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理想地假設一下,如果一個人從不生病,僅僅是靠身體的衰老,到底能活多少歲呢?這個問題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中就給出了答案:“兩甲子,而盡終其天年。”,兩甲子就是120歲,這個預期壽命也與現代科學研究給出的評估答案相差不遠,但由於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遺傳基因因素的影響,相關慢病以及細菌病毒感染等疾病的影響等等,除了一些極個別的特例以外,人要活到120歲基本上還是很難以做到的。

但總體上來說,隨着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健康素養、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人類的平均壽命也在不斷延長,在現實生活中,在我們的身邊,也總能見到一些老年朋友,活的健康又長壽,能活到90歲以上的老年朋友也並不少見。對於那些活的長壽的老年朋友,他(她)們的身上都有哪些共性,是值得我們借鑑學習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這方面的話題。

長壽基因很重要

有的朋友喜歡說“人的壽命,天註定”,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主要就是在於遺傳基因的重要作用。對於健康長壽的老年朋友,往往都有優良的遺傳基因,身體素質好,免疫力強,隨着年齡的增長,出現高血壓、血脂異常,血糖升高等代謝性問題的風險幾率很低,身體的各個臟器,衰老速度相對較慢,即使到了年齡較大的階段,還能夠保持基本正常的功能,身體細胞出現變異,發生癌變的幾率也非常低。這樣的身體,出現相關老年性基礎疾病,以及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的風險就會很低,當然也就能夠保持長壽了。

舉一個身邊的例子,李藥師的姥姥今年已經91歲高齡了,前一陣子回老家探望老人家的時候,她拿出她的體檢報告單給我看,她的血脂、血糖、肝功能指標,B超檢查的肝膽等內臟,都是健康正常的,而在日常生活中,周圍身邊很多朋友年齡一過35歲,很多檢查指標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異常,這很大程度上就是個人體質之間的差異,而這種個人體質,一定程度上與遺傳基因有着密切的關係。

保持健康體重

有句俗語叫“有錢難買老來瘦”,但對於這句話,一定要客觀地理解,相比於過度肥胖的情況,老年人保持正常健康的體重和身材,對於保證身體健康,當然是非常重要的,但如果是過度偏瘦的情況,其實同樣也是不可取的,而那些活得長壽而又健康的老年朋友,往往都是能夠保持好健康體重的老年人。

老年人肥胖會增加出現慢性代謝問題的幾率,增加心腦血管風險,也會影響老年人的預期壽命,但身體過瘦,同樣也有可能是疾病的表現,腫瘤疾病,肌少症,營養不良等,都有可能導致老年人過度消瘦,影響預期壽命。《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中,對於146萬名白人進行了統計研究,結果顯示,體重指數在20~24.9之間的人羣,全因死亡率最低,而在70歲以上的人羣中,體重指數在22.5~24.9之間的人羣,全因死亡率最低。而日本的一項研究也表明,人的體重指數在22~23左右時,預期壽命最長。我們通常將體重指數在18~23之間作爲正常體重的標準,因此,人到老年,相比於正常的體重標準,如果能夠在健康體重標準的範圍內,稍微偏重一點,反而是更容易長壽的體重。

想要保證好這樣的健康長壽體重,在這裏建議老年朋友們,一定要對自己好一點,活得“自私”一點,這種自私,不是毫不利人,專門利己的那種自私,而是要對年老的自己,多多注意身體的營養補充,不要總是想着照顧好子女甚至是孫輩,而是要多多地關愛自己的身體,鈣質、優質蛋白、各種維生素,膳食纖維等多方面營養的全面補充,選擇適合自己消化吸收的方式來補充,才能夠更好的保持好體重和身材;在保證好身體營養補充的同時,也要讓自己加強運動鍛鍊,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才能夠更好的有助於保持身體健康和活力,活得更加長壽健康。

要有一定的自律性

如果我們說長壽的,活的健康的老年人都有哪些共性,可能不同的人都會給出不同的答案,但如果我們全面統計,相信這些活的健康長壽的老年朋友,除了具有強大的長壽基因以外,通常還是有一定自律性的羣體。

當我們說戒菸限酒的時候,常有朋友拿出長壽老人也吸菸,也喝酒的例子來反駁,其實我們看到長壽的老年朋友,吸菸喝酒的同時,並沒有看到其背後的自律性,這種自律性,並不一定是對自己過度嚴苛,但通常說來,長壽的老年朋友,也有很多是不吸菸,不喝酒的,而即使是有這樣的習慣,也是有一定節制的,喝酒的長壽老人,可能每天會喝一小杯酒,既然身體能夠耐受,對身體產生危害的風險也就不那麼大。

因此,對於所謂的“不良嗜好”,我們也應該辯證地來看待,如果在身體能夠承受的範圍內,有一些小小的不良習慣,但是能夠有所剋制,不會讓自己成癮,也不會對身體健康產生大的影響。一些小小的“壞習慣”,如果不願意戒除,也就沒有必要非得爲難自己,人活着沒有現成的公式,也沒有嚴格的一定之規,自己開心纔是最重要的。

保持良好心態是關鍵

我們在形容一個老壽星的時候,往往用慈眉善目,一臉福相這樣的詞彙,但實際上,這樣的外貌特徵,很多時候是在多年的歲月中,保持平和樂觀的心態,才逐漸形成的,“相由心生”這樣的詞語,其實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健康長壽的老年朋友,往往都有一顆看得開,積極樂觀的心態,隨着年齡的增長,老年朋友往往會出現一些心態上的變化,而這種變化,如果想要有利於身體健康,就千萬不要鑽牛角尖,而是讓自己隨着年齡的增長,心態放得更加平和,以前一些看不慣的事兒,要讓自己學會看開,以前一些憂愁煩惱的事兒,要學着讓自己放下,只有儘量地減少焦慮、生氣、抑鬱、煩惱,讓自己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情,才能夠有助於提高我們的預期壽命,讓我們活的健康長壽。

我們說老年人要活的健康長壽,就要對自己好一點,並不單單是生活飲食上,或者其他物質方面的對自己好點,在精神層面,心理方面,也更要對自己好一點,讓自己擁有一顆樂觀開朗的心,不爲外界的一些不必要的煩擾影響自己的心情,基因雖然無法改變,但如果把這些方面做好了,我們同樣也可以活得健康,活得長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