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長在石縫中的野菜,俗稱“山苜楂”,目前1斤16元野生的少見。

隨着生活水平提高,現在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城市,大家的腰包鼓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日新月異,尤其是飲食上,雞魚肉蛋不再是稀罕食物,而之前人們用來度荒的野菜如今成爲飯桌上的緊俏貨,比如薺菜、麪條菜、馬齒莧、剪刀股、莧菜……如今身價倍增。

野菜是可以食用的野生植物莖葉、花朵及根莖的統稱,相比較於種植蔬菜來說野菜的營養及養生價值更勝一籌,在城裏野菜成了稀罕美食比蔬菜還要貴很多,正所謂“有需求就有市場”,現在農村有人專門採摘或種植各種野菜。

在農村野菜的種類很多,一般生長在田邊地頭或河邊林下泥土裏,而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種稀罕野菜,它生長在北方農村山上石縫中,人稱“山螞蚱”其葉片脆嫩,鈣鋅含量極高,清明前後採摘其嫩葉拌餡包餃子味道好,兒時春天常到山上採摘,目前野生的16元一斤,靠人工種植纔夠喫。

正如在農村野菜都有許多小名一樣,“山螞蚱”並不是害蟲螞蚱而是一種多年生植物:山苜楂。在農村管它叫“山麼楂”,其莖葉小巧形似落在草棵上的螞蚱,又因螞蚱與苜楂諧音,所以就有了“山螞蚱”的俗名。

01山苜楂科普

山苜楂是石頭花屬落葉小喬木,學名長霞草。只生長於北方向陽的山坡丘陵灌木叢石縫,亂石崗或石灘的石塊上面。其多分枝,成株高一米以上,春天剛發出的莖稈紫紅色,嫩葉從去年乾枯的莖稈下長出,每枝有七至八片葉子,葉片嫩綠形狀窄小,就像春季麥田裏生長的麪條菜(麥瓶草),夏天時節山苜楂開淡粉色小花,因其花蕊長於花瓣,又名長蕊石頭花或長蕊絲石竹。

02山苜楂價值

相比較於常見的野菜來說,山苜楂是一種奇特的野菜,不僅生長環境特殊而且有着不錯的食用及經濟價值。

一、食用價值。山苜楂嫩莖芽富含蛋白質、粗纖維、維生素C,鈣、鋅等微量元素,其中每100克山苜楂鈣含量85毫克。採摘山苜楂嫩芽,洗淨用開水焯燙後可以做涼拌山苜楂、山苜楂餡餃子或燒湯,滋味鮮美。

【山苜楂豬肉餡餛飩】山苜楂菜、豬肉餡、韭菜、餛飩皮、油、鹽、醬油。

山苜楂菜洗淨,焯燙幾分鐘後撈出放在清水裏浸泡兩小時去除酸澀味,撈出瀝乾水分後切碎;韭菜洗淨瀝乾是後切碎備用。豬肉餡裏調入鹽、醬油,油攪拌均勻入味。放入山苜楂菜、韭菜拌勻成餛飩餡。取一張餛飩皮平放在手心,將調好的山苜楂豬肉餡放在餛飩皮中間。將餛飩皮的一邊往裏摺疊蓋住餛飩餡,然後再將餛飩皮往裏卷至3/4處,最後將餛飩皮兩個角疊加捏緊即可。

二、山苜楂藥用價值。山苜楂莖葉及根有清熱消腫、降血壓血脂、減脂輕身效用。經常喫山苜楂野菜可以軟化血管,對降低血脂、補充鈣質、減少體內脂肪調節體重等有着很好的作用。

三、山苜楂觀賞價值。山苜楂爲多年生植物,枝葉纖細多分枝,夏季開淡粉色小花,花朵繁密如同繁星密佈,山苜楂株形輕盈飄逸美觀,可以用作園林綠化,插花及乾花製作。

山苜楂雖說對生存環境與條件要求嚴苛,不過盆栽卻難度不大,種植在陽臺或院子裏稍加管理山苜楂就可以長得枝繁葉茂,繁花朵朵,既可以觀賞嫩葉又是營養價值不錯的野菜成了稀罕貨,山苜楂野菜賣到16元一斤,老根山苜楂賣7塊一棵。在北方山區,很多人種植山苜楂收入比種農作物或蔬菜還多。

山苜楂在北方山區小有名氣,雖然經濟價值極高,但山苜楂菜只生長在山坡石縫或石塊上平原地裏少見。(圖片源自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讀者朋友們,在您家鄉山上有山苜楂菜嗎?請記住它樣貌,若遇到這種野菜別再當雜草,目前野生的很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