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電視劇《上陽賦》播出,由於是章子怡首部出演的電視劇,所以在開播之前就備受關注。

《上陽賦》演員陣容強大,男主角週一圍,另外還有於和偉、惠英紅、趙雅芝、左小青、史可等實力演員,從陣容到劇中的置景、道具,處處都透着“大製作”的感覺。無可否認,章子怡是所有演員中咖位最大的一個,所以針對她的爭議聲也最多。

爭議的焦點在於她飾演的上陽公主出場時是15歲的少女,但電視劇拍攝時章子怡已經39歲,造型和妝容無法掩蓋實際年齡,也不能呈現與角色年齡相符的少女感,難免讓觀衆覺得違和。

特別是特寫鏡頭,再怎麼精緻的妝容,也掩蓋不了歲月留下的痕跡,章子怡臉上沒有少女應有的靈氣和膠原蛋白,面部肌肉也有些鬆垮,她確實不太適合出演15歲少女。

這個問題章子怡自己不可能沒考慮到,以她今時今日的“江湖地位”,也沒有人能強迫她去出演不喜歡的作品。章子怡這樣做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向市場低頭。

除了年齡差異外,章子怡的演技也被不少網友嘲諷,甚至說她是“盲人演技”。這點到不能完全怪演員,電影和電視劇的創作模式不同,電影每一場戲、每一個鏡頭都要精細打磨,演員可以把演技發揮到極致,電視劇則不同,在和電影差不多的拍攝週期內戲份很多,導演只能放寬標準,演員演技就會受很大影響。這也正是爲什麼很多電影演員很牴觸電視劇的原因,演員的演技不乏客觀影響,電視劇很難保證演員出色的表現啊!

出演違和的15歲少女、爲了這部劇降低自己對錶演的要求,已經摺射出章子怡向市場低頭了。另外還有一個有力的“證據”,就是章子怡其實也是這部劇的出品方之一。

《上陽賦》堪稱大製作,主要出品方多達七家,而排在首位的飛寶文化,章子怡是大股東,持股比例達到9.35%,這意味着作品的投入和回報都和她息息相關。

電視劇的收入主要來自於上星、視頻平臺的版權收入和貼片、中插廣告收入。視頻平臺主要根據演員量級和戲份佔比來爲電視劇評級,決定採購金額;

而上星能不能好的價格,以及廣告商是否願意投放貼片廣告,也要看演員的量級,以及重量級演員的戲份多少。另外,對於中插廣告來說,很可能不會開播就有,廣告商會根據電視劇的播出情況,看熱度夠不夠、好評率高不高,再決定是否投放。

作爲女一號,如果章子怡遵照年齡自然規律出場,那麼很可能播出過半纔有她的戲份,投資方、購買方、廣告商以及觀衆都很難接受,所以章子怡只能選擇妥協,明知會被觀衆吐槽也要硬着頭皮演15歲少女,給各方一個交代。

可能有人會問,章子怡就不能不投資、不演嗎?她可是享譽國際的電影咖啊!

確實,章子怡入行20多年,《我的父親母親》搭檔張藝謀,起點非常高,如今已經是享譽國際的電影明星。她對劇本一直要求很嚴格,簡單回顧這20年,章子怡出演的爛片極少,2015年的《從天兒降》甚至因爲口碑太差拒絕宣傳而和導演交惡。

上一部《攀登者》,章子怡因爲對劇本不滿意,上影集團董事長任仲倫親手改了18稿,章子怡才簽約。

對電影項目的嚴格要求的章子怡,肯定也不會忘記張藝謀當年規勸她不要拍電視劇,而把她推薦給李安拍《臥虎藏龍》的往事吧!

如今接拍《上陽賦》,說到底還是利益驅使,對別的出品方投資的電影自然要嚴格要求,儘量保證品質,但到了自己這裏,爲了賺錢就可以放寬要求。畢竟40多歲、已經是兩個孩子母親的章子怡不再年輕,賺錢比什麼都重要。對於章子怡在《上陽賦》中的表現,你們怎麼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