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汕頭市潮南區紡織印染環保綜合處理中心,一排排標準廠房鱗次櫛比,車間裏機器轟鳴聲此起彼伏,這是汕頭市紡織服裝企業高速生產的一個縮影。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汕頭海關所屬潮陽海關找準轄區紡織企業進出口的痛點、難點、堵點,強監管優服務,助力轄區紡織企業在變局中開闢新局。

南方日報記者 餘丹

實習生 劉銘勤 通訊員 藍雲峯

稅收做減法促企業享受政策紅利

汕頭市潮陽區、潮南區是我國重要的紡織服裝生產基地,產品出口近100個國家和地區,紡織服裝業是當地外貿支柱型產業。受疫情影響,今年兩區紡織服裝進出口形勢相對嚴峻,多數企業面臨着資金週轉困難的問題。

“我們進口了一臺預縮機,用於高檔紡織面料染整生產技術改造項目,由於進口設備貨值高,稅款繳納壓力不小。”汕頭市潮南區星輝實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鍾粵健說。得知企業難處後,潮陽海關指導企業用好減免稅政策,及時辦理減免稅手續,僅用不到1個工作日,就順利完成減免稅覈准,讓企業享受到減免稅款。

“海關爲進口設備減免了多少稅款,就相當於支持企業在改造項目上增加了多少資金投入。”鍾粵健表示,疫情防控期間,海關主動幫助企業解決存在問題,快速完成相關手續,設備才得以按期進口和順利投入使用,既提高了效率,又節省了資金。

2020年以來,潮陽海關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加快減免稅審批進度,充分發揮屬地納稅人源頭管控與服務指導作用,收集、研究企業的稅政問題,及時幫助企業享受稅收實惠。同時,該關還主動向企業宣傳減免稅、主動披露、AEO國際互認、知識產權海關保護等政策,鼓勵企業通過技術改造、擴大生產等方式引進生產設備,爲兩區紡織服裝產業充分釋放政策紅利,降低經營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

通關加速度助企業融入國內大循環

作爲一家集生產、製造、銷售爲一體的專營服飾帆布類坯布紡織企業,廣東榮昌紡織實業有限公司的產品行銷國內外,常年爲多家知名品牌企業配套供應。日前,該公司通過“兩步申報”模式申報進口1批棉紗,用時僅2分鐘就在口岸順利通關。

“‘兩步申報’讓我們的貨物快速通關,爲我們如期給客戶交貨提供堅實保障。”該公司負責人劉樂馳介紹,得益於過硬的產品質量和及時的貨期,公司收穫了一批又一批的國內優質客戶。2020年1月至11月,公司進口貿易額2.8億元,同比增長12.4%,“海關的通關‘加速度’讓我們公司棉紗貿易越做越大。”劉樂馳說。

“我們落實專人每天跟蹤‘兩步申報’報關單,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確保企業申報規範,真正實現貨如輪轉。”潮陽海關綜合業務科副科長吳文煒介紹,企業還可以通過“彙總徵稅”模式繳稅,只需在下個月前5個工作日內繳納稅款。這爲企業盤活資金、保障生產經營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據瞭解,2020年以來,潮陽海關簡化一體化通關流程,推出“提前申報”“收發貨人免於到場陪同查驗”“減少報關單隨附單證”“入境檢驗檢疫證書信息電子化”等改革措施,通過政策疊加,讓廣大進出口企業享受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通關便利化。

此外,該關還根據轄區紡織企業實際,在企業管理工作中突出“信用培育”,精準推送政策,主動輔導,現場培育,積極引導企業提升信用管理水平,爲後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助推企業融入國內大循環。

轉產玩跨界危機中孕育新機

在廣東凱迪服飾有限公司無菌生產車間,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忙碌着,上料、複合成形、焊耳帶、封口……一個個醫用口罩在機器的高速運轉下生產成形。

“疫情暴發以來,我們公司主營的服裝外貿訂單大幅下滑,爲讓企業繼續運轉下去,我們利用現有人力、設備、資源,轉產口罩、防護服,瞄準海外市場。”該公司負責人馬慶宣說,2020年以來,公司已經出口口罩1.8億元、防護服1095萬元。

由於海外疫情持續蔓延,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用品供不應求。潮陽潮南兩區紡織企業積極作爲,探索轉產防疫用品的新道路,不斷開拓海外防疫用品市場。“海關的幫扶使我們面對複雜局面多了一份底氣。”馬慶宣說,公司將立足國內國際兩個市場,與合作伙伴實現共同發展、共同繁榮。

據瞭解,爲助力企業搶佔國際市場,潮陽海關成立危化品出口專班小組,“一對一”主動對接企業,全面、詳盡地介紹出口危化品的監管整體流程,認真指導企業抓緊辦理有關資質及申請手續,幫助企業破除心中“堵點”,讓質量過關的防疫用品能夠順利出口,全力開拓海外市場。

同時,從嚴格把控防疫用品出口安全質量關出發,堅持即報、即檢,接到企業出口申報即第一時間派員到企業現場覈查,認真審覈危險特性分類鑑別報告、危險公示標籤、出口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符合性聲明、包裝性能檢驗結果單等單證,確保出口的含酒精免洗洗手液單貨相符,並迅速完成相關檢驗手續,做到即檢、即放。數據表明,防疫物資出口已成當地新的外貿增長點。

“當前,潮陽潮南兩區紡織產業發展正在發生積極的變化,勢頭良好。”潮陽海關關長鄭榮招說,下一步,海關將繼續強化監管、優化服務,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深入落實促外貿穩增長有關舉措,助力紡織企業開拓國際國內市場,在新發展格局中化危爲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