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通常會隨着際遇的變化,而內心發生變化。當一個人處在某種際遇之中,比如名利場上,內心就會陷入迷亂的狀態;當處在低谷的逆境之中,內心就會充滿沮喪之情,這是人性的本能,被稱作心隨境轉。有些人即便察覺到自己的處境很危險,也很難客觀分析內心的狀態,做出正確的判斷,所以越陷越深,難以自拔。

對於人生來說,不管是身處名利場,還是逆境之中,都會因環境而產生一種情緒,這種情緒使得自己無法看清事物的本質。事實上,情緒對人的傷害要比事情本身的傷害更大,大部分人在關鍵時刻做出的決定,其實是情緒的產物,而非理智的判斷。當人拋開理智,任由情緒發泄時,就不會妥善合理及正確地處理問題。

有句古語說得好,“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大多數身處險境的人,自己並不知道,旁觀者卻看得很清楚,但人在事中迷,就是不聽勸。結果是周圍的人眼睜睜地看着他一步一步滑向深淵。而真正的智者,不一定能夠撥開雲霧見晴天,卻能夠虛心地接受別人的建議和意見,能夠做到從善如流,及時回頭。

任何時候,不能任由情緒驅使自己奔向錯誤的方向。不管處在高峯還是低谷,人都不容易看清自身,這是最可怕的。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是多接近智者,多聽經訓箴言,以擦亮自己的心燈,增加自己思考和反省的能力。仁慈主說:“當有人以他們主的啓示勸誡他們時,他們不會裝聾作瞎,無動於衷。”(25:73)

文/馬石頭,圖/在路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