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明顯感覺到溫度下降,同往年相比今年似乎更加寒冷,而對外出打工的農民而言,今年的冬天寒意似乎更加深了一層。

去年剛過完年,他們就獨自去往外地打工,這樣的生活方式雖有無奈與心酸,可是很多時候真的無法去改變,因爲這就是現實所迫。不過想想能在外面賺到錢,能改善家庭生活,讓家人過得更幸福快樂,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值得。因此好不容易出去的他們,在外面能儘量多幹一天就多幹一天,別說平常回家休息了,就是到了春節也非要幹到大年三十。

而今年卻和往年不同,離過年明明還有2個月的時間,不少農民工卻集中返鄉,客運站,火車站,人來人往,購票、檢票、候車,踏上回鄉的旅程。其實細心的朋友會發現,其實去年不少農民也是距過年還有一段時間就提前返鄉了,只不過僅僅是提前半個月而已,而之所以提前半個月,大多數擔心買不到票,沒座位。可是提前兩個月是因爲啥呢?難道是賺夠了錢,提前回家孝敬老人?

不是的,之所以提前回家,是因爲他們有太多的無奈。

老王就是提前返鄉的一員,他返鄉帶的行李很特別,拉着一個工地用的簡易四輪滑板,上面堆滿了各式紡織袋和塑料薄膜包裹着的行李。老王今年將近60歲,他告訴我,他家是河南的,今年比較特殊,五月份纔出來打工,因爲能喫苦,認識的包工頭一有活就會聯繫他。他主要給在工地上搬磚,壘牆,王友平用手指了指編織袋說,那裏面有一套新衣服,等快到家時就換上了。

外出打工這兩年,工地的效益不是很好,三天兩頭的休息,原因一個月能幹個二十八九天,一天250元,把喫喝除去還能賺個6000塊左右,而現在一個月也就幹個20天,賺個4000來塊錢,還維持不了家裏的開銷。馬上過年了,提前兩個月回家,看能做點啥小生意貼補貼補家用。

確實,類似老王這中想法的也是大多數,他們沒有太高的文憑,過硬的技術,一旦企業廠礦經濟不景氣,就會造成無活可幹,被迫提前返鄉。說到底,這也是市場選擇的結果。

不過對於他們來說,這何嘗不是另一番機遇。如今的農村發展的越來越好,各種福利政策開始向着農村傾斜,而進城務工的農民經過多年的打拼,在外面也積累了一定的資金,掌握了一些市場信息,提前回到農村或許有他們的想法。

當然,還有一方面是因爲想家,想家裏需要照顧的父母妻兒,是啊,漂泊在外,總愛思念故鄉,人生故土難離,落葉歸根,一想到家,他們的心情便久久不能平靜。而由於今年正月,全國各地受疫情影響,雖然對於現在的疫情形勢根本不會影響大家回家過年,但是對於有些人來說,還是有些許的擔心,因此提前兩個月回到老家。

那麼你對此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告訴我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