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西部菌

疫情影響,調控加急,“三道紅線”落定……剛剛過去的2020年,對房企的考驗,不是一般大——尤其是對一些區域性房企而言。

這方面感觸最深的,應該就有“廣西一哥”彰泰。

來源:旭輝官網

2021年的第一個星期,這家在2020年上半年還宣告要進軍房企前三十強,並挖來藍光前總裁張巧龍,隨後開啓一系列全國擴張的地方龍頭房企,卻傳出一個大變動:

2021年1月7日,彰泰集團與旭輝集團在廣西南寧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旭輝集團與彰泰集團將按照65%:35%的股權比例共同合作成立平臺公司。新成立的公司總部設在廣西南寧,由彰泰集團董事長黃海濤先生出任平臺公司董事長,旭輝集團現江蘇區域集團副總裁胡翔先生出任平臺公司總裁。

儘管在公開回應中,雙方都極力迴避了“收購”二字,但輿論,普遍將它當作是百強房企在2021年打響的併購第一槍。具體真相如何,相信不久就會有答案。

但無論是否是併購,這兩家房企的牽手,在房地產格局大洗牌的窗口下,無疑都極具象徵意義。只是,前路幾何,尚讓人不敢太樂觀。

01

先說說彰泰。

對有着近30年發展史的彰泰來說,2020年絕對是百感交集的一年。

先是5月,與常年合作伙伴廣西建工上演了公開“決裂”的大戲,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雖然此後不久雙方就公開和解,但從現在來看,這一幕似乎爲彰泰在2020年的“不順”埋下了伏筆。

6月,原藍光集團總裁張巧龍空降南寧,擔任彰泰集團董事長兼總裁。鑑於張巧龍作爲藍光全國化和藍光嘉寶上市的重要功臣,彰泰挖來張巧龍,一時間備受期待。

畢竟,資本化和全國化,正是長期偏安一隅的彰泰亟需的關鍵一躍。

但,事實證明,有的路在過去沒走,2020年就更難走了。

張巧龍在上任半年左右即離職,而彰泰最終也未能成爲第二個藍光。

全國化方面,不能說彰泰沒用力。2020年,這家在廣西深耕近30年的公司,在東、中、西部都有出手,拿地城市包括南京、無錫、武漢、南昌、玉溪等。從一些地塊的溢價率,就不難看出其全國化的決心。

只不過,習慣了當“地頭蛇”的彰泰,在全國化的佈局上多少有點“力不從心”。南京項目被曝無證施工,甚至一度傳出華東區域將被撤銷——“水土不服”的症狀頗爲明顯。

當然,全國化的出師不利,可能只是促使彰泰與旭輝合作的原因之一。

來源:多面視界

有分析稱,彰泰因爲沒上市,信託等非標融資,是其主要渠道。然而,就在彰泰大舉全國化的這一年,作爲其“金主”之一的四川信託暴雷,以及信託監管的趨緊,讓彰泰的融資空間不可避免受到擠壓。

這對於急於全國化的彰泰來說,到底意味着什麼,不言而喻。

另一邊,彰泰的銷售收入也出現了明顯降速。據克而瑞,2020年,彰泰集團實現全口徑銷售額爲224.5億元,排名第117位;實現權益金額161.4億元,排名第114位,比2019年低了足足三分之一,並跌出全國百強。

在遭受“多面夾擊”的背景下,擁抱“大腿”,似乎成了彰泰爲數不多的選擇。據說,旭輝與彰泰之間只接觸了一個月左右就達成了合作協議——形勢之緊迫,可想而知。

02

但是,旭輝會是最好的“小夥伴”嗎?

