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小說還是正史,李典和張遼都沒有仇,就是互相看不起對方,頂多只是怨而已。比如說正史,不單單是李典和張遼不和,而是樂進,李典,張遼三人互相都看不順眼,“進、典、遼皆素不睦”《三國志.李典傳》;即便是小說裏,也只是簡單的提到一句“李典素與張遼不睦”《三國演義第六十七回》,所以,他們只是有些不和,可能跟資歷有關,畢竟李典,樂進屬於曹操起兵就追隨的元老,而張遼不過是後進之降將,有些不順眼而已,遠遠達不到“仇”的地步。不過,雖然有不和的情況,但是,合肥之戰,三人還是爲了曹魏事業,精誠合作,以少勝多的擊敗了孫權。

那麼,如果李典和張遼單挑,結果會如何?既然說到了武藝,那麼就先從小說的角度入手,先看看他們的戰績,首先是張遼:和夏侯惇大戰不知幾回合平手;延津之戰,和徐晃追擊文丑,被射落馬下;官渡之戰,張遼和張郃大戰四五十回合平手;一刀斬殺了措手不及的袁紹大將蔣奇;平河北,不三合擊敗了袁尚,射殺了祖鵠;衝陣斬殺了單于蹋頓;合肥之戰,張遼和太史慈大戰六七十回合平手;濡須之戰,張遼大戰淩統五十回合平手;再看李典的戰績,比較少:參與六將擊退呂布;突入陣中,生擒黃巾軍首領黃邵;博望坡之戰,李典交手趙雲十回合,料不敵而走;合肥之戰,一箭射死孫權將領宋謙;

張遼原是呂布手下的大將,後加入的曹營,但是戰績要比李典多得多,表現也出色的得多,論武藝,雖然不及呂布,五虎,顏良文丑等超一流高手,但是也在強一流左右,略遜標杆人物徐晃一點點;比如說,張遼和武藝下滑,但是起碼也在強一流的太史慈打成深度平手,後者還因爲偷襲張遼不成,惜被流箭射死;還有和武藝一流的淩統一戰,看似平手,但是後者是被呂蒙接回去的,張遼應該超過淩統一籌左右;李典相比之下,硬戰的戰績並不多,只有和超一流的趙雲一戰,並且打了十回合,還能料之不敵全身而退,還有射死的宋謙屬於東吳宿將,表現還算可圈可點;不過,總體來說,李典屬於最早加入曹營的大將,武藝表現並不出彩,差不多就在一流左右,自然在張遼之下,兩人單挑,張遼必然勝出,但是斬殺不了李典;

演義說完,簡單說一下正史,張遼出身雁門,正史裏明確記載武力過人而入仕,先後又輾轉了丁原,董卓,呂布三個勢力,最後加入曹營,表現出彩;除此外,張遼還斬殺了單于蹋頓,合肥之戰,張遼率先衝陣,斬殺二將,差點生擒孫權,隨後的逍遙津之戰,張遼又再次差點生擒孫權,表現出了武藝高強又勇猛精進的特點,而且在“五子良將”的傳中排名第一,地位超然;李典在正史裏,看似武將,其實是曹營裏的一個小諸侯,他的父親李乾,李整都是這個小山頭的領導人,後李典接掌;所以,李典出身世家,不可能沒有武藝,《李典傳》也說了“有雄氣”。但是,畢竟在戰陣上李典更多是謀略而非勇猛,不像張遼那樣比較均衡,又李典不愛軍事等因素;

所以,即便是在正史,李典和張遼單挑也沒有勝算,不過這畢竟是假設性問題,其實以張遼和李典的能力格局以及一點點的不對眼,是不可能發生單挑之事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