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在路上,夢在馳騁。

12月7日,當恆馳1行駛在恒大造車基地的一刻,恒大造車似乎離量產又近了一步。

近觀這款3150mm超長軸距、全身流線車身、全尺寸變色玻璃天窗的豪華電動車,其視覺張力一覽無餘。

是的,這便是世界頂級汽車造型設計大師Anders Warming操刀的恆馳1。應了網友那句評價,“恆馳科技感十足,卻又不失優雅。”

而據業內消息,目前恒大汽車上海、廣州兩大基地已全面進入試生產階段,明年恆馳將陸續量產。

01“真假”造車

對於量產消息,恆馳車粉早已翹首以待。

但外界並非全然溢美之詞。“面子工程、速度太快”等言論一度充斥網上,甚至有部分網友直呼恒大“假造車”。

究其原因,恒大造車速度“太快”,引起了部分人的懷疑。或者說,宇宙前三房企恒大,舉“全司”之力發力造車的戰略,一時無法爲外界普遍接受。

從行業視角來看,恒大造車歷程,大致可分爲前期蓄勢、當下釋能、未來量產三個階段。

先來看蓄勢階段。

通過一系列大肆併購與合作,恒大不惜豪擲千金,在電池、動力總成、3.0底盤架構、整車製造等核心領域,快速構築起底層核心技術。

2019年,許家印親赴歐美日,最終促成恒大與全球15位頂級造型設計大師的戰略合作,爲恆馳引入了“顏值基因”。

內修技藝,外駐顏值。經過一年多的資本運作,恒大初步建立起整車製造、電機電控、動力電池、汽車銷售、智慧充電等全產業鏈條。

整體來看,這一階段恒大雖大肆佈局,但離量產尚有一定距離,外界爭議較小。

接下來便是釋能階段。

2020年8月3日,恒大汽車一口氣發佈了恆馳品牌首期六款車型,涵蓋了轎車、轎跑、SUV、MPV、跨界車等細分領域。

11月恒大汽車宣佈,上海、廣州兩大生產基地全面啓動試生產。信息顯示,以上兩大基地按照工業4.0標準建設要求,裝配了2545臺智能機器人,全面投產後“每分鐘可產1輛車”。

到了12月,通過跑路、內飾展示等多個動作,恒大似乎堵住了質疑者的悠悠之口,離量產造車只差臨門一腳。甚至有些車迷,已開始期待恆馳與特斯拉的未來之戰。

但亦是此時,一些行業人士卻持有保留意見,“恒大前期主要做了兩件事,第一國際上大資金併購合作,第二國內大手筆擴建造車基地。”“尤其,依靠併購式’拿來主義’,能真正打造起自身核心競爭力麼?”

究竟問題如何,仍需拭目以待。但接下來的一幕,卻令人振奮。

02研究院曝光

12月8日,伴隨許家印考察恒大汽車全球研究總院,隱藏在恆馳身後的研發團隊首度浮出水面。

如下所示,恒大汽車全球研究總院,下設了11大專業研究院,覆蓋了新能源車產業鏈條各項核心技術。

從人員構成來看,研究總院擁有3200多名科研人員,既有全球行業技術大咖:如擔任動力研究院院長的原美國福特汽車高級技術專家徐性怡,擔任整車技術研究院院長的專家伍戰平;亦有國內新能源汽車企業領軍人:如原吉利新能源電動車研究院副院長徐峯,原北汽福田副總裁陳士毅。

這個由海內外頂級研發人才、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帶頭人組成的研發團隊,成爲了恒大造車的最強依仗。

“與恆馳跑路的光鮮相比,我更在意它背後的底層技術沉澱。”“畢竟最終決定新能源汽車成敗的,還是技術研發能力”,一位行業人士直言。

而在各項研發之下,新能源汽車的動力引擎——電池研發,又顯示的格外重要。以恒大全球電池研究院爲例,其總部位於深圳,分院設於大阪,核心科研團隊總計超過800人。

其中,恒大全球電池研究院院長是國際電池科學家、原韓國SK集團電池研究院院長李浚秀,座標深圳。

大阪分院的名譽院長,則是世界第一塊商用鋰電池發明人之一、被譽爲“鋰電池之父”的小澤和典,以及國際著名鋰離子電池科學家芳尾真幸。副院長境哲男是日本電池行業國家級技術帶頭人,擁有200多件專利,首席科學家安部浩司是提出“功能性電解液”概念第一人。

透過研發團隊不難發現,恒大汽車前期將大部分精力投注在了科研攻關上。事實上,這種科研能力,只有長期持續投入,才能形成技術積聚,最終實現指數爆炸效應。

但這種埋頭研發的思路,與當下多數造車新勢力經營理念大有不同。殊不知,當恒大修煉技藝內功時,蔚來、理想、小鵬等新能源車企,已紛紛將快速量產、做大市值當成了不二目標。

實際上,這並沒有錯。資本認可、市值翻倍,便是明證,對企業而言,這更是一種絕對意義上的成功。

但恒大的籌謀,或遠不止於此。如果志存高遠、高舉高打,是對恒大戰略挺進新能源車的恰當評價;那麼夯實技藝、厚積薄發,則是對恒大“如何造車”的最好詮釋。

根據乘聯會最新數據顯示,11月份國內狹義乘用車市場銷量達208萬輛,同比增長8%。其中,11月份新能源狹義乘用車銷量17.1萬輛,同比增長139%,環比增長28%。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面對迅速崛起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研發技藝日臻成熟的恒大汽車,想必已經做好了準備。

03小結

在一衆大廠“磨刀霍霍”,殺向新能源汽車行業背後,所賴着還在於國內政策的強力支撐。

根據國務院最近發佈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到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要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到2035年,純電動汽車要成爲新銷售車輛的主流,公共領域用車要全面電動化。

從許家印對恒大造車的規劃來看,其時間節點亦選在此處:到2025年,恒大汽車將實現年產銷100萬輛;到2035年,年產銷量將達到500萬輛。

尚不論,恒大能否完成這一目標。但看研發隊伍,恒大造車當仁不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