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手機積分馬上過期”

“需要客服幫您兌換禮品嗎”

很多人一聽有這好事

毫無防備地就答應了

小心啦

這背後往往潛藏着

不法分子、利益團伙

和長長的黑色產業鏈

今天這起案例要從2020年7月說起。

這期間,四川綿陽部分手機用戶接到“客服人員”打來的電話。通話中稱用戶現在有多少多少手機積分並且即將過期,可以幫用戶使用積分兌換精美禮品。

用戶一聽來精神了,原來平時看起來毫無用處的積分還可以換東西啊?而且快過期了,那還猶豫啥,不換白不換!

於是,用戶在所謂“客服人員”的引導下,把接收到的積分兌換驗證碼、收貨地址、聯繫人這些信息全給了對方。過了一段時間,用戶還真的收到了一些“精美禮品”,雖然橫看豎看怎麼看怎麼顯得廉價。

到這裏可以告訴你,你已經被騙子騙了。

你可能不太相信,甚至還會質問我:“那騙子騙了我什麼呢?他是怎麼獲利的呢?”

首先,你的積分確實是在正規官網被兌換掉啦!“客服人員”徵得您的同意後,在官網上輸入需兌換積分的手機號碼,然後再確認兌換,系統就會發送一個驗證碼以便用戶進行確認。按說騙子是拿不到這個驗證碼的,但是,架不住用戶主動告訴騙子呀。

隨後,騙子團伙就統一將兌換的積分購買成各種電子點券,然後折價銷售給專門售賣電子點券的平臺。這樣,騙子就把您的積分順利變現了。

最後,騙子爲了安撫用戶,避免用戶報案,還是會從騙取的錢中抽出很小一部分,用來購買廉價的“精美禮物”寄給用戶,其餘的金額就落入他們腰包了。

問題的關鍵在於公民個人信息的泄露!

縱觀此類案件,手法非常簡單,就是騙子團伙根據手中掌握的用戶手機號碼、消費積分、家庭住址等公民個人信息,挨個打電話,騙走受害人積分。但要達成這樣的效果,騙子團伙手裏必然掌握了大量的公民個人信息!

四川綿陽公安機關迅速成立專案組,順藤摸瓜,終於撬開了一條販賣公民個人信息的黑色產業鏈。

根據嫌疑人的交代,專案組先是抓獲了周某、張某等15名販賣公民個人信息的“中間商”。專案組在勘驗犯罪嫌疑人周某作案使用的電子設備時,提取到了一款外掛軟件,這款軟件可以實現在運營商系統內進行數據快速篩選、分類、批量下載等功能。

通過偵查實驗,這款軟件可以在一秒鐘內查詢、下載100多條信息,速度之快,功能之強,駭人聽聞。抓住這個軟件的開發者,成了案件偵辦的重中之重。

2020年9月,該款軟件的製作者關某、孫某在吉林省落網。經查,自2016年開始,關某等人針對國內某通訊運營商部署在全國26個省市的後臺系統定製了爬蟲軟件,以每套3500元的價格公開販賣並提供售後技術支持,從中非法獲利78萬元。

警方在關某私人的服務器上勘驗發現,通過該軟件非法獲取的手機用戶信息高達8700餘萬條。

更讓人感到憤慨的是,每當關某把 “黑客軟件”銷售到一個新的省份,他便會在全國地圖上對應的省份貼上一面小紅旗,這種“行爲藝術”充分表現了關某是非顛倒的三觀。

目前,專案組共打掉犯罪窩點5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28人,扣押涉案資金200餘萬元、作案電子設備346部。

同時,四川網安部門啓動“一案雙查”發現,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綿陽分公司存在未採取必要措施防止個人信息泄露的問題,根據《網絡安全法》第四十二條第二款、第六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給予該公司罰款3萬元的處罰,同時給予該公司相關責任人員罰款1萬元的處罰。

公安網安部門將在淨網專項行動中

持續重拳打擊整治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活動

偵破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

發現並通報涉及各重點行業的

信息系統及安全監管漏洞

全力保護公民個人信息的安全

信息來源:公安部網安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