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首周,A股迅速站上3500点,不过市场中下跌个股数量却不断增加,大市值股票的行情演绎愈发极致。

面对如此态势,百亿级私募的分歧逐渐显现。沪上一家百亿级私募表示,目前很多机构的抱团股估值过高,需要进行持仓的平衡。不过,也有百亿级私募则认为,2021 年资金会更加理性,市场的龙头集中效应可能会更加明显。

“抱团股”行情愈演愈烈

近日,一则统计数据迅速刷屏。

1月4日,三大指数爆红,两市下跌个股达到1100家;

1月5日,三大指数爆红,两市下跌个股却达2385家;

1月6日,三大指数全红,两市下跌个股更达2980家;

1月7日,三大指数全红,两市下跌个股再达3282家。

从数据可见,市场“一九”分化行情愈演愈烈,其中绩优细分龙头持续高歌猛进,爱尔眼科比亚迪酒鬼酒继续创新高,机构抱团的优质公司不断持续上涨,而小市值股票则表现不佳。

华宝证券分析称,确定性溢价的提升,导致机构投资者纷纷持有盈利前景明确、政策明朗的板块,同时注册制推动资本市场的扩容,小盘股壳价值下降,大量个股被边缘化,也间接导致机构抱团程度的提升。

抱团股是否胜率更高?

机构抱团的大市值股票持续强势上涨,使得“抱团股”行情能否持续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对于历史上抱团股表现的整理总结或许能提供一些新的思考。

华宝证券统计显示,大部分年份机构抱团个股相对于万得全 A 胜率均高于非机构抱团个股,平均胜率为 42%,而剩余个股历年平均胜率仅为 25%,即多数年份下,次年机构抱团个股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反转现象,反而具有一定的延续性。

具体来看,2020 年机构抱团持股主要分布在商用车、其他军工Ⅱ、半导体、生物医药Ⅱ板块等板块。

华宝证券认为, 2021 年市场对宏观经济及流动性的预期较为一致,只要年内市场风格不出现十分剧烈的切换,机构抱团类个股的行情演绎,可能仍将延续,机构抱团龙头股仍然具有一定的关注价值。

不过,有券商人士曾总结称,市场在2019年1月至4月抱团猪肉股,2019年6月至7月抱团消费股,2019年7月至9月抱团科技股,2019年12月至20年2月抱团科技股,2020年4月至7月抱团消费股,2020年10以来抱团新能源和白酒。从其总结中可以发现,抱团的持续时间往往是2-3个月左右,即便优势抱团行情还没走完,但阶段性切换或休整有可能出现。

百亿级私募存分歧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券商分析师对于抱团股行情能否持续存在争议,百亿级私募近期的分歧也愈发明显。

“我最近的调仓就是减仓了部分估值过高的龙头股,寻找一些壁垒较高、市场空间较大的二流标的,而且目前市场情绪确实过热,后续很多股票存在估值回归的风险,抱团股行情就算继续演绎,站在目前来看其性价比也非常低了。”沪上一位百亿级私募掌门人直言。

不过,保银投资认为,2021 年资金会更加理性,回归基本面,普涨行情不会有,主要有一些结构性机会,个别板块可能会走的较好,市场的龙头集中效应也可能会更加明显。

石锋资产也表示,2021 年市场仍然充满结构性机会,虽然很多优秀的公司的估值都处在了比较高的位置,但2021 年全A 市场的业绩增长预计仍然还会在 10%以上,因此,业绩确定性增长将会成为 2021 年投资的核心因素。

另外,在投资方向上,各头部私募也不尽相同。

聚鸣投资认为,目前的估值分化在传统行业酝酿了大量的绝对收益机会,相当多制造业细分领域龙头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考虑到较低的估值,长期复合收益可观。

少数派则直言,综合考虑估值水平、政策对行业的实际影响以及交易对手行为,2021年会是地产股配置的较优时机。

丹羿投资表示,今年以结构性行情为主,未来空间大的消费科技医药板块仍然是市场的主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