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看到網上有各種各樣的健康類文章談到,高血壓患者一不小心腎衰竭,糖尿病人一不小心腎衰竭這樣的文章,這樣的文章雖然初衷可能是好的,爲了提醒大家高血壓,高血糖傷腎的風險,但卻也容易讓人產生一種誤解,好像得了高血壓、糖尿病等慢病問題,就有很大的幾率發展爲腎衰竭,甚至是很快就會發展成腎衰竭一樣,但實際情況到底如何呢?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又該如何避免腎衰竭風險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這方面的話題。

有了高血壓,糖尿病,真的就離腎衰竭不遠了?

關於這一點,一定要做一下闢謠。

高血壓、糖尿病會傷腎,特別是長期不控制過高的血壓,血糖,會傷害腎臟健康,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到底會不會發展爲腎衰竭的問題,其實這種幾率還是很低的。腎臟是身體過濾血液,排泄廢棄代謝物的重要器官,高血壓、糖尿病對於腎臟健康的傷害,首先是腎臟會在這些慢病的影響下,處於高濾過狀態,負荷比健康狀態要更重,而高血壓、高血糖還會影響腎臟的小動脈健康,造成小動脈粥樣硬化的問題,而這些方面的影響,都會對腎臟的功能逐漸形成影響,直至腎臟功能出現損傷,而如果對已經出現的腎臟功能受損問題,不積極重視,在長期的慢病和其他不良因素影響下,纔有可能最終發展爲終末期腎病,腎衰竭的情況,一旦出現腎衰竭,必須通過定期透析或換腎才能維持生命,患者的預期壽命和生活質量都會受到巨大的影響。

但我們的腎臟別看只有小小的兩個,卻是具有強大代償功能的器官,通常說來,只要腎臟功能還有一半以上,也就是說,如果有一個腎臟能夠保持正常健康的功能,就可以完成它過濾重吸收的生理功能,維持身體的健康和代謝,因此,高血壓、糖尿病雖然會對腎臟健康形成危害,甚至導致腎功能下降,但如果能夠多多注意腎臟健康,加強相關慢病的合理調控,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發展爲終末期腎病的風險其實很低的,比起這些慢病可能引起的心腦血管方面的風險,還是小一些的。

糖尿病、高血壓傷腎的風險和腎臟受損的程度,在不同個體身上,一般也有很大的差異,血壓、血糖的水平高低具體情況,血壓、血糖的長期控制達標情況如何,生活中其他傷腎因素,如藥物、不良飲食習慣等方面的影響,都有可能造成不同的人,腎臟的受損程度出現巨大的差異。

但千萬不要以爲有了高血壓、糖尿病問題,就一定會發生腎臟健康問題,甚至是一定會發展爲腎衰竭,這樣的想法和看法都是不科學,不理性的,與其不必要的瞎擔心,倒不如積極重視起來,保護好我們的腎臟健康。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想要保護好腎臟健康,具體應該注意哪些?我們接着往下說。

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做好3方面,全面避免腎衰風險

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都一定要多關注腎臟發生併發症風險,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的發生風險,都是值得特別注意的,想要全面控制好腎臟疾病風險,主要應該注意3個方面。

首先要做的,當然是積極地控制好血壓和血糖水平。

這是減少高血壓、糖尿病造成腎臟功能傷害的基礎。高血壓、糖尿病會傷腎,主要還是升高的血壓、血糖對腎臟的過濾狀態,以及腎臟的微血管造成的不良影響,因此,只有控制好血壓、血糖水平達標,並保持長期穩定的達標狀態,腎臟就不會受到血壓,血糖的不良影響,發生功能受損的風險,自然也就降低了。

在藥物控制血壓,血糖方面,也可以注意選擇具有護腎或者對腎臟沒有不良影響的藥物來加強腎臟的保護,降壓藥中的普利類降壓藥、沙坦類降壓藥,地平類降壓藥中的非洛地平、西尼地平,都是具有一定改善微量蛋白尿的作用,在降壓的同時,還有保護腎臟的效果,可以結合具體的身體情況來合理選用;降糖藥方面,新型的列淨類降壓藥,GLP-1受體激動劑類的降糖藥,都有改善蛋白尿,降低尿蛋白排泄,也是具有護腎作用的降糖藥物,在已經發生腎臟功能受損的糖尿病患者,也可以結合自身的腎功能情況,優先選用。

第二點要強調的,是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

考慮腎臟健康的保護,我們不但要考慮相關慢病的積極調理控制,也要注意生活中其他因素對腎臟的影響,因此,保持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是保護好腎臟健康的重要方面。

飲食方面,我們要多注意清淡飲食,儘量少喫高鹽、高糖的飲食,過多的鹽分和糖分攝入,都是不利於腎臟健康的重要方面,飲水方面,千萬要注意爲身體積極補水,少量多次地喝,同時注意適量爲什麼補充優質蛋白,不要攝入得過多,也不要過度節食而導致身體營養不良,總而言之,合理攝入身體必需營養的同時,也要注意控制飲食,儘量減少飲食方面對腎臟的不良影響。

除了飲食以外,想要保護好腎臟健康,堅持合理的運動鍛鍊,保持良好的作息,戒掉生活上吸菸酗酒、濫用藥物的壞習慣等方面,都是保護好身體健康和腎臟健康的重要方面,如果能夠長期堅持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既能夠減少外界環境傷害腎臟健康的風險,也能夠加強高血壓、糖尿病的生活調理干預,一舉數得,值得我們一直堅持。

第三點是要注意腎臟健康的監測

有了高血壓、糖尿病問題,如果想要保護好腎臟健康的問題,就要多多的注意腎臟功能的定期監測。前面我們說過,腎臟有強大代償功能的器官,而腎臟功能的逐漸受損,多數情況下也不是一下子發生的,因此,如果能夠在控制疾病的過程中,注意腎臟功能的監測,及時地發現腎臟功能受損的相關異常,及時地對輕度受損的腎臟功能進行積極控制,腎臟功能受到嚴重損傷的風險就會大大降低。

對於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腎臟功能監測,首先應該注意的指標是蛋白尿的指標,當腎臟出現蛋白尿的問題時,往往是腎臟功能輕度受損,處於高濾過狀態的一種表現,這種時候,腎臟整體功能還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傷,腎小球的濾過率還沒有出現下降的問題,這種時候如果能夠積極地改善蛋白尿問題,降低腎臟的過濾壓力,對於保護腎臟功能,延緩腎臟功能受損,就是很有必要的。

除了蛋白尿以外,血肌酐指標也是反映腎臟功能的重要指標,當血肌酐出現升高時,往往腎功能的受損程度已經較爲嚴重了,比蛋白尿的風險要更嚴重,這種時候,就更要注意腎臟健康的保護,積極的調理好相關疾病問題,控制好腎臟健康的進一步受損。

總而言之,如果能夠儘早地發現腎功能問題,及時地控制好腎臟功能受損風險,腎臟功能重度受損,甚至是發展成腎衰竭的風險,就會大大降低,完全不必過分擔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