就在彰泰與旭輝簽訂協議的同一天,旭輝控股發佈了2020年銷售業績。

2020年全年,旭輝控股累計實現合同銷售(包括合營企業及聯營公司的合同銷售)金額約2310億元,幾乎是壓線完成了2300億的目標。

說到旭輝,與前20強的多數房企相比,這家閩系房企算得上是低調。其創始人林中也公開說過,“企業家不要太張揚”。

但這幾年旭輝的擴張步伐卻並不“低調”。2017年,旭輝正式跨入房企千億俱樂部;2018年銷售金額突破1500億,2019年突破2000億,可以說是順利完成了連跳。

即便是在2020年的諸多逆境下,旭輝也開啓了一系列的買買買。

媒體統計,旭輝前三季度拿地花費478億元,位列主要房企第14名,拿地金額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30.6%,平均拿地成本較同期高出42.7個百分點。

但是債務問題也隨之出現。

2020年中期業績數據顯示,旭輝剔除預收款資產負債率74.24%,踩中紅線;有息負債達到1052.69億元,同比增長11.08%;一年內到期的有息短債252.55億元,同比增長52.30%。

而從2014年的138.6億到2019年的1037億,旭輝有息負債5年間增長了7.5倍,年複合增長率達49.6%。

雖然就短期債務來講,旭輝的償債壓力不算大。但是,隨着規模的繼續擴大,對債務的平衡,毫無疑問將更爲考驗這家力求做“三好生”的房企。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旭輝目前的擴張模式,比較依賴於合作方式,這導致權益佔比相對較低,增收不增利的困境較爲明顯。如2019年,旭輝的權益銷售額僅佔總銷售額的一半左右。

因此,與一般房企相比,評估旭輝的真實家底,更不能僅看它的銷售金額。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解釋,爲何旭輝在逆境下仍要加速擴張,乃至與彰泰達成戰略合作。

此外,高速擴張中的後遺症也比較明顯。這幾年,旭輝在長沙、蘇州、重慶等多個城市都出現質量維權。

03

回到此次合作。

如果旭輝與彰泰最終形成併購關係,這倒是典型的大魚喫小魚。

從雙方發佈的公告,都強調了未來要“深耕廣西”。而廣西市場,旭輝算是新來者,2017年入場以來的表現只能算是中規中矩。2020年中報顯示,旭輝在廣西的新項目只有南寧雲璽臺。

在這樣的背景下,旭輝到確實可以藉助“地頭蛇”來加速完成在廣西的佈局,至少在土地儲備方面將獲得直接優勢。

對彰泰來說,有了一位兩千億大哥的壯膽,在全國擴張和繼續深耕廣西方面,也自然底氣更足,

但是,與項目合作不同,這種公司層面的戰略合作,涉及的細節和需要處理的關係非常多。比如最終交易價格、具體合作項目等合作細節,據說還需在60天盡調完成後才能確定。

此外,彰泰的債務及其他負擔,也需要在雙方之間合理劃分。

如媒體通過企查查發現,彰泰的企業自身風險高達805條。與公司關聯的635起司法案件中,多爲買賣合同糾紛、物業合同糾紛以及商品房銷售糾紛。

這方面並非沒有前車之鑑。像去年初,世茂“代管”福晟後就涉及管理團隊的整合、債務的劃分等諸多爭議。目前離預想中的 “雙贏”局面有相當距離。

當然,兩個公司“抱團”,還涉及兩種企業文化的磨合。

另外,還想提醒的一點是,彰泰雖然在廣西確實是“一哥”,但面臨的壓力不可小覷。

比如,日前克而瑞發佈的2020南寧房企20強顯示,身爲“廣西一哥”的彰泰,在首府南寧並未表現出王者霸氣:僅位列房企權益金額榜第9,面積榜第10。

這些年,廣西的戰略區位優勢不斷突顯,也自然吸引了一大批全國房企的搶灘。彰泰一邊要開拓新市場,一邊要維持本土優勢,這本來就是壓力,尋找“外援”,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聯想到2017年,彰泰集團董事長黃海濤在接受採訪時的一番肺腑之言——還不拼命做大就要被大的“幹掉”了!與新來者旭輝聯手,到底是雙贏,還是被“幹掉”,在此時或許仍要打個問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