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着各種短視頻APP 的興起,在給人們生活帶來娛樂的同時,各種違法犯罪行爲也充斥其間。據全省公安機關不完全統計,2020年,在“抖音”平臺上發生的電信網絡詐騙或因“抖音”平臺引流發生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數,相較2019年大幅飆升,省內民衆財產損失慘重!高發的案件類型主要有刷單類詐騙、殺豬盤詐騙、貸款類詐騙、投資理財類詐騙、虛假中獎類詐騙。

典型案例

01

2020年9月中旬,綿陽市居民張某在家中刷“抖音”時,一名陌生人添加其爲好友,後這名“抖音”好友詢問張某是否願意做兼職,張某聽到後覺得自己在家中帶娃娃閒暇時間較多,想賺些零花錢,便按照對方提示下載了一款名爲“米聊”的聊天APP,隨後被騙54555元。

02

2020年7月7日,資陽市居民徐某某於在刷“抖音”時,有一名陌生人與其私信聊天。聊了一段時間過後就互加了第三方聊天軟件。後對方以發現博彩網站有漏洞,可以包賺不賠爲由,帶其一起賺錢,第一次充值了40000元整,操作後提現46310元,然後對方告訴受害人,下次直接充值20萬賺更多錢。受害人充值20萬元後發現無法提現,共計損失193690元。

03

2020年9月1日,成都市小學生李某(12歲)在母親的手機上刷“抖音”,看到可以免費領取遊戲皮膚的二維碼鏈接,爲了領到免費的皮膚,點進去加了對方的其他聊天羣,對方告知要領取免費皮膚,需要掃碼輸入驗證碼,並向其發送二維碼(二維碼實爲收款二維碼,驗證碼實爲支付金額),李某先後6次使用微信掃碼的方式被騙38767元。

04

2020年6月,眉山市民蘇某在“抖音”上看到一則理財廣告後,註冊了自己信息,安裝了一款名爲TCF的理財平臺,之後該平臺向蘇某推薦了一名暱稱爲“裴老師”的第三方聊天軟件,後“裴老師”指導其在該APP平臺進行購買美元、英鎊等幣種漲跌操作,在蘇某準備提現時,發現無法提現,總損失50000元。

05

2020年8月24日,瀘州市居民徐某在玩“抖音”時,抖音上彈出一條貸款鏈接的APP,其點擊鏈接下載後申請貸款,填寫個人及銀行信息後,對方以其銀行卡輸錯號碼,需要交14000元認證金才能放款爲由讓其轉款,徐某隨後被騙。

警方在此提醒

廣大民衆在玩“抖音”時,千萬不能放鬆對電信網絡詐騙的警惕,須知“抖音”平臺上龍蛇混雜,犯罪分子潛伏窺伺、尋機作案,各路黑影混跡其中,防不勝防。請大家務必牢記“五要五不”防範口訣:陌生來電要警覺,不大意;網絡信息要查證,不輕信;可疑鏈接要謹慎,不亂點;資金轉賬要覈實,不着急;一旦被騙要報警,不猶豫。

希望“抖音”公司作爲一家大型的互聯網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要秉承“人民至上”的理念,進一步肩負起反詐騙的社會責任和主體責任,不斷建立和完善反詐騙的有效機制,進一步加大反詐宣傳力度,不斷優化防控模型,儘可能的封堵詐騙風險,爲人民羣衆提供一個健康、安全的娛樂消費平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