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7日,商報實踐營小記者光盤行動採訪第四站,來到了杭州餐飲名店——新白鹿餐廳龍游路店。

新白鹿餐廳是杭州知名的中餐連鎖餐廳,是杭州、上海著名的“排隊餐廳”。它的前身爲位於耶穌堂弄的“白鹿麪館”,後改名爲新白鹿餐廳,並把分店開到了上海。新白鹿以經營杭幫菜爲主,主要招牌菜餚有蛋黃雞翅、魚羊鮮、一品開背蝦、蒜蓉粉絲扇貝等。

下午2:30分,當小記者走進餐廳開始光盤採訪活動的時候,店內還有不少顧客仍在用餐。帶領小記者採訪的餐廳馮經理介紹,店裏生意非常繁忙,有些顧客需要排隊等位,所以店裏用餐時間就會比一般餐廳延長一些。馮經理帶領小記者們走到一桌客人已經喫完、服務員還未收拾的餐桌旁,讓小記者們檢驗是否光盤。小記者仔細檢查起來,有的說“這盤蝦喫完了”,有的說“那碗肉喫完了”,有的說“米飯也喫得很乾淨”……大家紛紛爲這一桌客人豎起了大拇指。

在餐廳二樓,兩桌正喫到一半的食客被小記者們圍了個水泄不通。一位男士瞭解了小記者們的來意後,大聲地說:“請小朋友們放心,有了你們的督促,今天我們一定做到完全光盤,不會讓你們失望。”小記者們紛紛爲他鼓掌點贊。

最後,小記者們跟着馮經理大聲朗讀了兩遍新白鹿餐廳的三句光盤口號:有一種節約叫光盤,有一種公益叫光盤,有一種習慣叫光盤。小記者們的聲音不僅吸引了餐廳內用餐顧客齊刷刷的目光,相信也在他們的心底深深種下厲行節約的種子。

參與活動的小記者,還分頭進行了戶外“光盤”主題採訪,各自完成了自己的採訪任務。

有道是:商報小記者,加油!光盤行動,加油!

小記者投稿 Merry Christmas

愛惜糧食,從我做起

在現代生活中,人們對喫飯的要求越來越高了,大街小巷都是裝修精緻的餐廳和酒店。隨之而來卻是剩菜剩飯的浪費,那麼怎樣做到減少浪費呢?

週末,作爲一名小記者的我來到了杭州新白鹿餐廳,參加光盤行動採訪實踐活動。首先,新白鹿餐廳的馮經理帶領我們在餐廳裏參觀,從一樓到二樓,廳內裝飾着原木色的護牆板,頂上掛着漂亮的水晶燈,環境舒適而溫馨,餐桌上的菜品豐富多樣,食客們喫得津津有味。據馮經理跟我們講,在新白鹿餐廳,一直引導顧客推行“光盤”,牆上顯眼位置張貼着“文明用餐倡議書”,還有三句響亮的口號:有一種節約叫光盤,有一種公益叫光盤,有一種習慣叫光盤。她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厲行節約,不浪費——勤儉節約是美德,鋪張浪費是陋習。聽到這些,我覺得“光盤”真的很重要,不應該浪費一粒糧食。

接着我採訪了幾位正在用餐的客人,大家都表示平時基本能做到不浪費,在點餐的時候應該按量來點,不夠再加,不會一次點太多。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阿姨的回答,她說:如果在家裏喫飯,可以先合理安排下,比如先問下家裏人都要喫什麼菜,飯量多少,這樣就能做到合理計劃,不多也不少,也是做到光盤行動的合理方法。

我決定,從此做一個光盤行動的堅定執行者。

商報小記者(丁荷小學)高一諾

“光盤行動”是一種新時尚

“新白鹿”是杭州知名的餐飲名店。

近日,我們商報小記者光盤行動採訪小分隊來到新白鹿龍游路店,進行現場採訪。下午2點30分,我們準時在新白鹿飯店的入口處集合,帶隊老師給我們每人分發了3張採訪記錄稿,在餐廳馮經理的帶領下,我們參觀了飯店的一樓二樓,瞭解了飯店有名的招牌菜品,在樓道顯眼的位置與節約糧食和光盤行動的標語不期而遇,我們齊聲朗讀:有一種節約叫光盤,有一種公益叫光盤,有一種習慣叫光盤。“光盤”這兩個字立刻在我的心中紮了根。

是的,今天的主題就是“光盤行動”。

集體參觀結束後,我們還進行了分頭採訪行動。

因爲已經是下午3點,餐廳喫飯的顧客不是很多,我採訪的第一位是個大姐姐。當我說明來意後,大姐姐很愉快地接受了我的採訪。關於光盤行動,她說在餐廳喫飯只要我們適當點餐,實現光盤一點也不難。她還對我們“光盤行動小記者採訪”豎起了大拇指,誇我們小記者好樣的,對大人們主動“光盤”,也是一種督促和帶動。

接下來,有一位戴着耳麥的叔叔引起了我的注意,通過他胸口的工牌,我知道他原來是餐廳服務員。我也抓住機會採訪了這位服務員叔叔。這位姓羅的服務員叔叔說,現在的顧客光盤意識都提高了,基本不會盲目點菜,他們在顧客點菜的時候也會提醒不要超量點菜,實在喫不完的還會提醒顧客打包。採訪結束,羅叔叔說他要去喫晚飯了——原來,他的飯點和我們大多數人不一樣,他的晚餐要在下午4點下一批顧客進店前喫完,否則就只能餓肚子到工作結束了。服務員真是辛苦啊!

第三位是馬路上擺攤的孟阿姨,也表示不管在家裏還是餐廳喫飯,都會有意識地光盤,不浪費。

今天的活動讓我知道,“光盤行動”已經在杭州成爲一種新時尚。

商報小記者(丁荷小學)張嘉杭

有一種節約叫光盤

前不久,我參加了新白鹿龍游路店的“光盤行動”小記者採訪——這也是我第二次參加商報小記者活動,心情非常激動。早上,到了集合地點,商報帶隊老師給大家講了今天活動的安排和注意事項,然後新白鹿的馮經理給我們講述了新白鹿的品牌故事,還帶着我們參觀了整個餐廳。

接下去,小記者們就開始了光盤行動分頭主題採訪。

新白鹿餐廳門口的行人很多。我首先找到了一位張阿姨,向她提了幾個問題,比如:“您覺得在餐廳光盤難不難呢”等,張阿姨笑眯眯地回答我說:“在餐廳用餐我覺得做到光盤很簡單,在家裏喫飯做到光盤更簡單,光盤意義重大。”我覺得張阿姨這個習慣真好,我也贊同她的想法,光盤行動很有意義。

後來,我又採訪到了一位叫多多的小朋友。他與家人一起逛街。多多提了個光盤行動的金點子:自己點自己喜歡的菜,點了就一定喫光。還有一位孫阿姨在接受我採訪中,也說出了她的金點子:喫多少點多少,在家裏喫飯少做點兒米飯。

我把大家的回答都寫在了採訪記錄表裏,完成了今天光盤行動的採訪任務。最後,媽媽帶我又認真地閱讀了新白鹿餐廳張貼的《光盤行動倡議書》——有一種節約叫光盤,有一種公益叫光盤,有一種習慣叫光盤。

商報小記者(天杭實驗學校)吳炫延

文/監製 童立進

值班編輯:史卓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