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獎金是每年大家關注的重點,千萬年終獎的羨慕嫉妒恨,以及4.8元年終獎的無奈,都成爲每年年終獎發放季的重磅話題。2020年在疫情衝擊之下,廣大打工人還會有年終獎嗎?如果沒有獎金或者獎金大幅度下降,打工者會面臨什麼樣的難題呢?主要是三大難題。

第一大難題,收入下降了年終獎可能也沒有了,生活的壓力特別是房貸壓力成爲難題

今年比較特殊,已經不是年終獎金的多少問題,而是有沒有年終獎的問題。

根據前程無憂7日發佈的 《2020年終獎調查報告》結果,6.3%的受訪者的年終獎已經到位,不確定能不能領到年終獎的受訪者高達58.6%,還有13.4%的受訪者明確表示與年終獎無緣。

2019年的年終獎也許仍然讓很多人回味,這一年有41.8%的受訪者的年終獎金額相當於其本人兩個月的月薪,另有22.5%和21.4%的人分別獲得了1個月和3個月的月薪。另外根據智聯招聘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白領年終獎均值爲9547元,比2018年的7100元增長34.46%。全國有9座城市年終獎過萬,前三位依次是上海、北京和青島,位列第三的青島年終獎達12604元,是不是很難理解?但這就是年終獎奇妙的地方。

年終獎已經成爲很多打工者必要的收入來源,如今年終獎預期收入下降甚至沒有年終獎、在今年由於疫情已經減少了收入的大背景下,對很多人的財務能力和財務安排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驗。

報告數據顯示,對年終獎選擇“存起來”和“過年開銷”是被受訪者提及最多的方式。過完春節後不少受訪者就預計年終獎會被用得“彈盡糧絕”,有2成受訪者無奈地表示,春節長假是一年中消費最高的時段。如果沒有年終獎或者年終獎大幅度下降,春節消費就成了這些人的難題。

另外的數據顯示,有10.6%的受訪者表示拿到年終獎後首先要做的是還貸、還債,還完了再去消費。如果沒有年終獎,還貸、還債就成爲這些人的難題。

因此,沒有年終獎在2020年已經由於疫情導致收入下降的大多數打工者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財務難題。

第二大難題,年終獎如何平衡企業業績與個人業績、企業價值與個人價值、公平與效率是一個非常大的難題?

年終獎歷來是一個褒貶不一的話題,無論發放的多少都存在一個非常大的爭議,即年終獎發放的標準到底是什麼?年終獎金髮放的標準應該是什麼?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年終獎的發放都存在一個如何平衡企業業績與個人業績、企業價值與個人價值、公平與效率是一個非常大的難題?

《報告》數據顯示,對於年終獎的考覈標準,有56.7%的受訪者選擇工作業績,有52.3%的受訪者選擇崗位價值,然後選擇的是入職時間、工作經驗,最後纔是年齡和學歷。

無論怎麼選擇,說明大家對年終獎金與工作業績掛鉤還是基本認可的,但如果評價業績卻是一個非常大的難題?如果業績是有量化標準的自然無話可說,但如果工作業績是主觀的評價特別是領導幹部的主觀評價,那麼就會打擊工作人員的積極性。比如某學校就發生學校的教授因爲“8塊錢年終獎”而聚集的事件,主要內容有二:一是有一名教授發現自己的年終獎到手只有8塊錢,更有些年輕教師年終績效獎金不足抵扣存在倒欠情況;二是分配標準被認爲向行政人員傾斜,學校部分行政崗拿的工資比科教崗老師拿的工資更高,比如行政崗的十級辦事員年終績效獎金比四級教授多1萬多元。

另外就是工作崗位價值問題,如何評價崗位價值以及崗位價值標準是什麼?公平和效率是一個永恆的難題,但年終獎金如何平衡公平和效率也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第三大難題,年終獎下降會導致員工大量流失和辭職嗎?無論對企業還是對員工都是一個難題

由於疫情的影響,職場人普遍降低了對於2020年終獎金額的預期。這既是好事,也是壞事。好事是因爲大家可能更容易接受今年年終獎金下降或者沒有年終獎金的事實;壞事是因爲大家可能會進一步加劇員工的流失和跳槽現象的加劇。

雖然調查數據顯示,僅有13.3%的受訪者會因不滿意年終獎而選擇跳槽,但年終獎發放以後拿完年終獎再走人已是春季跳槽的常規現象,也是企業都遇到的難題。雖然一些企業採取拖延年終獎金的發放,甚至有的企業將年終獎金的發放拖延到第二年的6月甚至7月以後發放,但這種辦法無法從根本上改變員工特別是業務骨幹流失的狀況,有的時候恰恰相反,一些業務骨幹更會加劇離職的決心。

企業留人難,員工找工作難,一直是職場最大的難題。今年員工跳槽的意願不強與市場就業難度加大有關,但並不意味着員工的跳槽意願真的會下降,只不過是形勢比人強,勉強接受目前的現實而等待時機罷了。

有的用人單位除了年終獎以外,有的企業採取更多元化的安慰和安撫企業員工的行爲,讓員工感受到企業的關愛和溫暖,更讓員工感受到單位的誠心,也有一定的成效。如調查數據顯示,近2成受訪者所在企業發放了實物,10.8%的受訪者收到了公司高管的“年終慰問信“,7.6%的則獲得了公司股票、期權等形式的非現金獎勵。

年終獎並不是可有可無的小事,因爲關係到千家萬戶的錢袋子;同時也關係到所有的用人單位和廣大的員工,不可放鬆同時也要全方位的重視。(麒鑑)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