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一名悲劇英雄。他的名氣甚大,但是他的戰績卻和他的名氣不成正比,一生對匈奴毫無勝績。他本可以急流勇退,享受安逸的家庭生活,但是他是一名將軍,即使失敗也要回到戰場。在一次對匈奴的大決戰中,李廣再一次迷路了,沒有按約定的時間到達集合地點,導致戰略意圖沒有完成。李廣也自知難逃處罰,便揮劍自刎,以保最後的尊嚴。

李廣自殺後,李家心裏自是不服,認爲是衛青等人有意爲難李廣。其實不然,那是李廣自己選擇的,戰場可沒有人情可講。朝廷對李廣的自殺也沒有任何的異議,只是感到非常可惜和遺憾,畢竟李廣是公認的忠心耿耿,在年輕時期爲文景二帝立下了赫赫戰功。只是在漢武朝,霍去病、衛青等將領的突起,讓李廣黯然失色。

當然,李廣死後,朝廷的一些老臣也是感覺特別窩心,因爲李廣是他們在外的形象代表。李廣一去,朝中老臣的話語權也降低了不少。衛青、霍去病的門前可謂是門庭若市,前來送計策的,來推銷自己才華的,當然也有來送禮的,那是從太陽昇起到主人入睡,那是沒有停過的。

在李廣家人中,雖然對李廣的死很傷心,但是他是軍人,最後也保住了自己的尊嚴。雖然李廣未被封侯,但是朝廷對他們家也算不薄,男丁基本都在朝廷謀職。而且李廣死後,漢武帝也開了追悼會,給了撫卹金,家人倒是無話可說,只能認了,再說李廣年齡已是不小,哪裏能承受得起千里的奔波?

但是在李廣家中,他的小兒子子李敢可是不服,李敢也可謂是一名猛將。也是李家最傑出的一位,他跟隨霍去病和衛青,立下了赫赫戰功。而且他作戰勇猛,而且很有章法,在打擊匈奴方面已是勝過李廣。李敢在一次跟隨霍去病對匈奴的作戰中,其部屬斬首非常多,在霍去病的隊伍中首屈一指,而且還奪了匈奴左賢王的鼓旗。令匈奴軍隊一時喪失了鬥志。正是因爲李敢的戰功,他被封爲了關內侯。李廣可是一生都沒有被封侯啊!

李敢可真是一個敢字害了他,他認爲其父親李廣之死,是衛青害的,所以對衛青懷恨在心。其實衛青對李敢也是不薄,也經常用他,所以李敢在軍中也有一定的地位。但是李敢呢,覺得雖然不能殺了衛青,但是打他一頓還是可以的吧?

於是李敢一時衝動,跑到了衛青的住所,假意要和衛青商量事情,衛青不防備,被李敢兩拳砸在了頭部。頓時,衛青眼睛便青紫起來,而且發腫。衛青左右見狀,便要將李敢拿住。但是衛青爲人寬厚,時常體諒部下將領,對李敢也是十分的寬厚。而且李廣也確實是因爲和自己一起出徵而死,所以李廣叫住了部下。讓部下與家人都不要爲難李敢,而且要他們不要講出去。他知道,李家人氣單薄,李廣的兒子中就剩這麼一個李敢了。李敢現在可是李家的支柱,如果李敢出事,李家真的就沒有希望了。

但是紙是包不住火的,雖然衛青一直讓手下不要議論和傳播此事,但是此事還是被傳出去了。而且傳到了霍去病的耳中。霍去病可是年少得志,戰功赫赫,其實力與衛青在伯仲之間。但是霍去病對衛青是相當的尊敬,因爲衛青是他的舅舅。而且他對衛青也是相當的服帖,叫他往西絕不往東,舅甥二人的關係十分的親密。現在竟然有人欺負他的舅舅,這還了得?霍去病也是十分的年輕,正是血氣方剛的時候,便謀劃着除掉李敢。

此事後不久,漢武帝叫上幾名武將在甘泉宮狩獵。衛青、霍去病二人自是不可缺席,李敢也被漢武帝叫上一同前往,因爲李家依然有聲望,而且非常忠心。一行人在狩獵中玩得非常愜意,而且衛青、李敢二人像沒事人一樣。依然在一起笑哈哈,因爲李敢打了衛青一頓,氣已經消了。而衛青呢,也因爲被李敢打了兩拳,心中的愧疚之心也沒有了。所以二人心中已經毫無芥蒂。

但是誰也沒有料到霍去病竟然來了這麼一出。李敢正在追捕一頭梅花鹿,他哪裏會想到一支箭已經瞄準了自己。當時是在樹林中,誰也沒有注意霍去病的舉動。大家的注意力都在獵物身上。

只見霍去病拈弓搭箭,瞄準了李敢的後胸。霍去病其實是有猶豫的,他的手抖動了一下,但是馬上就穩定下來。他右手一鬆,一支利箭便飛嘯而出,直透李敢後胸,那正是心臟的部位。那支利箭從李敢的前胸穿胸而出,李敢回頭一看,只見霍去病正死死盯着自己。他嘴裏已經滲出了鮮血,已經說不出話,只是微微地張看幾下嘴,滿臉的不可思議之色,然後重重地躺在了地上。那隻被他瞄準的鹿,也頃刻間躲進了樹林深處。

大家見李敢中箭,都紛紛地看向霍去病。霍去病也是不發一言,所有人都安靜下來了。只有衛青見李敢倒地,快步跑到了李敢身前,抱着李敢喊道,“李敢、李敢!”

漢武帝見此種情景,也是十分地惱怒,他狠狠地盯了霍去病幾眼。然後仰頭望天,深呼吸了一下,便大喊道,“李敢隨朕狩獵,不慎被鹿角所傷。這是朕之錯,厚賞李敢家人!”

(非歷史真實故事。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告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