧海派業績不錯,2016年納入*ST航通合併報表後,2016-2018年分別實現淨利潤3.29億元、3.56億元和4.03億元。但這些利潤都是虛假的。

2019年以來,智慧海派相繼爆出應收賬款大額逾期、銀行債務違約、資金鍊斷裂,按照公告,智慧海派前期業績大規模造假,2016-2018年分別虛增收入21.3億元、23.7億元、28.1億元,分別虛增利潤總額7.2億元、10.44億元、28.53億元。

由此,經追溯調整,導致*ST航通2016年至2018年連續3年大額虧損。

去年1月22日,ST航通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ST航通4月30日年報披露當日實施停牌。

第一例

退市第一股發生在2015年,*ST二重(601268)披露了國機集團計劃以全面要約收購方式實施主動退市。

*ST二重於2010年2月2日在上交所上市。因2011年至2013年連續三年虧損,公司股票於2014年5月26日暫停上市。2015年1月30日,公司預告2014年度虧損78億元,退市不可避免。

要約收購價格爲2.59元/股,該價格較市場參考價格有所溢價,溢價比例爲10.21%。不過投資者並不滿意,要約收購結束後沒有達到目標,全面要約主動退市方案失敗。

當年4月23日,*ST二重召開股東大會,以出席會議全體股東99.54%和中小股東77.02%的同意率,審議通過了《關於以股東大會方式主動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事項的議案》,公司啓動異議股東及其他股東保護機制,由國機集團向包括異議股東在內的全體股東提供現金選擇權,行權價格爲2.59元/股。申報期間內,有效申報數量爲3738.99萬股。

同年5月15日,上交所作出決定,同意公司提出的主動終止上市申請,並在5月21日摘牌,公司股票終止上市。

退市後,*ST二重在全國中小股份轉讓系統兩網及退市公司板塊掛牌,股票先後簡稱“二重5”、“國重裝5”,股票代碼400062。

2020年,經過5年時間,該公司恢復上市,開盤價爲股轉交易市場最後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3.32元/股,股價暴漲188%,市值漲了10倍,4.82萬戶股東享受了從股轉中心跨越到滬市主板的巨大利好。

重新上市後的ST國重裝將成爲首例適用上交所新交易機制的個股。

儘管是恢復上市,但是ST國重裝和原來的*ST二重已有很大不同。

首先是名字和代碼不同,恢復上市後,公式全名變更爲“國機重型裝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二重集團的關係已不大,公司代碼也從原來的601268變更爲601399。

更重要的是,公司股本和股東有很大變化,資產也增加不少。

退市時,二重集團是大股東,佔有超過七成股權,重新上市後,二重集團只有9.13%股權,其持有的絕大部分股權都轉讓給了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後者稱爲大股東,持有46.79%股權。

退市前前十大股東多是自然人,目前在前十大股東中,大部分都是位於四川的金融機構分公司。

另外退市時,該公司總股本爲22.93億股,如今恢復上市,總股本達到了72.68億股。增加了兩倍還多。這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在退市期間,收購了資產,並定向增發引入了新股東。

2018年3月公司,以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方式對控股股東國機集團下屬重型裝備板塊資產中國重機100%股權、中國重型院82.83%股權進行收購,完成重大資產重組,並由二重重裝更名爲國機重裝。當年年底2018年,公司底實施了定向發行,並引入了東方電氣、三峽控股、中廣核控股、國新資產、結構調整基金5家戰略投資者,還有23家持股金融機構。這也是市值大增的直接原因。

同樣都是央企,*ST二重靠大股東注入資產完成業績涅槃,不知道*ST航通是否可以重演傳奇。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