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上市”

不過,在這樣特殊的時間節點,我們從個別汽車品牌上又看到了不一樣的閃光點,2020年也可以稱之爲造車新勢力的“轉運年”。

在今年5月份,新造車三兄弟——蔚來、小鵬和理想汽車的創始人還坐在一起比誰更窮,彼此都快被緊繃的資金鍊和不斷出現的產品信任危機壓垮。而三月後,“三個火槍手”就已聯手在海外資本市場攻城略地。

2020年7月底和8月底,在蔚來登陸紐交所近一年後,理想和小鵬也相繼在納斯達克和紐交所IPO上市“勝利會師”。11月,三家新造車企業又聯手上演了市值飆升的大戲。其中,蔚來蔚來股價較年初翻了十幾倍,理想、小鵬的股價分別較發行價上漲約170%和210%,三家市值分別升至628億美元、281億美元和361億美元。乘勢追擊,12月初的在短短10天內,三家車企先後宣佈將增發融資,總額累計超60億美元。在海外,特斯拉在中國的份額將被本土新造車企業分割的預言已經開始傳播。

截止12月28日,蔚來的市值超過715億美元,僅次於第一的特斯拉、第二的豐田和第三的大衆汽車。用“時來運轉”形容蔚來再恰當不過。

據不完全統計,新勢力車企第二梯隊的威馬、恒大、哪吒等車企也是火力全開,僅以上勢頭較猛的7家造車新勢力來說,在2020年就獲得了超180億美元融資。這意味着,當下的造車新勢力仍站在風口。數據顯示,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了數百萬量。

由此可見,漸入佳境的中國造車新勢力們已經初顯格局,但行業的洗牌未曾結束。

銷量“逆襲”

雖說年初的汽車行業一度停滯,銷量急轉直下,不過好在疫情得到及時控制,市場逐漸回暖並出現“V字”反彈,隨着銷量攀升逐漸追平去年同期,像一汽-大衆等頭部車企已超越去年同期表現。

根據乘聯會公佈的廣義乘用車銷售數據顯示,一汽-大衆11月銷量爲235,048輛,同比增長4.5%;1-11月銷量達1,872,580輛,同比增長1.5%,市場份額佔比達11%,就目前數據而言穩居全國銷量第一毫無懸念。

根據19日,一汽-大衆官方公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累計產量已超200萬輛,比2019年提前七天完成,2020全年銷量有望再創新高。

自主品牌方面,吉利作爲自主品牌銷量No.1。截至今年10月底,吉利汽車全球累計銷量突破1000萬輛,成爲了首個實現乘用車產銷1000萬輛的中國品牌車企。前11個月吉利汽車累計銷量超過了116萬輛,連續4個月實現同比環比雙增長,已完成132萬輛年度銷量目標的88%。如果12月份能夠延續11月份單月超15萬輛的銷量,吉利汽車將順利完成其2020年的銷量目標。

今年長安汽車可以說是行業內的“幸運兒”,除了股價狂飆,銷量更是“力壓羣雄”。長安汽車此前定下的2020年年銷量目標爲191萬輛,2020年前11個月,長安汽車銷量累計已達180.3萬臺,目標完成率達到94.4%。

據長安汽車官方數據顯示,11月,長安汽車售出219,526輛新車,同比增長24.48%,其中,長安系中國品牌汽車11月銷售166,458輛新車,同比增長23.5%,1-11月累計銷售1,362,127輛,實現了15.3%的同比增長。以目前長安汽車的銷量目標完成率和月銷量來看,長安汽車的年銷量目標完成已無懸念。

長城汽車達成2020年的年銷量目標也幾無懸念,長城汽車此前定下的2020年銷量目標爲102萬輛,2020年前11個月,長城汽車累計銷量達96.15萬輛,年銷量目標完成率達94.26%。而在11月,長城汽車的銷量爲145240輛,按照這樣的趨勢,其達成年銷量目標不成問題。

除了以上自主車企外,另一個“逆勢而上”的是自主品牌高端陣營的“老大哥”紅旗。紅旗今年1—11月份總銷量達到了17.81萬輛。在12月25日,一汽紅旗宣佈提前7天完成年度20萬銷量目標,同比增長100%,自2018年銷量突破3萬輛,2019年突破10萬輛以來,實現了又一個歷史性跨越。

其實,對於頭部車企來說,他們的成功並非偶然,這與其品牌佈局、技術革新、新品迭代、還有營銷模式上積極創新求變等有着密切的關聯,從它們身上我們也看到了車市未來潛藏的生機與活力。

寫在最後

值得注意的是,從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市場按下了“暫停鍵”;到第二季度逐步復甦,第三季度逆勢爬坡,第四季度全面恢復,全年銷量預期基本實現與去年持平。可以看出不平凡的2020年,車市還有着太多的關鍵詞。

而這些有關於汽車行業的關鍵詞,也許會成爲近幾年汽車行業發展提供借鑑,也許火爆的程度會止步於2020,一切都等待時間和市場的檢驗。

回顧2020年,我們既見冬雪,也聞春雷;

展望2021年,一起創造機遇,迎接挑戰!

傳送門:2020盤點|車市五大關鍵詞(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