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農產品滯銷問題頻發,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外國產品進口對本國農產品造成的衝擊。我國每年進口農產品的總額接近9000億美元,這是一個十分龐大的數字。在進口農產品的背後卻是我們本國農產品滯銷,或是農民棄耕等問題頻發的狀況。我們在這裏不得不提出這樣的疑問,我國國家是否也要提出針對保護農民利益的貿易政策呢?

中國是否有必要用限制進口的辦法保護農民利益?

很多所謂的專家學者可能對限制進口貿易保護本國農民利益都不太支持,歸根結底就是害怕影響本國的工業利益。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國家的農業發達程度遠遠不夠,我們國家更需要通過限制貿易的辦法來保護本國的農產品。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理由就是,我國目前爲止至少還有一半以上的國民還需要依靠農業生存,這就是我們必須要保護本國農業的最大原因。

通過限制進口的辦法保護農民利益是否可行?

我們看到很多的發達國家,例如日本,美國和韓國等國家都有類似的限制農產品進口的政策,所以限制農產品進口保護本國農民利益的行爲並不是個例。所以我認爲我們國家適當的提高進口農產品的質量標準,加強檢驗檢疫的力度是被允許的。

這樣做不但可以起到適當的保護農民利益的效果,而且還可以避免較大的疫情或是有害物種的跨國傳播。就拿我們這次的非洲豬瘟來說,如果我們的檢驗檢疫做夠強大細緻,我認爲我們是有可能完全避免掉非洲豬瘟進入我國的。

進出口貿易“死認錢”的行爲應當予以糾正

我們做進出口貿易確實是爲了賺錢,但是我們做農產品進出口貿易的主要目的並不是爲了賺錢,而是爲了穩定我們國內的食品價格,保障農民的利益。這是我們做進出口貿易的時候必須要明確說明的一點。

我們認爲我們有必要建立完善的國內農產品供給信息系統,這樣我們就可以清楚地知道什麼農產品是我們繼續進口的,什麼農產品我們應該限制進口或是出口,這樣不但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農民利益,二期也可以起到穩定國內農產品市場的積極作用。

控制農產品進出口讓農產品貿易有序進行並不是干擾正常貿易,這是我們國內的專家們要清醒認識到的問題。因爲農產品的貿易和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甚至我們可以說農產品的貿易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是無可替代的。所以我們就不能把農產品貿易看作是簡單的商業行爲,而應該上升到民生的高度來看待這個問題。

民以食爲天這個道理我們就不多說了,任何時候我們都不應該以任何藉口來忽視或是規避飲食問題。以美國爲首的國家總是想通過世界貿易的方式打開各國農產品自由貿易的大門,這本身就是不現實的,因爲沒有任何一個主權國家會敞開農產品貿易的大門,這是一個國家生存的底線問題。

我們國家也不能忽視掉這個底線問題,所以我們必須要在必要的時候採取限制農產品貿易的方式來保護農民的利益,我認爲這是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因爲我們沒有財力如發達國家一樣大量的補貼農民,所以我們只能通過限制外部競爭的辦法來保護農民。雖然這樣的行爲可以會讓人詬病,但是我認爲和我們國家6億農民的利益比較起來,讓人詬病的代價我們是可以承受的。大家認爲我們應該在必要的時候通過限制農產品貿易的辦法保護本國農民利益嗎?一起來評論吧!

我是農民,我爲農民發聲。您的關注和轉發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