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是一個奇葩的漢人王朝,因爲這個王朝胸無大志,一心只求安穩,只要自己過得舒服就行了。所以宋王朝對周邊國土基本沒有任何索求,也毫無爭取之意。他們就只發展經濟,重視經商,所以宋朝經濟文化比較發達,在武功方面卻很薄弱,是一個跛腳的王朝。

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本來實力很強,滅掉了當時最厲害的各個對手,但是他卻收手了,並沒有爭取北方的土地,西域的土地更沒有去爭取。宋朝就這樣安居於他們認爲最肥的土地,認爲周邊都是不毛之地,根本沒有爭取的必要。對於軍隊的建設,宋朝也是以防守爲主,基本沒有主動進攻之意。其實大宋的軍隊並不弱,只要他們重新拾起當初創業時的激情,擁有統一華夏的夢想,他們也許將更加輝煌。

在北宋時期,雖然沒有什麼大戰,但是與周邊國家也是紛爭不斷的。因爲宋朝的軍事勢力並沒有深入這些地區,絲毫也控制不了這些地區,他們也不想打仗,所以不斷求和,不斷以金銀物資求和於周邊的國家。

而周邊的那些國家呢?並沒有因爲宋朝在軍事上的退讓而有絲毫的安靜。俗話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周邊國家爲了長期的利益,是不斷地派出軍隊進攻宋朝的邊境,而且是屢屢得手,還爲此嚐到了甜頭。不僅可以搶劫一些物資,還可以獲得宋朝的求和物資,何樂而不爲呢?

西夏、大遼等國,在當時對宋朝都是虎視眈眈,根本就沒有將宋朝放在眼中,因爲宋朝對他們的作戰是敗多勝少。而且每打一次,周邊國家就會有物資上的收穫。

後來的金王朝的崛起,更是不降宋朝放在眼中,不斷地挑釁宋朝。不僅如此,金朝的夢想可比宋朝的夢想大多了。金朝不斷蠶食周邊國家的領土,並西夏,攻宋朝。北宋的領土就不斷被大金蠶食。而宋朝軍隊是步步退縮,毫無作戰的意志。在宋王朝的朝廷內,主和派的勢力是一直佔有優勢的,因爲他們在主和中嚐到了甜頭,那就是國家經濟有了大發展。只要不與周邊國家發生衝突,拿出多少錢來都可以。

中國北方少數民族政權的坐大,宋王朝有極大的責任。因爲北方及西域領土早就納入了華夏的版圖範疇,但是宋王朝竟然不去主動爭取,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就因爲這樣,北方少數民族政權日日坐大,勢力不斷地擴張。到金朝時候,其軍事實力是相當強的。打得北宋直接亡國,連皇帝都被捉了。宋王朝只好南遷,建立了南宋,國土更是一日日淪喪,如喪家犬般地蝸居南方。一些主戰派也是不斷被殺,軍隊實力更是大打折扣。

宋王朝控制不住周邊,還直接導致了蒙古大軍的興起。而蒙古軍隊的興起,給這個世界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蒙古人揮舞着上帝之鞭,不斷西下,西亞、歐洲不斷髮出顫抖,在蒙古人面前毫無還手之力。如果蒙古人知道怎麼統治和治理好國家,現在的世界也許將是另一番面貌。在蒙古軍隊面前,南宋徹底失去了最後的希望。經濟再繁榮又能怎麼樣,最終都化成了煙,並不能拯救這個王朝,還不斷地被羞辱。

如果宋王朝一開始就下定決心解決邊患,控制周邊領土,根本就不會有後來的大金,甚至蒙古軍隊。特別是後來的蒙古人的崛起,也許將不會發生。所以宋王朝在軍事上的軟弱無力,直接給這個世界帶來了禍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