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围绕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对做好2021年及“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作出系统部署。日前,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就如何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接受了记者采访。

“十四五”: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

新开局,新气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

唐仁健表示,“十四五”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五年。农业农村部门要着力“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重点把握好6个关键词——保供、衔接、禁渔、建设、要害、改革。

其中,保供既要保数量,也要保多样、保质量。粮食年产量要实现稳中有增,确保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生猪保供的重点是储备产能,确保猪肉产能稳定在5500万吨左右。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保持过渡期内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推动脱贫攻坚政策平稳转型支持乡村振兴,加快健全乡村振兴工作体系。

唐仁健表示,“十四五”时期,还要坚持不懈抓好长江十年禁渔;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把规划编制好,把硬件和软件建设好;解决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问题;深化新一轮农村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动力活力。

聚焦关键:为新开局提供有力支撑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第一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关键何在?

唐仁健将其概括为聚焦两个确保,两个要害,两个开好局、起好步——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解决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问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粮食生产方面,确保每个省份播种面积只增不减。农业农村部2021年将继续向各地下达粮食面积、产量指标,推动适当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加快推动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要制定实施打好种业翻身仗行动计划。启动重点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实施新一轮畜禽水产遗传改良计划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好农作物和海洋渔业两大国家种质资源库,加快推进国家畜禽种质资源库建设。推进科企深度融合,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

为保护耕地,2021年和2022年我国每年建设1亿亩高标准农田、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1500万亩。我国还将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建设200个集中连片退化耕地治理示范区,开展保护性耕作6000万亩。

唐仁健表示,农业农村部还将重点提升乡村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稳定生猪生产恢复势头,强化农业关键核心技术装备创新,推进农业产地环境治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和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农村重点领域改革和农业对外开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新华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