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中,總有一股力量

讓你廢寢忘食,孜孜不倦;

戀愛中,總有一股力量

讓你幸福甜蜜,怦然心動;

生活中,總有一股力量

讓你倍感溫暖,愛在人間;

工作中,總有一股力量

讓你一馬當先,奮勇拼搏;

……

力量一詞,在漢語中被解釋爲力氣,有份量。後引申具有了“作用”、“能力”的意思。

這說明,“力量”衍生到不同事物、不同環境、不同階段甚至是不同狀態中,它的表現力是千變萬化的。

筆者最近受邀參加了一場主題爲“《華山論劍之兒牙的力量》第三屆兒童口腔發展高峯論壇”的會議,通過幾天的學習,對“兒牙的力量”感觸頗深。

- 傳承的力量 -

筆者接觸過不少中醫文化,也一直覺得師承教育是中醫藥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所以在中醫藥文化傳承,人才培養方面,“傳、幫、帶”就顯得尤爲重要。不曾想,這一次的參會經歷刷新了筆者的認知,其中最讓人感懷的就是老師授業之恩,而最好的回報就是繼續無私傳道授業解惑。

袁林天在會場做分享

在這場會上,袁林天教授再一次將他的恩師文玲英教授請到了現場。不論是文教授的致辭,還是袁林天教授的感言,都讓人爲他們彼此的師生情感動。文教授一直要求袁林天“把住底線,不要高調”,要堅守醫者底線,踐行救死扶傷之醫德,同時又要低調務實不張揚,更不能好大喜功。

袁林天和恩師文玲英教授

袁林天坦言,在醫德醫風,爲人處世方面他謹記聆聽恩師教誨,但在兒牙領域的學術交流、技術探討、創新突破、人才培養等方面,他會主動去做一些事情,別人有需要他也會全力以赴。包括文教授對兒牙技術的鑽研精神和對兒牙專業的執着精神,他會不遺餘力地傳承下去,既傳承技術,更傳承精神。

這便是兒牙的力量之傳承

- 親情的力量 -

袁林天兒童口腔醫院的創建,其實是袁林天篤定的結果。

袁林天曾經是空軍軍醫大學(原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的兒牙醫生,他的愛人羅亞寧女士,原來是唐都醫院生殖醫學專家。袁林天自主擇業開辦兒童口腔醫院,其實真的得感謝夫人羅亞寧,若不是羅亞寧下定決心理解、包容和支持,肩負起經營,醫院的發展可能不會有今天的成就。

猶記得三年前,袁林天兒童口腔醫院開診儀式上的一位穿着樸素的剪綵嘉賓。後來袁林天講,那是他的父親。這次論壇的分享環節,他同樣提到了自己的父親。他說:“父親,在醫院開診後的第二年就離開了。他作爲兒子,最大的遺憾就是未能陪伴,最慶幸的或許是在開業時讓父親作爲嘉賓去剪綵,這也是他能給父親驕傲和高光時刻。”

第三屆兒童口腔發展高峯論壇現場

正是家人義無反顧的理解和支持,袁林天才能在兒牙的道路上奮勇向前;正是袁林天對家人的感念和感恩,激發出他對兒牙義無反顧的力量,堅定了他對兒牙刻苦鑽研的選擇。

這便是兒牙的力量之親情

- 職業的力量 -

袁林天、羅亞寧夫婦都是非常優秀的醫者,爲了創業舉債千萬餘元。但他們相信,一定會撥開雲霧見青天,還完負債。

從最開始計劃500平方米的門診,配幾把牙椅。到後來根據患者的實際需求增加到1800平方米,不斷添置最新設備,引進更加專業的人才,目的是讓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療。從僅做治療到培訓更多的兒牙醫生,袁林天夫婦一直在投入,因爲他們堅信,以患者利益爲核心,以解決更多的患兒病痛爲核心,需要更好的設備材料,需要培養更多的兒牙工作人員,需要全社會的努力。爲了這個願景,付出再多都值得。

第三屆兒童口腔發展高峯論壇現場

但對於袁林天來講,無論是在公立醫院還是民營醫院工作,醫生的職業操守是原則,是底線,尤其是在兒童治療上,更容不得半點兒雜念。所以,只要能夠提高治療效果的,都應該放在第一位來考慮。

每次看到一個一個的新設備,看到投資在患者身上的各項開支,羅亞寧打趣地說:“袁教授是不識柴米油鹽貴,他只管技術,醫院運營開支毫不在意,但醫院現在專職工作人員就有80多人,日常開支都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袁林天愛人羅亞寧

