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hard先生在嗎”

“Richard先生因爲疫情原因,

一直滯留在國外,

沒有回國內啊”

“那他要我轉的那筆款是怎麼回事啊,

哎呀,我不會是被騙了吧!!!”

國外的分公司經理讓國內的會計轉了筆賬,會計卻發現自己被騙了。本週爲您總結的詐騙關鍵詞就是“這個假Email和真的只差一個字母!!!”

“這個假Email和真的只差一個字母!!!”直到在派出所報案時,會計王小姐仍不斷地喃喃自語......

原來,前不久某公司會計王小姐收到一封郵件,郵件來自公司某外籍經理Richard,該經理稱國外分公司急需一筆款項,但自己由於疫情原因滯留在國內,故需王小姐先打款至某賬戶後,自己再行協調。

這明顯不符合財務流轉程序啊,王小姐立即想到當面覈實,但一想到Richard平時爲人不拘小節,與自己關係甚好。且其目前的辦公地址就在自己樓上,便沒有細問,直接將款項打進了Richard提供的賬戶。

直到匯款後,王小姐纔想到去和Richard當面說一聲,這才發生了文首的那一幕。事後王小姐再次進行覈實,發現自己收到的Email地址和Richard的竟然只差一個字母,方纔恍然大悟,自己收到的是假郵件,自己上當受騙了,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無獨有偶

近期,上海市反詐中心在工作中發現,一境外詐騙號碼多次與滬多家企業頻繁聯繫,疑似有企業遭遇電信詐騙,遂通過96110預警專號逐家開展電話聯繫,覈實確認信息,防止上當。

然而,該公司負責人李某卻以自己知道96110反詐電話,公司資金流動涉及商業祕密不方便向警方透露具體金額和細節爲由拒絕警方幫助。

正在通話的上海市反詐中心民警立即警覺,在民警的一再追問下,李某最終透露到:其曾於一日下午收到過海外總公司的加密郵件,得知海外總公司因“商業併購”急需大量資金,要求中國分公司全力支持和對外保密。故正欲將公司所有儲備金轉至對方賬戶。

所幸的是,因雙方電話聯繫確認後已臨近銀行網點下班時間,無法完成300餘萬美元的大額轉賬,故商定將在一日上班後再進行轉賬。

經反覆勸阻,最後,該公司負責人恍然大悟,立即撥打了海外總公司負責人電話進行再次確認,被告知並無所謂“商業併購”這回事,及時打消了轉賬的想法,避免了公司300餘萬美元的鉅額損失。

冒充公司領導微信號、QQ號,郵件,向財務,會計發出轉賬指令,藉以騙取公司錢款的騙局。警方已經“老生常談”,儘管如此,卻仍有大意的財務,會計上當,受騙。

時值歲末年初,經過對相關案件的分析研判。平臺發現,冒充公司領導,向財務發送轉賬郵件的,騙取公司錢款的案件呈多發趨勢。假冒郵件的假Email地址與真地址往往只差一個字母,甚至一個符號,肉眼很難發現區別。

警方再次提示:公司財務一旦被騙,直接導致公司鉅額財產損失,財務收到要求匯款、轉賬的郵件時,務必要提高警惕。一定要採取電話+當面請示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覈實,切勿匆忙匯款,以免上當受騙!!!

來源:警民直通車上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