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比特幣被爆炒再破4萬美元!投資良策還是暗藏殺機? 

北京時間2021年1月9日早8時,比特幣價格再次突破4萬美元,並繼續呈現出波動上漲狀態。

自元旦以來,比特幣價格先後站上34000美元和40000美元的高點,推動加密貨幣市場的總市值突破1萬億美元。風頭正盛的比特幣,在疫情再起、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當下反而逆勢強勁上漲。

刺激比特幣強勁上漲的因素有哪些?3天漲幅可達1萬美元的比特幣又是否值得冒險投資?

去年起逆市上揚的比特幣

受疫情影響,2020年第一、二季度各國封鎖措施一度使經濟大面積停擺、失業率飆升,二季度GDP跌幅普遍創歷史極值。儘管全球經濟普遍在2020年第三季度經歷反彈,但隨着疫情反覆,一些國家被迫重新“禁足”,四季度經濟活動再次收縮。

3月,疫情直接導致美國股市史無前例地在十天內熔斷了4次。爲了救市,美聯儲出臺了極端激進的貨幣政策和財政紓困措施。3月底,儘管美國經濟仍呈斷崖式下跌,美國股市開始反彈。在大規模救市資金和相關政策刺激下,美股出現連續上漲。然而,2020年比特幣異軍突起的勢頭完全蓋過了傳統的金融市場。

除了2020年2月下旬的那次斷崖式暴跌,比特幣經歷了5輪快速上漲,特別是從去年3月12日的3850美元低點觸底反彈以來,行情可謂一路高歌猛進。2021年1月8日凌晨,比特幣攻下40000美元價格關口,與去年的低點3850美元相較,漲幅達9倍以上。

區塊鏈的“副產物”卻成了投機客的最愛

自2008年比特幣概念誕生至今僅十餘年,其價格飆升的速度卻前所未有。本次突破四萬美元,似乎也只是延續了其自誕生以來便註定了被投機者們操弄的工具使命,但是比特幣所依仗的底層原理——區塊鏈技術——卻鮮少被這些投機者關切。

△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發表的文章《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圖片來源於網絡)

依照現有資料和業界普遍認知,比特幣與區塊鏈最早在2008年由一名自稱“中本聰”的人在其發表的文章《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中提出。文中主要講解了比特幣的兩個方面,一者爲交易機理,一者則爲比特幣本身如何產生。

依照理論,通過使用密碼學方法產生的數據塊彼此連接構成區塊鏈(Blocks of Chain),實現將原本需要集中在一箇中心數據庫中的信息,分散給所有用戶,從而實現去中心化。在這個體系下,每個用戶都擁有部分數據,但是需要驗證用戶提供的正確信息才能獲取這一部分數據,且這部分數據需要與其他用戶的數據進行交叉覈對,進而實現防止篡改的功能。這種機制理論上不存在類似傳統記賬交易的中心節點(如,銀行、借貸機構等),只有用戶自己能夠知曉自己的相關記賬信息,進而實現用戶的個人信息保護與隱匿交易。

△受制於算法和網絡結構,比特幣的發現將越來越難,每發現一枚比特幣所需要的計算機算力以及時間也將越來越高。上圖爲北京時間2021年1月9日14時左右進行比特幣挖掘所需要的成本。目前,得益於比特幣價值的不斷提高,挖掘比特幣已經成爲了一項專門產業(圖片來源:BTC.com)

依靠區塊鏈技術,比特幣得以進行交易。至於比特幣本身,則是數據計算與網絡結構的產物。本質上說,比特幣是依靠特定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的加密數據。當前的網絡結構和加密技術的限制,使得比特幣擁有了兩個特性,一爲稀缺性,二爲難以造假。此二者共同導致比特幣這一數據天生具有“一般等價物”的功能——衡量物品價值——即便並沒有任何相應的實際價值。

也由此,以比特幣爲首的虛擬貨幣成爲了一衆投機客的最愛。

比特幣暴漲背後的資本操盤手

對投機者來說,投資比特幣並非因爲其運作機理也並非其所謂的“不可造假”以及“稀缺性”,僅僅是因爲比特幣能夠滿足他們用來交易、做多、做空的需求。本次比特幣的暴漲也難逃此劫。

