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品消費的多樣化,推動了乳業的多元化。而隨着區域性乳企雨後春筍般湧現,2020年乳業資本市場也迎來了總爆發。

據瞭解,乳業巨頭伊利股價從年內最低點26.89元/股,到12月31日盤中最高點44.86元/股,漲幅高達66.83%;蒙牛乳業從最低點24.15元/股,飆升到12月31日盤中最高點47.25元/股,漲幅高達95.65%。

股價上漲之餘,區域性乳企也在扎堆兒上市。

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宣稱上市的乳製品企業或相關原料供應商超過13家。其中,不乏一鳴食品、品渥食品、科拓生物、熊貓乳業、均瑤健康、菊樂等區域代表企業。

01扎堆上市,融資擴規模

不妨先來看看新上市乳業在資本市場的表現。

趣識財經發現,截至2020年12月31日收盤,新上市的5家乳製品相關企業股價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漲。

其中,熊貓乳業漲幅最大,超過300%;漲幅最小的均瑤健康,上漲幅度也達到了66.64%。

另據同花順iFinD數據,在A股市場,2020年整個乳業板塊上漲幅度高達32.15%。

不難猜想,正是資本市場對乳業消費板塊的青睞,促使乳企扎推上市。

雖然乳業資本市場一片繁榮,但區域性乳企的業績表現卻不及預期。

以新乳業爲例,從財報來看,2016年至2019年,其營業收入分別爲40.53億元、44.22億元、49.72億元、56.75億元,期間對應的增長率分別爲9.09%、12.44%、14.14%。

而同期新乳業淨利潤爲1.50億元、2.22億元、2.43億元、2.44億元,期間對應的淨利潤增長率分別爲47.95%、9.22%、0.41%,增速逐步放緩。

另外,2020年半年報顯示,新乳業實現營收爲25.56億元,同比下跌5.68%,扣除非經營性的淨利潤爲5076.8萬元,同比下降44.2%。

不僅如此,2020年上半年,區域性企業莊園牧場實現營業收入3.24億元,同比減少18.12%;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197萬元,而2019年同期淨利潤爲2669萬元,由盈轉虧。

同期三元股份營收爲34.04億元,同比下降18.4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1.01億元,同比下降155.06%。

而龍頭乳業伊利,2016年至2019年,實現總營業收入分別爲606.09億元、680.58億元、789.76億元、902.23億元,期間增長率分別爲12.29%、16.89%、13.41%。

相應的淨利潤分別爲56.69億元、60.03億元、64.39億元、69.51億元,對應的增長率分別爲5.99%、7.31%、7.67%。

儘管受疫情影響,2020年上半年,伊利實現營業收入473.44億,同比增長5.92%,扣除非經營性利潤37.65億元,同比增長7.02%,呈逆勢增長。

顯然,2020上半年,各家乳企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影響最大的當屬於以三元股份爲首的區域性企業。

即便第三季度有所好轉,但從上述數據來看,區域性企業恢復速度仍弱於全國性乳企。其中,麥趣爾第三季度淨利潤更是由第二季度的增長轉爲下跌,而伊利卻是轉跌爲增。

不得不承認,上市的區域性乳業與全國性乳業伊利、蒙牛等相比,抵禦風險能力處於低位。

而據業內人士言,區域乳業扎堆兒上市的根本原因正是抵禦風險。

趣識財經發現,抵禦風險背後更爲深層次的原因或是現金流短缺。

以品渥食品爲例,2016年至2019年期間,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爲3842.48萬元、6377.69萬元、7807.00萬元、9893.35萬元。

而報告期內,品渥食品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爲-2357.31萬元、1778.19萬元、4582.71萬元、13129.03萬元。

另一個推動區域性乳企加速上市的原因,或是當下政策推動資本市場高位運行,乳企通過上市可以進行低成本融資,緩解資金壓力,進而實現規模擴張。

在伊利和蒙牛持續發展,以及外國乳業巨頭雀巢、歐德堡等加碼進入中國市場之際,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區域性乳企壓力不斷加大,而融資上市成了首選。

