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歲暮,轉眼到了說“2020再見,2021你好”的時候了。

今年,你的新年願望是什麼?

“我的新年願望是能去北京演出!”

“我想當個鋼琴家,就算是個無人知曉的鋼琴家也好。”

“我想有個自己的樂團,長大後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去很多地方演出!”

這是大理賓川縣力角中心小學一羣鄉村少年的新年願望。

爲什麼都和音樂有關?

因爲今年,這所鄉村小學史上第一次成立了一支樂團!

當城市孩子從幼兒園就開始上各種音樂興趣班的時候,這羣鄉村孩子才第一次擁有了系統學習一門樂器的機會。

這一切,都是因爲一位支教老師的到來……

01 “再不去支教就晚了”

89年出生的青島男孩楊敬典,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他會演奏鋼琴、吉他、長笛、大提琴、中音號等各種樂器,創作過音樂劇、交響樂,還爲多部紀錄片和電影做過配樂。

2015年研究生畢業後,楊敬典一直從事音樂工作,並在北京成立了自己的音樂工作室。

2020年,他卻突然做出一個決定:去支教!

從學生時代起,楊敬典心中就有一個支教夢,畢業於師範院校的他,也渴望能在音樂教育領域一展所長。雖已邁入職場5年,這個夢想始終不曾在他心中磨滅。隨着而立之年的到來,他更急迫地感到:有些事,再不去做可能真的沒有機會了!

於是,2020年9月,楊敬典作爲一名美麗中國支教項目老師,從北京來到雲南這所背枕青山、夜晚能看到璀璨銀河的鄉鎮小學,成了全校600多個孩子唯一的音樂老師。

從力角小學看到的美麗星空

作爲鎮上的中心小學,力角小學有新建成的漂亮校舍、跑道,學校也配備了專門的音樂教室和器材。從前的音樂課大多由其他老師兼任,在很多孩子的認知中,音樂課就等於唱歌……

楊老師很想在兩年的支教時間裏,用音樂爲孩子們打開更大的世界。所以,剛來學校不久,他就在教學之餘,組建起了一支樂團,從零開始手把手教孩子們彈鋼琴、打鼓、吹笛、彈吉他……

他還爲樂團取了一個美妙的名字:秋海津樂團。

02“謝謝你改變我的命運”

力角小學有600多個孩子,其中有50多個離家較遠的住校生。

秋海津樂團的7個孩子,都是住校生。

每天放學後,音樂教室就成了他們的“祕密基地”。對這羣小小年紀就開始學習獨立、比同齡人更缺少親人陪伴的孩子而言,音樂已經不知不覺成了他們重要的精神陪伴。

12歲的小羽,是樂隊的鼓手。

這是個讓人心疼的男孩,母親常年在外打工。4年級時,小羽相依爲命的外公去世了,家裏從此只剩他一人獨自生活。楊老師第一次去他家家訪,看到家裏的牆壁上寫了滿滿一牆的字,都是他的心事……

小羽也是個非常安靜、不善言辭的男孩,音樂在不經意間叩開了他的心扉。他曾在作文中寫道:“加入樂團後,我最大的改變就是心情開朗了很多,因爲音樂可以把我的心情都釋放出來,我在鼓點中真正的打開了自己。”

對於這樣一個孩子,楊老師總想多給他一些陪伴和愛。週末,他喜歡去小羽家找他玩,他們也會聊很多大人才會聊的話題。而楊老師絕對想不到的是,不到一個學期,這個男孩就對自己說出了這樣的話:

“楊老師,是你改變了我的命運,超級感謝你。”

11歲的小月是鋼琴手,也是樂團團長。

因爲家庭條件有限,從小就夢想當鋼琴家的小月沒有機會上專業的鋼琴課,楊老師一來,她就成了楊老師的“頭號粉絲”,她說:“以前連音樂課都是每週才一節,更別說組樂團了,現在好了,楊老師來啦,幾乎每天都可以上音樂課,這是多麼的來之不易呀!

