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紀念抗美援朝70週年,而爲了紀念抗美援朝而拍攝的電視劇《跨過鴨綠江》也正在央視熱播。

抗美援朝,是新中國成立以後,第一次大規模的對外戰爭。這次戰爭,既是受朝鮮人民邀請,又是爲了保家衛國。

中國人民志願軍自1950年10月入朝作戰,歷經數十次戰役,最終在1953年7月27日,迫使以美國爲代表的所謂聯合國軍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抗美援朝戰爭,至此宣告結束,歷時2年零9個月。

這次戰爭,共殲滅擊傷俘虜以美國爲首的聯合國軍一百餘萬。爲了最後的勝利,中國人民志願軍也付出了重大代價,犧牲19萬多人,負傷38萬餘人,失蹤被俘2萬餘人。而其中副軍長就犧牲了三位。而吳國璋是他們之中最年輕的一位。

吳國璋,1919年出生於安徽金寨,1929年參加商城起義,1930年參加了紅軍,參加了鄂豫皖、川陝蘇區反“圍剿”戰鬥。

1934年跟隨紅二十五軍參加長征,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長征途中,他的雙腳被嚴重凍傷,每走一步,都是疼痛難忍,但他卻以驚人的毅力,忍受着常人難以忍受的傷痛,不僅堅持跟着部隊前進,還參加了多次戰鬥,最終堅持走到了陝北,完成了長征。

抗日戰爭爆發後,隨部隊開赴冀魯邊區,組織地方開展遊擊鬥爭,後調回三四四旅政治部任職。先後任八路軍一一五師旅政治部幹事、縱隊組織股股長,冀魯豫軍區營長、團政治處主任。1942年4月,調任河南省南樂縣基幹團團長。

解放戰爭中,先後任第十旅三十團、二十九團團長。1947年4月,被提任二縱五師參謀長,1948年7月任師長。先後參加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江西剿匪、湘贛戰役等。1949年被派往越南,參加援越抗法戰爭,任軍事顧問團顧問。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時任第三十九軍副軍長的他隨部奔赴朝鮮戰場,任志願軍39軍副參謀長兼作戰處處長,參謀長,副軍長,第一副軍長。不久,任第三十九軍代軍長。參加了臨津江戰役,第四、五次戰役,以及歷次防禦戰。

1951年10月6日,他在去平壤志願軍總部開會返回軍部途中,乘坐汽車遭到美軍飛機的空襲。左肋處中彈,不幸犧牲,年僅32歲。他是在朝鮮戰場上犧牲的最年輕的副軍級幹部,也是抗美援朝中我軍犧牲的三位副軍級將領之一,我軍陣亡級別最高的指揮員之一。

吳國璋,10歲參加革命,11歲參加紅軍,15歲入黨,歷經反圍剿、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一生戰鬥無數,大功小功不計其數,功勳卓著。若是能參加1955年的授銜,至少又是一名少將!

吳國璋犧牲後,時任第39軍軍長吳信泉,親自將這位紅軍時期就是與自己是親密戰友送回國內安葬,吳國璋軍長的遺體被安葬在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