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情。

袁林天對兒牙事業心無旁騖地鑽研和恪盡職守,做好一個“大專家”的角色。

羅亞寧對醫院管理匠心獨運地創新和能謀善斷,做好一個“大當家”的角色。

總之一句話: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

這便是兒牙的力量之職業

- 責任的力量 -

對於袁林天來說,無論是創業開醫院也好,自掏腰包辦培訓班也罷,他的價值觀已然不在於自己能獲利多少,而在於如何更有效地幫助他人,讓同樣熱愛兒牙的人獲益。

據瞭解,時至今日,在中國頂級期刊數據庫中對兒童口腔進行檢索,包括案例研究在內的文獻量大約在3200個。而在專業的口腔人才方面,截至2018年,我國口腔類執業醫師只有16.4萬人,而這與日益增長的口腔健康需求之間的差距是相當大的,尤其是在兒童口腔領域的專業人才,少之又少,就連針對兒童口腔的相關教育也是鳳毛麟角。

正如文玲英教授所言,近年來,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發展,羣衆對口腔健康的關注度不斷提升,兒童口腔醫學由於其就診對象和治療手段的特殊性,對醫療技術的發展和醫療工作者的專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當前兒童口腔醫學領域還存在較大的醫資力量缺口,所以得想辦法從根源上緩解這個問題。

袁林天在會場做分享

在袁林天看來,只有踏踏實實去做醫療教育,才能逐步緩解甚至逐步改變當前的現狀。於是,從2017年開始,他大大小小進行了三百多場公開課以及學術講座。他說自己是一名醫生,也是一名院長,未來的夢想還想做一名校長,專門培養兒牙醫生的校長,袁林天兒童口腔醫院不僅是一家“醫院”,更是一個“培訓學院”。

他說不想讓自己的技術荒廢,他想看到兒牙這個行業不斷的創新和發展,要讓更多的基層和醫生成長起來。花錢辦峯會,辦論壇,爲的是教別人技術,告訴別人自己的理念,儘可能去幫助醫生們成長,進而幫助到更多需要幫助的兒童。這是責任,也是袁林天給自己的任務。

這便是兒牙的力量之責任

- 兒牙的力量 -

這次會議是袁林天兒童口腔培訓學院主辦的第三次關於兒牙的大型論壇,起初想把人數控制在300左右,沒想到通知發出後報名人數很快就突破了600人,由於會場的客觀條件,最後只能將人數控制在450人以內。

會議地點選在了渭南華山腳下的華山客棧,這是個非常有意思的地方,而且意義也非常契合主題。在以前,這個地方是行俠仗義,武藝切磋的地方;而今再次“華山論劍”,彙集了兒牙領域的專家現場論道論術,這是一種精神的延續,也是一種兒牙力量的迸發。

袁林天和學生在一起

袁林天認爲,現階段國內的口腔健康技術、服務、設備、理念都有了很大的進步,但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他希望能夠與同樣熱愛兒牙的人攜手並進,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口腔醫生,智取口腔,智取兒牙,爲中國老百姓的口腔健康做出更大的貢獻。

在談到什麼是“兒牙的力量”時,袁林天教授解釋道,兒牙的力量既是兒牙醫生對於職業的一種尊重、認可和努力;也是兒牙這個專業對於整個口腔健康的貢獻;更是兒牙醫生共同努力,緩解和消除兒童口腔疾病,持續科普教育,讓更多的家長和孩子做好口腔疾病的預防,遠離口腔疾病的一股勁兒。

第三屆兒童口腔發展高峯論壇現場

而在筆者看來,兒牙的力量同樣是一種奉獻,一種分享,一種大愛,甚至是一種自我成長的原動力。因爲只有醫生多學習、多交流,才能更快的成長,才能更好的爲人民服務,而恰好又能遇到心懷大愛、願意奉獻和分享的人,才能促進個體的成長,助推行業的進步。

牙醫是一門手藝活兒,兒童牙醫更是一門被限定了框架的藝術活兒,每一位患者的口腔,都是牙科醫生需要去用心雕琢的作品。

而我們的初心,就是看到更多兒童燦爛的笑容,更加健康的身心。

少年強則國強!

未來,是屬於今日的兒童;未來,是屬於一批又一批專注而堅韌,且更有力量的職業人。

這便是兒牙的力量。

醫觀者

供稿 | 辛木婷子

投稿郵箱 | [email protected]

熱點|評述|觀察|思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