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新乳業公開發行7.18億元可轉債在網上路演,同時也意味着新乳業開始了對於寰美乳業的進一步收購。此舉或許能推進新乳業全國化進程,然而舉債收購背後的償債壓力同樣不可小覷。

鍾情併購,償債壓力陡升

2006年7月5日,新乳業前身新希望乳業控股有限公司成立。2016年12月23日,公司名稱變更爲新希望乳業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新乳業曾嘗試在港股市場上市,而後又改在2019年1月正式登錄A股,股票簡稱新乳業。

然而與其他乳企不同,新乳業對於併購擴張似乎情有獨鍾,早在2015年,新乳業就掀起了一輪併購潮,先後將西南地區的四川乳業、西昌三牧、昆明雪蘭、雲南蝶泉、昆明海子、七彩雲,華東地區的杭州雙峯、安徽白帝、蘇州雙喜,華北地區的河北天香、青島琴牌、朝日乳業及華中地區的湖南南山併入麾下。

2019年,新乳業上市後,對於併購的熱情更爲尤甚。2019年7月以自有資金7.09億元晉升爲現代牧業二股東。2019年8月收購澳牛乳業55%股權。

2020年5月,新乳業發佈公告稱,擬收購寧夏寰美乳業發展有限公司100%股權,後者評估價格爲17.11億元。

近20億的鉅額收購或許對於新乳業來講也是頗具壓力,因此2020年7月,新乳業對於收購寰美乳業的計劃再次發佈公告稱,將以現金10.27億元購買寰美乳業60%的股權,剩餘40%的股權將通過發行可轉債募集資金完成收購。

7月30日,新乳業發佈關於重大資產購買實施完成的公告,公告稱已通過支付現金的形式完成了該次交易全部股權轉讓價款支付以及標的公司股權轉讓工商變更登記,公司合法持有寰美乳業60%股權。

而本次新乳業發行的可轉債(簡稱爲“新乳轉債”)共計718萬張,發行價格爲100元/張,擬募集資金不超過7.18億元,用於收購寰美乳業剩餘的40%的股權和補充流動資金。

至此,新乳業將完成對於寧夏寰美乳業發展有限公司100%股權收購。

寰美乳業爲西北地區乳製品成立於2007年,主營業務爲乳製品及含乳飲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經營區域主要位於寧夏、陝西、甘肅等西北地區,爲西北地區覆蓋上下游全產業鏈的乳製品企業。旗下控股子公司作爲區域龍頭乳製品企業,在寧夏地區具有很強的本土品牌優勢和競爭力。

據行業人士分析,新乳業將其納入囊中,對於公司未來全國化運營起着至關重要的支撐作用,具體來看,收購完成後新乳業的乳業業務覆蓋區域將拓展至西北地區,將西南、西北的戰略佈局連成一片,進一步鞏固新乳業在西部市場的領先地位,並進一步提升新乳業在全國的影響力。

然而在轟轟烈烈的收購背後,新乳業的償債壓力也“再創新高”。

根據新乳業2020年第三季度報告,新乳業流動負債達41.31億元,其中僅短期借款就高達12.38億元。然而,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新乳業流動資產中貨幣資金卻僅爲5.42億元,但資產負債率已經高達72.3%。

另外,儘管年初至第三季度末,新乳業總營收同比增長10.32%,達到46.57億元,但淨利潤僅爲1.85億元,綜合來看,新乳業仍有較大的償債缺口。

不僅如此,今年8月,新乳業發佈關於以控股子公司股權質押進行貸款的公告,將彼時剛剛收購的寧夏寰美乳業發展有限公司的51%股權質押給招商銀行和興業銀行,合計申請人民幣6億元的貸款。

另外,今年9月,新乳業發佈了關於子公司簽訂貸款協議及完成擔保手續的公告,旗下子公司GGG Holdings Limited與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爲牽頭行的銀團簽訂貸款協議,舉借11,000萬美元的3年期商業貸款,用於置換前期戰略投資中國現代牧業控股有限公司的短期貸款。

股權激勵計劃公佈,但多位高管預減持

12月16日,新乳業正是公佈了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激勵對象名單(如圖)。  

根據此前發佈的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本次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旨在進一步建立、健全公司長效激勵機制,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充分調動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核心管理人員及核心骨幹人員以及公司認爲應當激勵的對公司經營業績和未來發展有重要影響的其他員工的積極性,有效地將股東利益、公司利益和核心團隊個人利益結合在一起,另外本次激勵計劃授予的限制性股票的授予價格爲每股9.35元。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同樣是在12月16日還發布了關於特定股東股份減持計劃的預披露公告。

根據公告,新乳業股東永新縣新之望科技中心(有限合夥)(簡稱新之望)計劃減持股份累計不超過18,700,000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19%),其中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席剛、朱川、曹麗琴、林永裕、李紅梅通過新之望各自減持公司股份的總數不超過其通過新之望持有股份總數的25%;

新乳業股東杭州金色衣谷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簡稱金色衣谷)計劃減持股份累計不超過774,000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0.09%),其中高級管理人員林永裕通過金色衣谷減持公司股份的總數不超過其通過金色衣谷持有股份總數的25%。

2017年-2019年新乳業的營業收入分別爲44.22億元、49.72億元、56.75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爲2.22億元、2.43億元、2.44億元,而從淨利潤增長率來看,2017年爲47.95%,2018年爲9.22%,2019年僅爲0.41%,顯然增收不增利。儘管今年通過收購寰美乳業使業績回暖,但寰美乳業主營常溫奶,而新乳業卻又主打低溫“鮮戰略”,舉債收購的寰美乳業未來能否成爲新乳業的救命稻草仍不得而知。

對於新乳業來講,接連併購不失爲一條發展途徑,然而如何償清併購帶來的鉅額債務;如何利用好通過併購延伸的營銷網絡;如何面對蒙牛、伊利等乳業巨頭持續發力低溫奶帶來的市場競爭;如何充分發揮股權激勵計劃的效果……均是亟需解決的問題。新乳業將“達成百億營收,成爲低溫市場的領導者和併購整合的領先者”作爲目標,從目前的來看,仍有一定距離。來源:中國網食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