肩負團長一職,小月也是楊老師的得力助手。

有一回,楊老師在放學後 “突擊”了一下音樂教室,眼前的一切讓他倍感欣慰:小月正在打掃衛生,並督促吉他手小元練琴,她還給電子琴手小蕊佈置了作業,連電子琴都是小月幫她裝好的!

加入樂團以來,這個女孩的責任心,也在和琴技一起成長!

對孩子們來說,學習音樂,也是一種性格的磨礪。

當初,楊老師成立樂團,並不是抱着玩票的心態,他希望孩子們能夠真正學有所成。但他也深知,任何一項技能,都需要長時間專注的訓練,所以他對學生的要求也非常嚴格。

從最初的興奮好奇到進入反覆練習的枯燥階段,孩子們也產生過畏難情緒。好在,因爲老師的鼓勵,隊友的打氣,也因爲倍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最終孩子們都堅持了下來。

這也是楊老師希望帶給孩子們的——不僅能從音樂中獲得快樂和美的享受,滋養自信的氣質和寬闊的視野;更能在持之以恆的練習中,養成勤奮、腳踏實地、不輕言放棄的堅韌品格。

03“那些孩子教給我的事”

“在你心中楊老師是個怎樣的人?”

有一次樂團小調研,問到這個問題時,孩子們的答案天馬行空:

“是個偉大的楊老師。”

“很善良,有耐心教好每一個學生。”

“在我們同學眼裏,楊老師就像好朋友一樣,在我們樂團裏,楊老師就是最搞笑的人。”

“老師呀,你爲什麼要來我們學校呢?爲什麼我教師節送你的帽子你不戴呢?你的頭髮白了好多,是被我們氣白的,還是少年白呢?”

“楊老師是我的偶像,老楊,謝謝你帶我飛。”

本來,楊老師一直擔心自己對孩子們是否過於嚴厲,會不會已經在他們心中“妖魔化”了。當聽到這樣的答案,他既感到慚愧,又感到無比幸福。

他猛然意識到:他所帶給孩子們的能量,比自己想象得更多;孩子們回饋給他的愛和溫暖,也比自己所能給予他們的更多。

這也是所有美麗中國支教項目老師的共同感受——

教育是一個慢過程,你在三四月播下的種子,要在八九月才能看到收穫;

但教育也是“超值”的,只要你用一顆真心,就能換來千百顆真心。

04 2021,來美麗中國 育人,育自己

關於樂團的故事,還有一個彩蛋:

這篇文章的所有照片,都是由楊老師的美麗中國隊友——同在力角小學支教的高歆老師拍攝。

和楊老師一樣,高老師也希望在支教的時光裏,最大限度發揮自己的光和熱,讓孩子們看到更多的人生可能性。於是,在教學工作之外,他發起了“流浪的眼睛”公益攝影項目,募集來一批閒置相機,引導孩子們用攝影去記錄自己眼中的世界。

孩子們的攝影作品

樂團成立後,高老師也成了樂團的“御用攝影師”,這些照片,都是他爲樂團孩子們定格下的珍貴童年記憶。

注:文中學生姓名均爲化名

2020年即將結束,都說這是彷徨迷惘的一年。

但是在這些支教青年的身上,我們看到了當代年輕人最好的模樣——

有“前浪”的堅定,也有“後浪”的銳氣;

有仰望星空的詩意,也有腳踏實地的行動力。

今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美育納入中考改革。在教育資源相對匱乏的鄉村學校,也需要更多包括音樂老師、美術老師在內的專業師資力量,帶領鄉村孩子全方位發展。

2021年來臨,你都有哪些計劃和打算?考研、留學還是公務員?996、965還是12127?

如果閃過一絲改變的念頭,或許可以起身,與鄉村孩子們一起奔馳於廣闊的土地之上,這個世界可能比你想象的更需要你!

鄉村教育期待成爲你的一種選擇

鄉村教育更值得成爲你的一種選擇

歡迎加入美麗中國支教

和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

探尋鄉村教育的更多可能

育人,育自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