自2017年以來,比特幣市場經歷了多輪暴漲、暴跌,在2020年初,比特幣的市場價格處於相對低點。此時適逢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受新冠疫情影響,以美國爲首的多國政府爲保障市場流動性,推出多輪極端激進的財政與貨幣政策。這些激進的救市舉措最終致使美國國債利差、美元指數應聲下跌。

受此影響,國際投資者在2020年下半年將目標轉向了黃金,以期拓寬投資渠道。但受制於貴金屬在存儲、週轉以及交易對實物憑證的需求,黃金對吸納全球避險資本的能力有限。更多>>

△2020年1月8日至2021年1月8日,黃金價格曲線圖。除2月下旬至3月下旬,黃金價格波動下跌外,黃金價格在近一年都處於高位。2020年8月6日時,達到最高點,爲2067.2美元/盎司。(數據來源:YCHARTS網站)

而根據當前的算法協議,比特幣的最大數量爲2100萬枚,現開採量達到1850萬枚,新幣供應也在逐漸放緩,這些都讓比特幣的稀缺程度與貴金屬相媲美。有評論稱,某種程度上來說,比特幣擁有和黃金類似的保值功能。

但與此前單純買漲賣跌的供需關係主導的比特幣市場不同,比特幣本輪暴漲的因素還包括其一般等價物的功能逐漸被一些投資者看重。

PayPalSquare這類數字支付企業從去年9月底開通比特幣支付業務,更是提升了比特幣在交易領域的功能,增強了其作爲一般等價物衡量價值並進行實際商品交換的能力。

出於上述考量,大量機構投資者也紛紛出手,看漲比特幣。據多家外媒報道,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都鐸投資、黑石等投資機構以及專業投資人均在去年購入並持有比特幣。

甚至連傳統信用卡支付業務提供商Visa也在12月開通了新的用戶消費獎勵——返還比特幣。

在上述所有條件的助推下,市場情緒被廣泛調動。看漲的投資者和跟風者以及數字支付企業對比特幣作爲一般等價物交易功能的提升,都導致市場對比特幣需求的迅速提高。但是,這些需求在將比特幣價格推高的同時,也在持續吹大比特幣市場的泡沫。

與價格一同水漲船高的風險和泡沫

早在2017年和2018年,比特幣就至少經歷過兩輪泡沫破裂的大跌。相關分析稱,此前的加密貨幣生態系統由個人散戶投資者主導,其中大多數人看漲比特幣的原因是其稀缺性以及交易的隱祕性。搶先入局者等待後入場者推高比特幣價格,在價格上揚後,選擇套現離場,比特幣市場由此迴歸沉寂。當比特幣市場仍然受供需關係主導,並因此呈現出大幅度波動的現狀下,其中必然存在大量的泡沫。

曾準確預測2008年美國樓市泡沫的知名經濟學家,大衛·羅森伯格在形容當下暴漲的比特幣時,使用“非常不正常”來形容其價格曲線。他毫不避諱地指出,在比特幣短期暴漲的投資中,絕對存在大量的泡沫。

另一方面,儘管PayPal和Square等數字支付企業在加強比特幣的一般等價物功能,但是與傳統的以國家主權作爲背書的主權貨幣不同,比特幣並不具有國家背書。在當下呈現出一年價格波動幅度接近1000%的比特幣,其作爲一般等價物的功能顯然並不完全。此外,研究顯示比特幣這種加密貨幣採用的去中心化的交易方式,常常被不法分子用以進行非法交易、洗錢,甚至給國際恐怖主義提供便利。因此,全球多國都對比特幣交易進行立法規範。

至於各方針對比特幣稀缺性方面的投資,著名投資人沃倫·巴菲特曾說:“比特幣沒有做任何事情,它只是在那裏,就像一個貝殼或其他東西,對我來說這不是投資。”巴菲特強調,在整個經濟生產的過程中,投入需要參與經濟循環,這樣產生的效益纔是持續、健康的。

之後在一封公開信中,巴菲特用他的紐扣與加密貨幣進行對比,他強調無論紐扣能夠賣出怎樣的天價,“實際上紐扣只有一個作用,它的用途非常有限。”

截至北京時間2021年1月9日18時30分,比特幣價格爲40717.1美元,仍在4萬美元附近徘徊。

監製丨陸毅

製片人丨趙新宇

主編丨崔翀

編輯丨金律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