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这是世人赋予《易经》的头衔,作为我国古典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一直备受世人所推崇,而历代诸子百家亦都从其中汲取营养。

《易经》上论天文,下讲地理,中谈人事,其包罗万象,无所不有,易道广大,洁静精微。其中不乏教育人修身处世的至理名言,将人的修养和修行以及人的命运讲到了极致,这些修身的金科玉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例如“《易经》八律”之言,道尽为人处世之态度,学之、懂之令人受益匪浅:

悔昔道来摄影(图)

1、受人之侮,不动于色

若是被他人欺负了,要学会不动声色,不将愤怒不悦的情绪显示在脸上。自己没有足够的实力,便要忍辱负重,变压力为动力,强大自我,等待绝地反击之机会。

2、觉人之诈,不愤于言

若是知晓他人的狡诈,不必说破,心里明白即可。没必要图一时口舌之快,将小人之奸诈所道破,引来不必要的麻烦,有时候,难得糊涂也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境界。

悔昔道来摄影(图)

3、施人之惠,不记于心

既然愿意帮助别人,给人恩惠,那么就没必要将这份所施的恩情挂怀于心,施恩不图报是为人处世的美德。

4、察人之过,不扬与他

如果察觉到别人的错误缺点,不要当着面直截了当地揭破,也不能在背后指三道四,背后揭短是小人的举动。

5、受人之鱼,而学之渔

当我们接受别人所赠送的“鱼”时,不能光顾着高兴,更重要的是区学习他捕鱼的方法。也就是说在获取东西的同时要掌握获取的方法和技巧。

悔昔道来摄影(图)

6、受人之恩,铭记于心

在得到他人的帮助后,我们要常怀感恩之情,将这份恩情铭记于心。过河拆桥,卸磨杀驴是可耻的,千万要不得。

7、识人之才,授之于权

如果认识一个人有才能,就要相信他,放心的让他去做他可以做的事,让他拥有使用才能的权利。懂得知人善任的人,会走得更远,走的更高。

8、善于谋人,有容乃大

善于谋事的人,不会在一件事上斤斤计较,不然,格局太小。真正大格局的人,在和对方竞争时,并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目光看得更长远。文图:悔昔道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