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生機的黃河流域生態環境

2021年1月1日,由黃河流域青海、陝西、甘肅、寧夏、內蒙、山西、河南和山東省區及北京市,25家環保組織共同發起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行動網絡公益項目宣佈啓動。

黃河是世界最大的黃色瀑布

黃河蜿蜒5464公里,流經九省區,流域面積79.5萬平方公里,黃河流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分佈着我國重要的農牧業生產基地和能源、化工、原材料等基礎工業基地。這裏同樣也是我國生態脆弱區分佈最集中的區域和生態環境風險高發的區域。

黃河流域美麗的風光

爲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領導人《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進一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綜合發展,不斷提升公衆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戰略發展意識,通過科學、工程、技術、文化等方式加強黃河流域生態文明建設,探索新時代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民行動的黃河流域生態建設新機制,創新社會組織高效參與黃河流域生態治理的新模式,爲黃河流域生態治理譜寫公衆參與的新篇章。

黃河流域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資源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行動網絡公益項目召集人李沛介紹項目時說:2019年9月18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在鄭州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成爲繼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之後又一重大國家戰略。社會組織如何在黃河流域生態治理中發揮作用,是全社會應該考慮的重要話題。近年來黃河流域的環保組織廣泛開展黃河流域保護的行動實踐,但彼此缺乏互動和協調行動。在國家啓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國家戰略的背景下,我們需要把黃河流域和更廣泛的社會組織優勢調動起來,把社會組織的更多潛能充分釋放出來。我們在大量調研和評估後,首次提出黃河流域生態治理社會組織參與共同體概念,把握黃河流域生態發展重要的歷史機遇,建立起聯動機制,從黃河源頭到入海口,流域內的環保組織聯合發力,突破行動區域和議題範疇,首次以一個行動共同體助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以高品質公益項目促進區域發展。新成立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行動網絡項目,將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的國家戰略,以流域生態問題爲導向,開發水源生態保護、溼地和物種保護、污染防治、垃圾分類、氣候變化、綠色消費、生態環境教育等領域的公益項目。在黨政部門指導下,密切聯繫相關企事業單位、高校科研機構、環保社會組織、公衆以及媒體等,形成廣泛合力,守護黃河生態,開展生態保護公益項目,講好黃河生態故事。

黃河燦爛美麗的陽光

全國知名生態環境教育專家、綠色中國年度人物李力談到社會組織參與黃河流域生態治理時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中華兒女的驕傲,黃河以百折不撓的磅礴氣勢塑造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華民族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黃河流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黃河流域省份2018年底總人口4.2億,佔全國30.3%;地區生產總值23.9萬億元,佔全國26.5%。隨着社會飛速發展,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黃河流域的工業、城鎮生活和農業面源三方面污染,加之尾礦庫污染,使得2018年黃河137個水質斷面中,劣V類水佔比達12.4%,明顯高於全國6.7%的平均水平。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沿黃軍民和黃河建設者開展了大規模的黃河治理保護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爲進一步做好黃河流域生態治理,國家啓動黃河流域生態治理重大戰略。黃河流域社會組織不斷加強聯動,積極開展廣泛調研和聯動機制創新建設研究,以生態文明建設爲核心,以公衆環境文化建設爲載體,加強4.2億人口的公衆參與綠色生活方式生態環境教育,通過生活方式的改變,促進生產方式的改變和經濟結構調整,以培育公衆反哺母親河的生態文化建設,感恩母親河的養育,使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活方式改變相結合,以潤物無聲的生態環境教育促進黃河流域生態治理工作出成效。同時,我們將發揮中日韓環境保護網絡優勢,及時在國際舞臺發出中國社會組織在參與黃河流域生態治理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以積極正面的方式傳播我國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果。

黃河孕育出令人震撼的華夏文明

陝西省環境使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行動網絡項目成員劉文化說: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行動網絡建設,是2021年社會組織參與黃河流域生態治理的集結號,是社會組織踐行生態文明建設的里程碑,是新時代社會組織在黨政部門指導下,開展跨區域聯動參與黃河流域生態治理的重要探索,創新生態環境保護的有力實踐。我們作爲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的社會組織,有幸成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行動網絡項目的成員單位,感到特別光榮。西安市未央區環保志願者協會成立於2013年,在西安市生態環境局未央分局和西安市未央區民政局等相關單位指導下,形成生態環境保護特色鮮明的社會組織。西安市生態環境局未央分局局長郭庭平高度重視社會組織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多次以調研、座談等方式組織環保組織開展區域生態保護工作專項會,解決制約社會組織發展瓶頸問題,開拓社會組織參與生態環境治理渠道。

飛速發展的黃河流域

郭庭平局長在西安市未央區環保志願者協會參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行動網絡工作中明確指出,要充分發揮西安市未央區環保志願者協會特色優勢、區位學術科技引領優勢、愛心企業高效支持服務優勢,以科學化、規範化和項目化管理新模式,積極參與黃河流域生態治理公益活動,做好生態環境建設,從點滴小事做起,以科學的態度、專業的精神、有趣的方法講好“一滴水”、“一滴油”、“一粒塵”等生態保護小故事,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做細、做實、做好。我們理事會也將根據國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戰略規劃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行動網絡公益項目的統一部署,結合協會與陝西區域實際,做好區域黨政企社媒聯動新機制探索,做好社會組織區域區塊網格化聯動新模式研究與行動,做好社會資源動員和傳播人才培育工作,呼籲更多的單位和愛心人士加入到黃河流域生態治理行動中來,做好大秦嶺南北水系分水嶺生態保護公益項目管理工作,做好黃河流域文化保護和陝西生態保護文化多樣性發展等綜合治理工作,通過社會組織5+N模式參與黃河流域生態治理,使公衆以參與黃河流域生態治理爲舞臺,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以每個人的點滴之力,譜寫新時代公衆參與保護母親河的新篇章。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行動網絡公益項目成員分佈圖

附首批成員名單:

北京市(2家)

北京環友科學技術研究中心

北京城鄉之聲文化藝術中心

青海省(2家)

青海省環境教育協會

青海原上草自然保護中心

甘肅省(1家)

迴歸荒野

寧夏回族自治區(3家)

寧夏環保志願者協會

寧夏青創社會工作發展中心

中衛市草方格環境與可持續發展中心

內蒙古自治區(1家)

呼倫貝爾環保志願者協會

陝西省(3家)

空氣俠

西安市未央區環保志願者協會

渭南市渭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志願者協會

山西省(6家)

山西省環保志願服務總隊

山西禾伴公益服務中心

石樓縣青年志願者協會

黃河謠生態環境公益協會

山西臨縣誌願者協會

臨汾市堯都區自然與人文協會

河南省(4家)

鄭州和悅自然學社

河南瑞貝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新鄉市環境保護志願者協會

三門峽市環境保護協會

山東省(2家)

綠行齊魯

無痕中國

湖南省(1家)

湖南創意環境科普傳播中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