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果樹嫁接技術雖然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我們的果樹種植技術由於其特有的優勢還是無法被替代的。我們種植的果樹其具有很強的免疫力抗病能力強,根系發達適應能力強。但是其結果時間較晚,並且其個體的變異較大不易保持其母體的優良形狀這是我們目前面臨的一個難題。

我們今天的文章就和大家分分享一下關於種子的一些知識,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我們農民一般都是購買的種子所以我們就不存在自己採集的問題,我們只需要鑑別種子的好壞就可以了。我們鑑別種子的好壞主要有以下幾個辦法。

(1)就是目測種子的質量是否合格,我們看種子是否純淨無雜質,種皮新鮮有光澤。我們還看可以撥開種皮(殼)看種子的種胚和子葉是否是乳白色不透明的,是則說明是好種子反之則是不合格的種子。

(2)我們目測種植還不能夠達到準確的鑑定出種子的好壞,我們可以用染色法來鑑定種植的好壞,這個辦法簡單易操作我們農民自己都可以採用這個辦法檢驗種子的好壞。

我們首先要浸種8-12個小時,然後剝下種皮染色2-4小時,我們拿清水沖洗一下就可以鑑定種子是好事壞了。我們用紅墨水作爲染色劑可以洗乾淨的就是好種子,洗不乾淨的就是還種子。我們用活性染料染色3-5小時凡是能染上色的都是好種子,否則都是壞種子。染色劑不同鑑別的方法不同,其所利用的原理就是活性強的種子會自我防護沒有營養的墨水就不會被吸收。

我們農戶最常用的還有發芽實驗的方法來鑑別種子的好壞,這都是我們較爲常用的辦法,我們在這裏就不多說這個問題了。

我們下面來說說種子播種前如何處理?

我們有很多的果樹種子的種子殼都是非常堅硬的,所以我們就要對種皮進行處理。或是用機械進行破殼處理或是我們用95%濃硫酸,10%氫氧化鈉浸泡讓種皮變薄,這樣種子就比較容易萌發。

我們注意如果我們用硫酸浸泡的辦法處理,我們一定要注意浸泡的時間,並且浸泡之後要清洗乾淨。以免在種子發芽的時候傷害到種子。

種殼處理之後有一些種子是需要打破休眠的,我們有的是用低溫處理的辦法打破休眠,有的可以用赤黴素來處理就可以打破種子休眠。

浸種是比不可少的過程,其目的就是軟化種皮,我們對於種皮較薄的種子可以用25-30度的涼水浸種,對於種皮較厚的種子我們可以用熱水浸種(70-75度)法。

我們浸種之後還要進行層積處理,我們將浸泡好的種子撈出瀝乾,然後我們用溼潤的河沙和種子混合,河沙的溼度以手攥成團鬆開即可送散成小團爲宜。

一般我們的用沙量是種子的5-10倍,少量種子我們可以用容器乘防,大量的種子我們就需要在地上挖一個坑來乘放。注意我們每間隔兩米要設置一個透氣孔,可放置一些雜草以利通氣。還有就是注意防寒,天氣太寒冷注意防護。(容器乘放的種子要放在溫度在0.5度的條件下)

層積處理之後我們就可以催芽了,一般我們催芽只要掌握適度適宜,透氣性好,溫度控制在18-25度就可以了很好的催芽了。

我門催芽的種子就可以放心地播種了,怎麼樣是不是比較簡單呢?一起試試吧!

我是農民,我爲農民發聲。您的關注和轉發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