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见的玻璃是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在自然条件下玻璃的降解速度非常缓慢,一个玻璃瓶在地底下完全降解需要上百万年的时间。

在2019年,我国玻璃产量大约是5000万吨,相当于每个人消耗30多公斤,然而玻璃的回收价值并不高,全世界玻璃的回收率不到20%,其余产生废物的玻璃将埋入地下,全世界每年消耗掉的玻璃高达上亿吨,埋入地下的玻璃也会越来越多。

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以及其他氧化物,比如氧化钙、氧化钠的复合盐等等,这些物质不易被生物降解,所以埋入地下的玻璃将存在非常长的时间;在南方农村的竹林中,我们时常会发现个别几十年前的玻璃瓶,外观比较脏,但是瓶身完好,说明玻璃经过几十年的风吹雨晒也没有显著降解。

生物无法降解玻璃,但是大自然中还有其他降解方式,比如光降解,物理降解等等,比如位于俄罗斯新乌苏里海湾就有一个玻璃沙滩,这里曾经是苏联时期回收旧酒瓶的地方,后来被遗弃后沙滩上遍布碎玻璃,经过几十年海水的冲刷,碎玻璃已经磨去了棱角,成为一颗颗晶莹剔透的鹅卵石,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海水的作用下,这些玻璃鹅卵石也会磨掉消失。

埋在地底下的玻璃虽然降解缓慢,但是大自然最不缺的就是时间,有研究估计过,玻璃在地下的降解时间长达100万~200万年;如果我们把玻璃磨碎后埋入地下,也能大大缩短玻璃的降解时间,降解后的物质最终融入大自然当中,成为岩石和泥土的一部分,好在玻璃本身并不含有毒物质,不会对环境产生较大的污染。

人类制造玻璃,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只是当时制造技术落后,得到的玻璃含杂质较多,而近代玻璃的生产技术起源于西方,然后传向全世界。

中国古代虽然有琉璃,但是和玻璃有着明显区别,那时候古代窗户贴的是纸,玻璃在古代还是稀罕物;据说雍正九年的时候,有官员向雍正皇帝进贡了一块长五尺,宽三尺四寸的欧洲玻璃,取得皇帝大悦,此后皇宫当中逐渐开始使用玻璃安装窗户,并逐渐传向民间,此后中国民间开始大规模使用玻璃器物。

我的内容就到这里,喜欢我们文章的读者朋友,记得点击关注我们——艾伯史密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