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老师应该为每一个学生服务,为学生家长服务;也有人说,家长要把老师当作合作者,因为家长和老师精诚合作,那么才有可能培养出更为优秀的孩子来。家长到底是要把老师当作服务者,还是把老师当作合作者?理念不同,教育出的孩子也完全不一样。

家长把老师当服务者,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会高。

有些家长把老师当作服务者,他们认为老师就是为家长和学生服务的,这种家长普遍认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是老师的事情,他们很少参与对孩子完成作业的督促,甚至在孩子的思想教育方面他们也完全依赖老师的作用。但是,这种家长对老师的态度却并不怎么友好,甚至遇到老师连名带姓地叫唤着,貌似老师真的成了他们家的服务员一般。

在这种情况下,这种家长的孩子还会尊重自己的授业恩师吗?答案是否定的。虽然孔子说过“有教无类”,公平看待每一个学生,但对于不讲礼貌、不尊重老师的学生,我觉得就算老师是孔子也会来上一句“朽木不可雕也”,或者“粪土之墙不可杇也”。所以,这种家长制造出来的孩子,有可能会成为班级中的学困生,而且是特别“困”的那一种。

家长把老师当合作者,三股力量可以拧成一股绳。

家长把老师当作合作者,当作同一个战壕的“战友”,对老师比较尊重,同时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也能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稍微学习主动性高一些的话,学生的成绩应该没有多大的问题。当家长、老师、学生这三股力量拧成一股绳的时候,那么在成长的道路上就会少很多“绊脚石”,甚至会出现学习成绩突飞猛进的情况。

只有在一种情况下,老师才会成为“服务者”。

在什么情况下,老师会完完全全沦为“服务员”呢?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老师为学生家长提供有偿补课的时候。如果老师在家长的软磨硬泡之下为其子女补课,那么老师可能就会以“服务者”的身份用自己的专长为家长服务,尽量让家长满意。就算是训斥学生估计都没有多大的底气,因为在这个时候,老师已经把自己当作了一名服务者。

如果是家长要求老师为其孩子“开小灶”,我觉得家长也完全没有必要把老师当“服务者”,而要依然把老师当“合作者”看待,在家长的重视和老师的牵引之下,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才能行稳致远。

家长朋友们,你们是把老师当服务者呢,还是把老师当合作者呢?欢迎留言交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