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荐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国人对之的熟悉程度无以复加,可谓妇孺皆知。其意思是比喻不经别人介绍,自我推荐担任某一项工作。

这一成语来自司马迁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故事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公元前259年,正是战国后期,秦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形势万分危急。平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要去楚国求兵解围。出发前,他把自己的门客召集起来,挑选20个文武全才的与他一起出使楚国。挑选了19个之后,最后还缺一个,一时找不到合适人选。这时,有一个叫毛遂的门客走上前来,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

“听说您要到楚国去求援,需带门客二十人一同前往,可是还少一个,希望您带上我毛遂吧!”

平原君说:

“贤能之人立于世界上,就好比锥子处在囊中,它的尖马上就会显现出来。如今,您在我门下已经三年,周围的人没有称道过你,我也没有听到过他人对你的赞语,这是因为你没有什么才能的缘故。所以你不能一道前往,请留下!”

毛遂说:

“我不过今天才请求进到囊中罢了。要是我早就进到囊中的话,早就会像锥子那样,整个锋芒都会显露出来,不仅是尖梢露出来而已。”

平原君想了想,实在没什么合适人选了,就带上毛遂一同前往。

到了楚国,楚王只接见平原君一个人。两人坐在宫殿之上,从早晨谈到中午,楚王还是不同意出兵救赵。这时,毛遂挺身而出,大步跨上台阶,远远地大声叫起来:“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简单而又明白,为何议而不决?”楚王看到有人插话,非常恼火,问平原君:“此人是谁?”平原君忙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门客。”楚王喝道:“你赶紧退下!我在和你主人说话,你来干吗?你没有资格与我谈话。”毛遂见楚王发怒,不但不害怕,反而手按宝剑又走上几个台阶,对楚王说:“如今你我之间的距离在十步之内,大王您的性命就在我手中,您听我把话说完还则罢了,否则,我就要对您不利。”楚王见毛遂那么勇敢,有点惧怕,就让毛遂把话讲完。毛遂就把出兵援赵有利楚国的道理作了精辟分析。毛遂的一番话,说得楚王心悦诚服,答应马上出兵。时间不长,楚、魏等国联合出兵援赵,秦军撤退。平原君回赵后,待毛遂为上宾。毛遂从此声名鹊起。

成功劝说楚王发兵救赵,充分展现了毛遂的外交才能。在楚王的宫殿上,能不惧个人安危,威胁楚王,为自己争取到宝贵的发言机会,充分展现了毛遂的勇敢无畏。这些事件说明,毛遂的确是个人才。但是,毛遂是个人才,是不是就能说明他也具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呢?恐怕不能,成功地劝楚救赵,只能说明毛遂是一个外交人才,并不能说明他还具有其他方面的非凡才能。

可是,毛遂因这一事出名之后,身上立即被披上了耀眼的光环。在这个光环的照耀下,人们都认为,毛遂是个英雄,是个人才,既然是英雄是人才,那就干什么都行。赵国的上上下下都这么认为,以至于平原君也这么认为了,甚至赵王也这么认为了。

过了一年,燕国见赵国在经历长平之战、邯郸之战后,已经元气大伤、民贫兵疲,就派遣大军前来攻打。赵王立即想到了毛遂,认为他一定能够胜任抵抗燕军的任务。毛遂听到消息后,大吃一惊,立即赶到赵王那里,对赵王说:“我并非怕死,而是知道自己没有能力带兵出征。我愿意作为一个士兵去冲锋陷阵,却不能胜任将军之职。”赵王说:“先生当年自荐,立下大功,真是个伟丈夫;如今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怎么像个女人那样扭扭捏捏呢?”毛遂回答道:“游说、辩论的差事我当仁不让,可是带兵打仗确实不是我的长处,我怎么敢用国家安危做赌注,来验证自己的短处呢?”赵王认为毛遂是在自谦,命令他挂帅迎敌。毛遂只能从命。结果正如毛遂所料,赵军被燕军打得落花流水。战败后,毛遂觉得没有脸面再去见赵王和赵国百姓,于是避开众人,独自躲到山林中拔剑自刎。

本来,毛遂自荐,为国出力,是一件好事,可不成想,出名之后,却成了坏事,成了悲剧。毛遂的悲剧让我想到了许多许多。

一个人具有某种才能,并不能说明他是全才。英雄身上有耀眼的光环,人们都要仰望,都要追随,都要学习。但是,英雄是干什么都行吗?一个人是个人才,成功地干成了许多大事,但是,他是干什么都行吗?未必。看人识人,不能被他身上的光环照花了眼睛,他有某一方面的才能,不能想当然地以为他也有其他方面的才能。有没有别的才能,一定要深入了解清楚。赢者通吃的规律是不能通行无阻的。和平时期,可以有试验的机会,让某一方面的人才到其他方面去试一试,如果他没有这方面的才能,赶紧把他换掉,大部分时候还来得及补救;战争时期,领兵打仗就不行了,胜败是没有机会来补救的。用人时,一定先看看要干什么事,然后再看清楚所选之人的才能是什么,只有人的才能与要干的事相适合,再量才使用才行。干什么事,就要选择什么样的工具。千万不要犯赢者通吃的错误。

战国时期的赵国,论经济论军事论人才,不是没有取胜的机会,它为什么败了呢?它为什么败得这么惨呢?关键是赵王不行,他不会用人,更不会选人。平原君赵胜空有“四大公子”之一的美名,也不怎么会选人用人。赵国一盘好棋,被赵王下得满盘皆输。毛遂在外交上是个人才,你让他干外交就可以了,怎么能够让他统率军队去打仗呢?赵王犯的这个错误,古代的许多君主都不同程度地犯过,最典型的情形就是让外行来领导内行。还是那句话,和平时期是勉强可以的,顶多搞得一团糟,留下一个乱摊子,让别人来收拾而已;危难时期就不行了,军事斗争会一败涂地,从而导致国破家亡,再无翻盘的机会。宋徽宗任用高俅当太尉来统率禁军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毛遂自荐是个好事,值得大家学习;毛遂之死是个悲剧,值得后人警醒。

作者/张伟

【原创文字,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