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發展農村經濟相比較提高農村地區的人口承載力這個話題說的人比較少,很多人也不理解提高農村人口承載力有什麼重要的。今天我們就給大家說說關於提高農村人口承載力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大家看看是不是這麼回事?

當世界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工業生產過剩問題就是必然會發生的。這個時候受到影響最大的國家無疑就是高度依靠出口創匯的工業生產國,如果大家都處在相同的情況下我們如何才能安全的度過這個時期就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們說過,高度依賴出口的國家在遭遇工業生產過剩的時候受到的影響是很大的。所以爲了儘量減少我們國家的依靠出口創匯的問題,我們就應該激活我們國人自身的消費能力。如何去激發我們自身的消費能力呢?

並不是誘惑人們消費,而是增加人們的收入讓人們有錢消費。對於農業來說,我們國家的農業還是大有可爲的,我們每年進口的食品就高達700億美元的食品。此外還有其他的飼料和農業工業原料等農業產品,這是一筆很大的外匯開支。

農業產品內需強大,並不是我們國家本身農業生產能力達到極限了,而是因爲我們的農業發展程度不夠,無法滿足我們國內的農產品需求所以我們纔會大量進口外國的農產品的。

這本身就是一個極大的問題,自家不種植去進口這就是典型的內耗。如果我們把如此巨大的農產品訂單留在國內,我們將會增加多少農業產值呢?對於農業的促進作用又會有多大呢?農業人口的消費能力又會增強多少呢?

這隻需要我們通過滿足自己的內需就可以做到的,並不需要和外國去激烈的競爭。最關鍵的是這些需求是長期而穩定的,對於穩定就業和減少就業壓力有着重要的積極意義。

增加農業生產需求本身就可以達到提高農村人口承載力的目的,當時這並不是唯一能夠增加農村人口承載力的唯一辦法。我們還需要激活農村農村的社會原始形態,讓農村擁有完善的社會結構。

就是我們以前農村工業大發展的時候的社會結構,其基本原則就是就近原則和自給原則。我們所說的就近原則就是生活配套設施要就近,比如說上學,就醫,養老,以及就業,就近原則有利於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損耗,讓社會穩定的程度更高。

農村地區工業產品自給也是有着重要意義的,這樣做不但可以增加農村的就業機會,再次爲農村增加人口承載力做出貢獻,而且有利於實現減少貧富差距的目的。讓社會的平均財富分配更加合理,有利於社會的發展。

農村地區的這些提高人口承載力的措施對於我們的經濟發展有着重要的意義,我們一旦遭遇了經濟危機發生了工業產品生產過剩的問題,對於我們的實際影響是很小的。因爲我們的大部分工業品都是爲了滿足自己需求的,而工業品生產又分佈在廣大的農村,農民既是工人也是農民就算是工業生產受到衝擊農民也可以依靠農業生產維持溫飽,其抗風險能力大大的提高了。

溫鐵軍教授反覆的提經濟軟着陸的問題,其核心理念就是提高農村的人口承載力,讓我們城市在遭受經濟危機的時候可以起到緩衝的作用。

後現代國家的發展經驗告訴我們,在我們經濟高速發展房地產泡沫還沒有破裂的時候,大力的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村人口的承載力是有着重要的作用的。如日本,韓國,這些國家都在提高農村人口承載力方面做出過努力。在此後的經濟危機中,我們也看到他們的努力確實也發揮了巨大的積極作用。

大家認爲我們是否也要積極地提高農村人口承載力呢?一起來評論吧!

我是農民,我爲農民發聲。您的關注和轉發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