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聞:美國國務院已取消所有外訪行程,包括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的訪臺行程,這是爲什麼?

特約評論員 陳冰:在首都華盛頓發生國會山暴亂,美國國會開始彈劾總統之際,美國官員的任何出訪都是不合時宜的。他們是無法回答世界的大問號:美國究竟發生了什麼?

同樣,如果所要訪問的國家和地區接待特朗普政府的官員,本國民衆又會怎樣評價自己的政府和官員?不就爲虎作倀,成了煽暴者的幫兇嗎?在特朗普被美國學者標籤爲法西斯,共和黨部分高官被說成右翼威權主義者的時候,稍有體面和懂得點歷史的政府和官員,對特朗普政府的高官訪問,恐怕是避之不及。據說盧森堡及歐盟官員都拒絕會見蓬佩奧,唯有臺灣當局對克拉夫特取消訪問“感到惋惜”,好掉價。

所以說,美國國務院取消所有外訪行程,首先是別的國家不待見。其次,美國政壇和白宮現在亂得像一鍋粥,首都處在緊急狀態,總統失去領導資格,政府官員包括國務卿、駐聯合國大使等等,都處在慌亂之中,哪有心思去理會什麼內政外交,先自保再說。

再次,由於特朗普和部分共和黨人拒不承認大選結果,拒不進行權力移交,原來大選後展開的權力過渡交接,現在只能壓縮在幾天內完成,所以他們也騰不出身。

這三方面的原因,迫使美國國務院不得不取消所有外訪計劃,包括克拉夫特的訪臺行程。匆匆忙忙取消外訪計劃,也顯現出這屆美國政府是多麼失敗,多麼狼狽,把美國的光環給完全卸載了。

直新聞:拜登出任總統後,對臺政策是否作出調整?還像特朗普政府一樣那麼無底線嗎?

特約評論員 陳冰:拜登現在還沒有拿出比較系統的對臺政策,從他的言行看,會與特朗普有所區別,但拿臺灣說事來要挾中國大陸的策略估計不會改變。

拜登的交接團隊表示,拜登支持和平解決兩岸議題,繼續堅持美國對一箇中國的承諾,這與特朗普政府扶持臺獨勢力,不顧及中美就臺灣問題達成的歷史共識,有較大的不同。前幾天,蓬佩奧還宣佈取消美臺官方交往限制。

而拜登政府,有可能恪守中美的歷史共識,越位行爲、觸碰底線的事可能會少一些。但是他同樣說會支持他當參議員時投票通過的所謂臺灣關係法,現在特朗普政府所做的就是把臺灣關係法坐實落地,偏袒臺獨勢力,在兩岸關係上採取故意失衡的方式,來牽制中國大陸的發展。

從美國的戰略棋盤上看,臺灣是一枚重要的棋子,可能隨時舉起來拿捏,要挾大陸,從臺灣賺錢。不過拜登可能在處理對臺問題上更加成熟一些,有望回到奧巴馬以前的“戰略模糊”政策,不會過分刺激中國。

只是,要搬掉特朗普拋下的過多的障礙,無論是美國新政府還是中國政府,都得花時間和氣力。

直新聞:香港警方雷霆逮捕戴耀廷等50餘名亂港分子後,人們總是將前年的修例風波與不久前發生的美國國會山暴動聯繫起來思考,你怎麼看?香港如何提防亂局重演?

特約評論員 陳冰:如果比較一下香港修例風波和美國暴動,我們會發現無論香港輿論和北京的口氣,都比美國要溫和得多。

比如對香港發生的連續幾個月的暴行和街道“黑暴”,人們用“修例風波”來概括,而美國對國會山衝擊事件的定性就嚴厲多了,比如“國會山暴動”“政變”“叛亂”“首都暴行”等等。

對於參加暴力活動和煽動暴力的人,香港叫“反中亂港”分子、國外勾結者、“攬炒”派,而美國則叫暴徒、搶劫者、法西斯、國內恐怖分子,並聲言他們要麼被關進監獄,要麼被流放,要麼被羞辱。

從性質上看,無論是香港街頭的“勇武派”暴徒、議會“攬炒派”、國際線上的垃圾隊,還是美國首都的白宮煽暴者、街頭搶劫者、衝擊國會的暴恐分子,都是要破壞現有體制、違反憲制、奪取權力、癱瘓政府、損害國家安全、摧毀社會秩序,都是威權主義做派。

看看戴耀廷等人蠱惑的“奪權三部曲”,再看看特朗普的“奪權三部曲”,你會發現有驚人相似之處,都是先衝擊議會,後控制選舉權,再奪取權力。

現在特朗普要被彈劾,戴耀廷等人呢?是不是也該受到法律的正義判決?香港的“反中亂港”分子,還有外部勢力的介入和國外基金的支持,這是不是有多了一份叛國者的色彩!

那麼香港怎樣提防亂局重現和“顏色革命”?

我認爲主要有兩點,一是要嚴判這些亂港分子、叛國者。美國已經用“本土恐怖罪”來起訴20多名國會山暴徒,那麼香港是否也可以根據國安法來起訴這些“反中亂港”分子,借鑑下美國經驗。

二是要加強選舉制度改革,從資格審查到選舉方式、再到選後檢察、公職問責,進行系統的改革,確保“愛國愛港者治港,反中亂港者出局”。

現在美國國會彈劾特朗普,就是要徹底取消他競選擔任公職的資格。那麼香港呢?能不能通過選舉改革,把“反中亂港”分子和圖謀顛覆國家政權的人先踢出去?通過議員議事規則的改革,讓那些拉布派、“攬炒派”先擋在立法會之外?選舉制度不改革,就沒法消除“奪權三部曲”及其各種形式的變奏,再次重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