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唐人王建的这句诗向我们描述了一幅人流如潮,华灯似海的盛世夜市景象,而这句诗用来形容当今中国的城市夜晚也同样适用。

凌晨十二点,当许多人都进入香甜的梦乡之时,中国的许多城市却还刚刚开始她的另一种繁荣,烟火气息洒满了人间,霓灯华彩铺满了整个街道,使得城市如同白昼,许多高楼大厦的灯火昼夜不息,西装革履的人世进出其中,街边商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在五味交织的油烟之中,人们坐在一起享受着另一种滋味的人世盛景。

对于以上这副景象也许很多中国人已经司空见惯,但如果是一个美国人第一次看见凌晨中国的夜市,却往往会产生一种深入灵魂的震撼感,甚至觉得有些“可怕”,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凌晨中国繁华夜市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会给美国人带来如此深刻的印象呢?他们在“害怕”什么?

一、安定的社会环境

夜市繁荣的背后,最先给美国人深刻印象的就是中国和谐稳定的治安环境,毕竟和谐的社会环境是进行一切活动的基础。

我们的先民曾经用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八个字来形容理想中的大同社会,如今的中国,即使离夜不闭户的理想世界还有一段差距,但是我们夜半行走在城市街道之上时却用不着为自己的安全担心。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治安环境最好的国家之一,或许从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我们已经对中国良好的治安环境习以为常,觉得这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对于初来乍到的美国人而言,这种街道上夜半笙歌却丝毫不担心自己安全的环境和氛围却足以让他们感到心惊。

或许论经济的发达程度,如今的中国还比不上美国这种超级大国,但是如果说起治安环境美国却比中国差得多,我们都知道,美国是一个民族的大熔炉,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世界各民族的人们都汇聚在了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但同时,美国也是一个种族歧视和偏见根深蒂固的国家,由此引发的社会治安事件层出不穷。

不仅如此,美国对枪支等危险工具的管理还很宽松,这一规定固然与他们的历史文化传统有着紧密的关系,然而事实上,这却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矛盾的爆发,美国的犯罪率居高不下,与此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美国的深夜并没有中国这样繁华,或许在一些特殊的场所同样是欢歌达旦,笙歌彻夜不息,然而在大部分的街道之上,是很少有人行走,就算偶尔有人路过,也会警惕着四周可能遇到的危险。

总之,中国良好的治安环境与美国居高不下的犯罪率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这使得很多美国人都感到印象深刻,就像中国的一个成语说的那样“国安民乐”,唯有国家安定,百姓才有真正的安乐。

而除了良好的治安环境之外,繁华的夜市还代表着中国经济的飞跃和繁荣。

二、繁荣的经济状况

近几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之好,发展之快是世所瞩目的,就算以世界龙头自居的美国人也不能不感到心惊。

1978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就一直呈现出一日千里的态势,一座座公路南通北达,一座座高楼平地而起,中国的许多企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当年病弱匍匐的中国巨龙已然腾飞,而凌晨十二点繁华的街道正是巨龙腾飞的众多表现之一。

我们都明白,一个民生凋敝的国家是绝对不会出现繁荣的夜市的,一个经济停滞不前的时代,人民是不会有心情夜半游乐的,就如同几十年前的中国一样,当人民还在想方设法地为温饱而奔波之时,夜半之时的街道绝对是静谧无声的。

而且,除了经济实力本身之外,中国经济的活力也同样是足以令人心惊的,商场大楼里明亮的灯光,街道边各色小贩的叫卖声,他们买的东西各不相同,却同时存在于午夜的城市,各种经济形式交相辉映,共同交织出的是一幅繁荣富庶的盛世图景,而这图景背后所提现出的是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

当然,美国的经济实力同样不差,比之中国甚至还犹有过之,但是中国经济所体现出的蓬勃的朝气和飞快的发展速度却是美国所以远远不能及的,谁能想到,这个如今高居世界第二的经济体,在几十年前还是一个挣扎在温饱线上的贫困大国。

总之,在当今世界,经济实力是一切综合国力的基础,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没有与之相配的经济实力是不行的,而凌晨十二点的街道,表面看来不过是日常所见的景象,但是有心人往往能够见微知著,从这小小的一片灯火中就能够看到中国经济辉煌的如今和更加辉煌的未来,这也是使得很多美国人感到可怕的原因之一。

而创造这些辉煌成就的人,是美国人最觉得可怕的存在。

三、勤劳坚韧的中国人

就如同歌词中唱的那样,“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也好,家也好,都是由人组成的,有人才有家,有家才有国,才有这鼎盛烟火,繁华人世。

大厦里的营业员也好,街边的小贩和食客也罢,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中国人,他们的愿望也都很简单,要么是为了多挣一点钱,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要么是刚从夜半下来,找一个地方稍微消解一天的疲劳,但正是这些勤勤恳恳的普通人组成了繁华的人世景象,他们勤劳的特质也是中国人最宝贵的地方。

再看美国,美国信奉朝九晚五的工作模式,很少出现加班的情况,当然,并不是说加班是一个好的现象,只是当人们为自己的生计奔波劳碌之时,他或许是卑微的,但是同样是坚韧的,他或许是渺小的,但同样是执着的,而这些坚韧执着汇集在一起时,就足以爆发令人震撼的力量。

“多难兴邦”四个字是对中国历史最好的概括,支撑着中国人一次次从磨难中挺过来重建家园,正是中国人坚韧而执着的品质,所以,当美国人在路边看到午夜灯光下辛勤劳作的中国人时,他不得不被这些人生活的韧性所打动,他不得不对一个拥有着如此韧性的民族感到可敬可怕。

总之,偌大一个中国,最宝贵的财富不是各种高精顶的科技,不是石油和矿产,而是中华民族那五千年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中国人身上勤劳坚韧劲的品质,只要这些品质不消退,那么中国复兴,大国崛起就是一定可以实现的事情。

结语

夜半的繁华灯火有什么可怕的?诚然,夜半灯火的确没有什么令人可怕的地方,美国人在看到凌晨十二点的中国街道,为什么会觉得印象深刻,甚至产生可怕的感觉?其实,美国人害怕的不是夜市,而是正在崛起的中国和勤劳坚韧的中国人。

中国曾经辉煌过,也曾经屈辱过,但是无论是面对怎么的境遇,中国人都展现出了极大的韧性,这股韧性历经千年的流传,已然被中国人融入了骨血,以此谋事,何事不成,以此立功,何功不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