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蘭州博物館雖然走馬觀花,但還是感到特別震驚,只不過,當時我們除了看銅奔馬以外,還專門看黃河象,因爲這也是曾經被選入小學課本的文物。因此,對於各種陶器沒有認真關注。

而《國家寶藏》中,最年輕的演員吳磊守護的卻是“最年長文物”——人頭形器口彩陶瓶。

遠古時期人們還不知何爲生,便要經歷死的殘酷事實。爲死去的靈魂找個依靠,便是那時人們發明“人頭形器口彩陶瓶”的意義所在。

時光回到8000年前,在今天我國大西北的甘肅天水一個叫大地灣的地方,那時候的大地灣氣候溫暖溼潤,河谷寬廣,土地肥沃。

先民們在那片土地上生存繁衍,春種秋收,打獵捕魚,然後用黃河水和着黃土,用打獵捕魚的手捏成一個個容器,然後放在土窯裏,用火燒製,直到堅固,用來盛放糧食和水以及他們打獵捕魚獲得的魚肉。

他們把自己看到的日月星辰、流水山川的形狀,以及飛鳥游魚用簡單的線條繪製在這些器皿上。

這些連文字爲何物都不知道的先民們並不知道,自己創造出中國最早的彩陶文化。這個在甘肅大地上生長的彩陶文化起源早、延續時間長,是中國唯一沒有中斷的彩陶文化。

而且,也把人類歷史向前推進8000年。

他們同樣面臨着生與死,他們對於死亡一樣恐懼,他們一樣不願意與親人生離死別,他們希望留下親人的一縷香魂。

於是,一個讓無數觀衆落淚的故事開始了。

在8000年前的大地灣,有一個黃河邊生活的部落,部落首領的妻子可能早已病逝,只留下一對兒女,兒子金陽與妹妹常常坐在河邊仰望星空,浩瀚的星空讓他們感到特別驚訝,雖然他們不懂探索星空,但是,星空卻讓他們感到一種永恆。

秋去冬來,寒暑交替,春暖花開,妹妹開始長大,可是,死神卻悄悄來臨,這個曾經帶走他們的媽媽的惡魔,又將帶走他的小妹妹。

金陽找到部落裏的巫師,向巫師求助,可惜,巫師對於他妹妹的生存也無能爲力,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告訴金陽,讓他做一個人頭型器口瓶(名字當然是後人編的),然後,剪下妹妹一縷頭髮放進去,這樣,他便能夠留住妹妹的魂魄。

金陽用心鑄造着彩陶瓶,他和泥,揉制瓶身,描繪出花紋,就像給妹妹穿上漂亮的裙子。然後團出圓圓的頭顱,短髮齊額,五官端正,挺鼻小嘴,一個面龐秀麗的可愛的小姑娘活靈活現出現在眼前。

金陽相信這會是妹妹死後的靈魂寄託之處,有了它,妹妹就會化成天上的星星,永遠注視着自己。

然後,按照巫師要求,他從妹妹的頭上剪下一縷頭髮。他的舉動讓父親格外生氣,可是,誰能夠直到,金陽的內心在滴血。

他做完這一切,然後摟住妹妹,給她唱古老的歌謠,這可能是他們的母親唱給他們聽的,他們的母親曾經對他們說過:“天上一顆星星落下,地上就有一個人的靈魂升上天空。”

望着漫天星空,他們想尋找自己的媽媽,可是,漫天星空,是哪一顆星空是他們的媽媽呢?而他的妹妹將離去,妹妹又會變成哪一顆星星。

他用人頭型器口瓶,能不能留下妹妹的靈魂呢?妹妹唱着歌,在哥哥懷裏停止呼吸,而哥哥卻依然摟住妹妹,不肯放手。

人頭型器口瓶的前生傳奇結束了,而觀衆還沉浸在悽美的親情故事中。

對於8000年前的彩陶瓶,發生在它身上的故事我們無從得知,而這個悽美的故事充滿現代感,但它依舊滿足了我們對於這一文物的想象。

“人頭形器口彩陶瓶”上寄託的是遠古人類對於靈魂的想象,這是8000年前燦爛的中國彩陶文化的象徵。它早已經超越了實用性,更具有藝術性。

彩陶以人體爲模特兒,人頭像栩栩如生,雖然是陶塑,但小女孩的齊眉劉海依然根根分明,後面依然有披肩發,遠古時代的人們不會束髮,頭髮披散着,也不知道他們用什麼東西修剪如此整齊的劉海。而眼睛、鼻孔、以及微張的嘴讓人感覺到女孩驚訝的表情。

這一定是他們仰望星空時候,妹妹常有的表情吧。這個表情又像驚訝,又像詢問,又像探尋。而這個表情正是遠古人類共有的表情啊。遠古時代正是人類的童年時代,懵懂,天真,好奇,充滿求知慾。

在遠古時代,人類的美術還沒有後來的發達,但是,人類對美的追求卻萌芽,雖然陶瓶的色彩並不豐富,但陶瓶身上的線條卻很漂亮。

陶瓶的腹部繪有三條大致相同的黑彩畫,主題花紋分爲兩部分:一部分由兩個弧邊三角紋對接組成圓圈,內填充垂弧紋和弧紋;另一部分以斜直線、側弧及凹邊三角紋組成,圖案呈二方連續。

沒有學過幾何學的遠古人類卻能夠生動地描繪出栩栩如生的線條以及圓形,三角形,以及各種弧形,這太讓人驚奇了。

從製作手法上看,這件彩陶瓶上的圓雕人頭像已運用了雕鏤、貼塑、刻畫等不同的雕塑手法。瓶身圖案的韻律節奏及對稱均衡的形式美,不僅顯示出當時的物質生產發展到一定水平,也濃縮了先民的審美意識及其豐富的社會內涵。

這件人頭瓶塑造了一位端莊、典雅、古樸、大方的美少女形象,製作者把人頭與葫蘆瓶巧妙地結合在一起,顯得情趣生動,充分體現出遠古先民對自身力量的初步認識和藝術再現的能力。

只是,這件人頭型器口瓶命運多舛,它上腹破裂並非出土後修復,而是出土前已經是修復過的,而且是粘接修復。

也就是說在6000年就出現了粘接的修復方法。人們用這個方法修復了破裂的瓶子,這應該也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用粘接方法修復的陶器,足以見當時古人對這個器口瓶的重視,因爲它裏邊裝着先人的魂魄。

甘肅博物館的專家爲我們展示了這些彩陶環形花紋展開的畫面,讓我們似乎看到花卉盛開,看到魚兒遊動,看到波濤滾滾的黃河。

我們都知道,許多古代文明都是由大河滋育的,而我們中華民族文明也是黃河與長江孕育的。奔騰不息的黃河流域也孕育出了偉大的黃河文明,過去,我們談到黃河文化,都只是將目光投射在中原大地,停留在5000年以前,可是,在黃河流域最西端的大西北,卻是黃河文化的發源。

黃河文明主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主要是以彩陶爲特徵。而甘肅天水大地灣的絢麗的遠古彩陶,爲我們展現了更悠遠的黃河文明的輝煌。

可惜,我沒有去大地灣博物館,只是在天水博物館再次與8000年前的彩陶相會。只是,沒有人頭型器口瓶,因爲,它在甘肅博物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