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賀鏗:2021年發行特別國債可能性較小

時代週報記者 謝江珊 發自上海

2020年,爲應對嚴峻複雜的國際形勢、艱鉅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中國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和實施力度,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爲,預算赤字率首次突破3%,劃定爲3.6%以上。新增專項債額度創歷年之最,此外還發行了1萬億元特別國債。一系列政策對中國經濟起到關鍵的託底作用。

2021年,這些指標該如何安排?根據去年年末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今年宏觀政策的總體基調是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積極的財政政策提質增效、更可持續,保持適度支出強度。會議同時提出,“抓實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工作”。

第十一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原國家統計局副局長賀鏗在接受時代週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建議將今年的財政赤字確定在3.5%左右。“專項債可能還要發,而且要保持一定的規模。特別國債我覺得沒有必要,去年因爲新冠肺炎疫情,我們才發了特別國債,2021年如果沒有什麼太特別的事情,特別國債不一定發。”

同時,賀鏗提出,地方隱性債務應該儘快顯性化,以便釐清債務人,落實監管責任。

赤字率定在3.5%左右

時代週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2021年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並強調政策操作上不急轉彎。如何理解“不急轉彎”的提法?這意味着今年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會有哪些調整?

賀鏗:這個問題很重要。我認爲,正確理解和把握2021年的宏觀政策,特別是財政與貨幣政策,既是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核心,也是2021年經濟工作的總綱。

2021年,我們面臨許多不確定性或者變數。宏觀政策必須保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否則會有風險,甚至出現危機。爲了更好地促進經濟恢復,2021年仍然要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並且強調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我認爲要把握以下兩點:

一是隨着經濟逐漸恢復,財政貨幣政策也要逐漸恢復正常,這是總趨勢。但是,不可以“急轉彎”。既要有風險預判能力,又要促進經濟平穩恢復,這是底線思維。

二是“不急轉彎”,並非是不轉彎。問題是怎麼轉?關鍵是把握轉彎的“時度效”。時,即轉彎的時間節點和窗口期,要精準掌握住;度,即轉彎的程度或力度,不能大也不能小;效,即政策效果。時間節點、窗口期和力度是保障轉彎政策效果的前提,政策效果是掌握轉彎時間、轉彎力度之精準度的體現。故“時度效”三者相輔相成。就像中醫治病,需要掌握望、聞、切技術。

時代週報:疫情之下,很多國家推出鉅額的財政、貨幣刺激。2020年中國首次將赤字率設定在“3.6%以上”。你此前建議今年確定在3.5%左右比較好,爲什麼?

賀鏗:考慮到當前經濟的實際情況,一是國內經濟恢復困難多,基礎不穩固;二是國際環境複雜嚴峻;三是積累的金融風險較多;四是新冠肺炎疫情尚末結束,變數比較大。因此,2021年的財政政策不能轉急彎。財政赤字視情況,可以比去年小一點,但是不宜小太多。所以我建議赤字率在3.5%左右可能比較合適。

新增專項債規模佔比不宜擴大

時代週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抓好各種存量風險化解和增量風險防範”。這是否意味着,2021年地方財政壓力會進一步增大?在中央財政債務壓力相對較小,而地方債務壓力較大的背景下,財政政策會如何轉向?

賀鏗:化解存量風險、防範增量風險,對地方財政壓力肯定會加大。中央財政則會堅持儘可能加大轉移支付力度。但是,我不主張中央爲地方債務擔責,中央更不應該爲地方債務兜底。誰同意貸款、發債,誰負責;誰借債誰還錢。責任必須明確。否則,後患無窮。

時代週報:2020年河南永煤等國企信用債違約事件,引發社會廣泛擔憂。2021年,企業債違約風波是否有可能傳導至地方債務?

賀鏗:我認爲政企必須嚴格分開。企業債與地方政府債不應該相互傳導。企業債務與政府債務不能混合。儘管是國有企業,經濟上的責、權、利也要分清楚。應該在政企分開的前提下,化解和防範企業債務風險和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時代週報:2020年新增地方債額度爲4.73萬億元,其中專項債券3.75萬億元。此前你曾表示:今年專項債務可能還要發,而且要保持一定的規模。你預計2021年新增地方債額度會是多少?新增專項債規模佔比多少?

賀鏗:新增地方債額度最終怎麼安排,安排多少,要由地方政府、財政部和全國人大討論決定。

我個人認爲,根據情況,2021年新增地方債額度可以不小於2020年的規模。但因爲宏觀經濟槓桿率已經很高,建議新增專項債規模佔比不宜擴大,最好能適當縮小。

地方舉債“前門開了,後門沒堵住”

時代週報:你認爲解決地方隱性債務的問題,最根本的辦法是顯性化。你如何評價過去幾年地方債務“開前門、堵後門”的成果?

賀鏗:我認爲現實情況可能是“前門開了,後門並沒有堵住”,借新債還舊債早已是公開的祕密。

但是我不主張爲了還舊債而發新債,因爲這樣會淡化政府責任感,有損政府信用。

時代週報:化解存量隱性債務歸根結底還是要還債,借新還舊或展期,只是以時間換空間。中國地方政府化解存量隱性債務的方式有哪些?對於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的化解,未來應該如何多策並舉?

賀鏗:我提不出什麼好辦法。有幾點建議:一是隱性債顯性化。明確責任,誰同意的,誰借的,錢用到哪裏去了,要查清楚並建立檔案。二是落實“開前門,堵後門”措施。開前門要量力而行,明確責任人;堵後門要堵嚴、堵死。三是制訂還債計劃。化解存量風險、防範增量風險,要有措施,有路線圖,並嚴格執行。四是借債建了辦公樓或者搞了面子工程的,應該變賣或者抵押還債。

時代週報:地方政府如何在經濟發展和舉債之間獲取平衡?關鍵是什麼?

賀鏗:我不主張政府大量發債發展經濟。發展經濟的事要依靠市場主體,政府的任務是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掌握經濟政策的時度效。

地方政府爲了促進經濟發展,適度舉債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是可以的。關鍵是要認真進行可行性研究,考慮投資回報率和回收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