02頻繁併購,加碼供應鏈

區域性乳企扎推上市之時,併購亦是另一熱潮。

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5月,新乳業發佈消息稱,擬收購寧夏寰美乳業100%股權,後者評估價格爲17.11億元。

在此之前,新乳業就加碼併購,先後將四川乳業、西昌三牧、昆明雪蘭、雲南蝶泉、昆明海子、七彩雲,杭州雙峯、安徽白帝、蘇州雙喜,河北天香、青島琴牌等收購囊中。

而熱衷併購的不只新乳業,2020年5月31日,達能相關負責人表示,達能與澳大利亞公司已達成協議,收購SDA旗下青島邁高100%的股份。

2020年7月28日,蒙牛以3.95億港元認購中國聖牧約11.97億股股權,成爲其單一最大股東。

9月6日,飛鶴宣佈將以約30.71億港元收購原生態牧業已發行的46.7億股股份,成爲後者控股股東。12月2日,中國飛鶴宣佈完成對原生態牧業的收購。

而作爲乳業龍頭,2020年1月8日,伊利控股的優然牧業對賽科星完成了收購;9月28日,伊利又發佈公告稱,擬通收購中地乳業股份,成爲後者控股股東。

行業有關人士指出,乳企不斷併購的意圖不僅是擴大自身規模,更多的或是搶佔奶源。

龍頭企業加速奶源佈局,主要是因爲近幾年我國乳製品產量偏低,奶源供應偏緊。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5-2019年,中國乳製品產量分別爲2782.5萬噸、2993.2萬噸、2935萬噸、2687.1萬噸、2719.4萬噸,同比增長分別爲7.57%、-1.94%、-8.45%、1.2%。

而乳企搶佔奶源的目的,則是市場對高端低溫奶產品的持續看好。

據央視新聞報道,丹麥、希臘的低溫奶在其國內牛奶消費佔比達到了100%,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等這一佔比也超過99%,而我國佔比只有20%。

另外,據歐睿統計顯示,2015-2019年國內低溫奶的銷售額,同比增長分別爲6.13%、8.22%、9.71%、10.67%、11.56%,呈現加速增長態勢。

無疑,低溫奶在我國乳業市場發展前景良好。

然而,低溫奶的性質決定了其對奶源品質的要求。以三元股份低溫奶爲例,24小時內上市,保質期僅爲3天。這也意味着低溫奶對供應鏈的要求也更高。

顯然,區域性乳企在低溫奶市場發展更具先天優勢。

近年來,區域性乳業長期精耕本土市場,相比全國性乳企具有區域市場認識度高、配送成本低、網點覆蓋全、生產基地就近等便利條件。

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數據,2019低溫奶市場中光明乳業、三元股份、新乳業位列三甲,大量地區型低溫奶市場依然被區域性中小型乳企佔領。

而大型乳企加碼併購牧業,多是從根源上爲進軍低溫奶賽道提供了全面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從毛利率來看,低溫奶產品的毛利率遠高於常溫奶。

以新乳業爲例,根據招股書顯示,2015年至2018年上半年,低溫奶毛利率分別爲39.39%、38.44%、41.78%和42.87%,而常溫奶毛利率分別爲27.53%、25.88%、24.66%、24.67%。

不可否認的是,較高的毛利率是大型乳企加速併購,進而佈局低溫奶賽道最根本的原因。

03小結

回顧2020年,乳業行業儘管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營收淨利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但資本市場對乳業的青睞程度並未減弱。

除卻伊利、蒙牛等全國性乳企股價飆升,妙可藍多從2020年1月3日收盤價14.9元/股,到12月31日盤中最高56元/股,漲幅超過270%;新乳業從3月份的10.39元/股,上升至盤中最高點17.85元/股,上漲幅度超過70.8%。

當下,2021年1月4日,以三元股份、新乳業、天潤乳業爲首的多家區域性乳企股價更是漲停。

無疑,隨着鮮乳奶價格持續上漲,區域性乳企的優勢更加凸顯。

然而,行業巨頭併購不斷加速,供應鏈不斷完善,區域性中小型乳業勢必面臨着巨大的競爭壓力。

區域性乳業或許只有把握低溫奶市場趨勢,發揮核心供應鏈以及區域特色,方能與全國性乳企一較高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