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知道,看保養品的成分對英文不好的人是一種折磨,但這纔是挑選適合自己保養品最正確有效的方式,而不是看到網紅推薦、品牌廣告或是被櫃哥櫃姐的話術洗腦,就把他們買回家,沒有用就算了,說不定還會爛臉。

相信我,產品的廣告一定會誇大效果,但產品的成分表是不會騙人的!成分表一般在產品背面,無論大家買的哪個版本,都會有的。

首先,成分表由上到下的排序=濃度高到低,基本上前十項看不懂的達芬奇密碼纔是主成分,後面的因爲濃度太低,只能說是輔助。當你看到某款產品宣稱含有某種神奇的成分,你要先剋制想把他放進購物車的小手,去看成分表中的前十項到底有沒有這個成分(個人覺得前五項就要出現才比較有購買價值,高價位的更應該如此)。

囉嗦了這麼多,下面我們就開始進入正題。因爲小編看到很多人買護膚品的時候,只看產品的熱度,效果,而忽略了產品最本質的部分——成分。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分享幾種成分,希望大家看到它們後,能仔細斟酌一下,對比一下自己的皮膚,特別是敏感肌,購買保養品三個要避免以下3個成分。

1.Denatured alcohol 變性酒精

成分表中它常以alcohol denat表示。注意,不是所有含有酒精的護膚品都是不好的,而是含有這種成分酒精的不建議買哦。變性酒精有柔嫩皮膚的效果,所以很多品牌都喜歡使用這個成分,但長期使用下來,它會刺激皮膚,降低膚質原有的生理性反應。還有一些其他應該避免的常見酒精成分:ethanol/ethyl alcohol, methanol, isopropyl alcohol, SD alcohol,小編這裏就不一一去說它們爲什麼不好了,各位看到它們後謹慎剁手就是了。

2.Essential oil精油

這是一種從植物萃取的精油,能夠增加香氣,提升使用者對於產品的使用感受,但由於它的不穩定性,長期使用也是會傷害皮膚,特別是在陽光曝曬底下,會引發化學反應,在不知不覺中損害我們的皮膚。

Essential oil的種類太多了,通常成分表會在天文字前面加一個*符號,例如:*citrus oil,建議大家看到這個符號就可以直接跳過了哦。其他常見不好的精油:Lavender oil, jasmine oil, lemon oil, lime oil, ginger oil, tangerine oil, grapefruit oil, bergamot oil, mandarin oil, sage oil, peppermint oil, neroli oil,後面接extract(萃取)也是一樣喔,例如:tangerine extract。

3.Fragrance香料

其實香料不是一定要避免的,如果它在成分表的最後幾項,或是聞起來香料味不重,是沒關係的,這表示它的濃度很低,但敏感肌最好還是要避免,畢竟他有傷害皮膚的可能,除了香味之外沒有任何好處。

希望這篇文能讓大家對於保養品成分有初步的認識,至少知道哪些常見成分是不好的。把錢花在刀刃上,擁有美美的皮膚。注意,如果你是敏感肌膚,建議你的保養品不要非專櫃不可,去找那些平價的保養品!通常都對敏感肌很友善哦!買護膚品別盲目跟風,有這些成分的保養品,效果再好也別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